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科學與宗教的交叉點——讀《愛因斯坦的聖經》

牟尼

    我們生活在浩瀚宇宙中一顆小小的行星上。人類在地球上的存在就像太平洋中一片浮葉上的螞蟻。螞蟻會組成群體,會瘋狂地到處亂爬尋找食物,為了生存會與外來昆蟲戰鬥,但如果葉子沉沒了,這對太平洋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地球上發生的一切對於宇宙和別處無數天體的影響是非常微弱的。然而,在我們的小世界中,有一種普遍存在的歸宿和道德感。

    如果在宇宙的其他地方有和人一樣的智慧生命存在,他們會遵循與我們相似的法律和現范嗎?也許答案是肯定的。對上述道德戒條的破壞將産生社會動蕩,並導致某種文明形態毀滅。一個擁有一座大型核兵工廠的希特勒式領袖,只需輕輕按一下按鈕便可以毀滅全人類。如果人們不服從道德真理和其他生存法則,人類將遭受巨大苦難,甚至滅絕。人們普遍服從道德真理是因為它們提供了一種更為穩定的生活方式。道德法則不是必須要服從的,但這樣做對我們有利。

    與幾千年前發現並一直基本保持不變的道德準則不同,物理學定律處於不斷發現與提煉之中的。這些法則決定著自然的運動。一隻球遵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定津落向地面。這條定律精確描述了球是如何墜向地球表面的。牛頓于17世紀發現了這條定律。在某些情況下,人們提出的物理學定律在後人看來是錯誤的。從前,人們相信太陽和行星是圍繞地球轉動的。直到17世紀,哥白尼在對行星的軌道分析之後告訴我們,包括地球在內的行星繞著太陽旋轉。當然,在浩瀚無際的宇宙中,太陽沿銀河系中的一條軌道運作,銀河系又在它所處的星雲中朝著其他的星系運動,由於宇宙膨脹,我們所在的星雲又朝著背離其他星雲的方向運動。所以我們的運動遠比圍繞太陽的旋轉要複雜得多,因為太陽也在運動。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只是被巨浪顛簸著的一片小小的葉子。

    我們在宇宙中所擔當的卑微角色以及我們有限的體能與智力,使我們難以發現所有科學規律。我們也許只在有限的範圍以有限的方式理解了自然。我們發現了許多物理規律,但我們不知道還有多少未知規律存在。也許我們僅僅發現了自然規律的極小一部分。如果確實如此,那麼科學領域還會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

    總的説來,在科學規律與宗教準則之間的區別是這樣的,物理規律是不斷被發現和修正的。道德準則則在數千年前即已決定且變化甚小。物理規律必須被服從,道德準則卻經常被個人、組織和政府所打破。履行道德戒律是社會的主要目的。發現自然的基本規律則是科學的責任。

    在最近幾千年中人們有了許多科學發現,宗教對有些物理規律的描述業已過時。這剛好與《聖經》對道德、歷史與文學的影響相反,這些影響已經隨時間而傳承下來。《愛因斯坦的聖經》一書的目的在於,以近似《聖經》的風格與形式來表述現今人們對自然規律的最佳理解。毋庸置疑,《愛因斯坦的聖經》在若干年後也需要修訂。然而,我們希望此書能成為人們理解自然規律的一把鑰匙,該書的體例試圖模倣在20世紀書寫《聖經》所應採取的方式。對大爆炸後一百億分之一秒的宇宙的描述是根據現代物理理論所做的猜想。本書其他方面的某些內容,如生命起源,也包含了有根據的猜想。但是,書的內容是建立在已確立的科學思想之上的,雖然它的寫法並不是科學家式的。在《愛因斯坦的聖經》一書中,使用並融入了敘述、詩歌等文學方面的風格,這使得讀起來更顯得生動有趣。

    雖然通常認為科學與宗教迥異,但事實上,它們有著某些共同之處,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兩者都企圖解釋自然現象。《聖經》創世之第一章描述了世界之伊始,現代宇宙論也提出了一幅稱為“大爆炸”的創世圖景。雖然《聖經》關注的是道德問題,但有些部分涉及的卻是自然規律。雖然科學主要涉及自然規律,有時它也會引發道德問題。科學與宗教均試圖描述宇宙的終極命運。依據《聖經》,世界終結于最後審判日。依據現代宇宙論,宇宙有三種可能的命運:(Ⅰ)繼續無休止地膨脹;(Ⅱ)終止膨脹,轉而縮小、崩潰並經歷與大爆炸相反的大收縮;(Ⅲ)它也可能選擇前兩者之間的一條道路,以越來越低的速度膨脹,最後終止膨脹。

    科學與宗教都有一組信條,宗教信條是諸如十誡這樣的道德準則,科學信條則是物理規則。科學與宗教都尋求真理,宗教尋求的是道德真理,而科學則尋求自然真理。科學家們經常以為他們理解了一條獨特的自然規律,後來卻發現它是錯的或者是不精確的,或者只在一個特定條件下才是有效的。人們有時會誤解道德真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似乎會獲得對道德真理的更確切的理解。

    古時候人們建造了巴比倫塔,試圖以此來接近天堂和上帝,科學家們建造了顯微鏡和望遠鏡來觀察近處和遠處,建造了高能粒子加速器和充滿複雜設備的字宙飛船,進一步探索微觀與宏觀世界。科學家的要求與神職人員的要求並非十分不同,後者探索宗教與道德教義,前者探索自然規律。兩者都企圖更好地理解已知的一切併發現未知,去見前人所未見,去理解似乎不可理解的事物,去給似乎無意義的賦予意義——這些便是宗教與科學的目標。

    宗教經常涉及尋求得救的種種努力。在許多宗教中,得救是經由在塵世上追求一種美好生活來達到的,最終的得救是進入天堂。科學則是由更好地理解自然的需求所驅動,這樣的理解通常會帶來巨大的技術成果和實際利益。這也許不是它的本意,但科學給人類帶來了巨大好處。也許某一天科學會將人類從滅絕的邊緣拯救出來。某一天,一塊巨大的隕石會撞擊地球,如果在那時人類依然存在,撞擊也許會毀滅人類,在這樣一種情形下,有可能採取預防措施來拯救全部或部分人類。再舉一例,一種致命病毒,可能會傳染給所有個體,由此使人類瀕於滅絕。那時,找到一種治療方法便是生物學家和醫學家們的最高使命。最後,在遙遠的未來,太陽將爆炸,吞沒地球並摧毀所有生命。從這種命運中惟一可能獲救的方法就是逃到附近的太陽系中去。

    與發現神與神諭相對應的是科學發明。宗教中的啟示經常是通過精神經歷、歷史事件、宗教學習或神秘體驗而發生的。科學發現則經常是通過實驗或者基於美學或數學原理來實現的。有時,發現也是偶然的。在許多情況下,發現的過程幾乎顯得十分神秘。

    在宗教與科學中都會發生頓悟,當一個人第一次突然理解了一項新的教義,那將是一個奇異與興奮的時刻,會有一種歡欣鼓舞的感覺。當一個科學家做出一項發明時,也會同樣的激動。

    科學與宗教都會做出預言,《聖經》包含有災禍降臨和許多其他事件的預言,比如《舊約》預言救世主的出現,科學則企圖預言物質在未來的運動,如球體、火車、飛機、波、行星、導彈、分子和電子。人們通過自然規律做出這些預言,當一個新規律被發現時,預言會顯得很神秘。最初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預言就被普通人看得很神秘,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才能熟悉這樣的新現象並自然地接受它們。

    也許很少有人會認識到,科學對信仰所起的作用相當之大。最簡單的例子發生在中學和大學,學生們閱讀課本,被告知科學真理及結論。學生們通常接受他們所讀所聽的一切,這與是否做過使其信服的實驗無關。科學研究也類似,個人做實驗,推理計算並在雜誌上發表結論,其他科學家只需閱讀雜誌,通常不做進一步證實便接受他們所讀的東西。有時一個或幾個小組會做一項驗證實驗,甚至在這樣的情形下,科學界的大多數人也不會做任何明確研究便接受前人的結論。科學家們基於信賴接受他人的工作與結論,他們彼此信任。

    關於最初的宇宙及尺寸小于一百億分之一米的物理特性的猜想,依據是包含所有自然規律的普遍規律。“普遍規律”這一術語不是物理學家們所使用的,然而,這一概念存在於超弦理論及“萬有理論”之中。對於物理學家而言,普遍規律也許是《聖經》中“黃金規則”的對應物。

    與宗教一樣,科學也有它自己的“牧師”,這便是普通的科學家和解釋知識的教師。在科學課上學生們被告知要相信什麼,而大多數學生會相信他們被告知的一切。和宗教一樣,科學也有自己的聖徒,那便是做出巨大科學貢獻的偉大人物。諾貝爾獎獲得者經常受到科學信徒的“崇敬”。這些著名的科學家及其成就被載人史冊。牛頓。愛因斯坦、達爾文和其他一些偉大的科學家,他們的名字已被刻在紀念碑上以供後人仰慕。

    科學因其有用而存在,在中世紀,煉丹術和化學無甚區別。不成功的煉丹術作為一門科學而消失,而成功的化學卻流傳了下來。宗教的存在是因為它給生前和死後都賦予了意義,它提供道德準則指導人們的日常生活、是人們的精神支柱,甚至那些不相信宗教的人必須承認宗教對人的心理有益。

    科學有用是因為自然似乎是依循一組普遍規律運作的。當一名科學家完成了一項實驗,證實了預期的結果,他會因看到自然服從規律而滿足。技術裝置有用是因為它們背後的科學在起作用,也是因為自然確實遵從自然法則。

    今日的科學在我們生活中已如此普及,以至我們習以為常地接受它的成就。我們經常忘記甚至像燈泡這麼簡單的東西是科學的産物。沒有電視、汽車或電腦,我們許多人便不能生活。現代醫藥已戲劇性地改善了我們的生活品質。科學充滿了今日的世界,這與宗教在中世紀及中世紀以前的情形非常相似。

    由於科學與宗教之間的這些相似性,也許可以將科學視為一種宗教。對某些人來講,科學可作為理解自然和決定行為的框架,科學可在我們的生活中充當助手。

    作為科學如何處理問題的例子,看看科學是如何看待“死後生命”的。依照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一旦個體死亡,生物過程即開始終結,腐爛開始出現。最後屍體會解體,其分子將發散。在這樣一種狀態下,這個人並不是活的,不存在任何“死後生命”。對於死者,只有虛無:沒有思想,沒有意識,沒有恐懼,沒有悲傷,只是純粹的虛無。然而,卻有一種“死後存在”。一個人仍作為一具腐爛的屍體而“存在”。屍體可能成為其他生命形式(如細菌)的寄主,它甚至會成為動物的食物或植物的肥料。最後,一個人不是作為統一體而是作為分子和原子發散到宇宙中而存在,這就是科學對死後生命的解釋。

    在科學中,是什麼在扮演上帝的角色?是自然,自然是萬物存在的一種抽象,自然無處不在,自然通過時間和偶然創造了生命,自然的領土是宇宙,它是全部。如果“上帝”一詞替換成“自然”,那麼《聖經》之創世紀第一章便多少有了些科學意義。以類似的方法,讀者會發現,用“上帝”替換“自然”,“自然的”替換成“神聖的”,《愛因斯坦的聖經》的某些部分也會獲得宗教意義。

    與《聖經卜樣,《愛因斯坦的聖經》分為兩部分:《舊約》與《新約》。《舊約》是歷史,它討論宇宙的創造,星系及太陽系的出現,講述地球的進化與生命的發展。一些章節被完整包括進來,因為其目的在於講述自始至終的整個歷史。雖然《新約》涉及某些近期歷史,它主要關注的是人和人的科學知識,它陳述了物理學定律、化學規則,並生物學的基本原理。它以現在科學家們的理解,編人了關於世界的資訊,披露了物質的基本構成。

    《愛因斯坦的聖經》雖然是一本科普讀物,但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到深刻的道德真理、科學真理和宗教真理。

    新華書店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