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十五年寫就七千行長詩 《中山頌》待字閨中

    “侯門深似海,書投如沉石”,這是80歲的革命詩人鞠盛在他那部耗費了整整15年光陰的《中山頌——孫中山詩傳》中描寫孫氏上書李鴻章未果之事的一句,可是這位兩鬢霜白的老人卻怎麼也想不到,這句話竟成了他書稿命運的真實寫照!

    “自從1987年平反後,我沒有向國家要過一分工資,沒有工作單位,沒有勞保,沒有住房,我十多年來的經濟損失至少有幾十萬,但我從不去爭這些,因為我要用自己的餘年完成我一生最大的心願,臥薪嘗膽15年寫就《中山頌》,可是即使我不要稿費卻還是難以出版!”這位參加過抗戰、寫過《苦難的歷程》、《洪湖赤衛隊》等著名劇本的老人無奈地説。

    這部長達7000行的五言敘事詩,是鞠老先生在1966年初版的基礎上歷經坎坷的嘔心之作,可以説字字血淚、敘事精確、氣貫長虹、波瀾壯闊,雖用古體,但實多創新,當得起“韆鞦之作”,足以流傳不朽,可謂當代史詩!

    沒有子女的鞠老先生,靠著詩友們的救助生活,老伴微薄的收入和自己不多的稿費根本無法維持基本的生活。15年間,光家就搬了十幾次,用他自己的話説就是“在北京流浪,在北京逃亡”,現在住的房子也是一位香港詩友代購的,而且“家裏的所有東西都是別人送的。”先生為中山作傳,卻連一套《孫中山全集》也買不起,先生最大的一筆7000元的稿費則全部充當了去中山市採訪的路費,而那時他早已年過古稀。為了寫書,老夫婦曾被人騙走了全部的救命積蓄;為了寫書,不會電腦的他還特地雇了一個人給他打字。詩作已改了40余稿,每次都要寄出近百本徵求意見,光是得到的反饋就多得夠出一本書!

    就是這樣,當記者問及鞠老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麼時,老人卻動情地説:“最大的難處不是沒錢看病,也不是居無定所,而是怎樣對眾多的歷史素材進行取捨,怎樣把詩的結構處理好,怎樣做到既不拔高,也不貶低。孫中山説修一條鐵路比他當大總統還高興,我改一個字比拿一萬塊錢還高興!”

    但是一説到詩作何時出版時,老人就高興不起來了,“1966的港版和1996年的新華出版社的版本都是一個香港基金會資助的,而且都只是初版,在藝術造詣上根本沒法和現在的相比,可是目前國內只有兩家出版社與我談過,一家出版社只對該書能否改編成詩劇併發行VCD等感興趣,對於出書卻反映冷淡;另一家出版社開始説得很好,到臨了卻要我自己負擔5萬元,我哪拿得出來?!我出書並不為名,一來孫中山值得我為之一傳,二則作為一個老黨員我想借海峽兩岸對於中山先生的共同感情,為祖國統一盡點綿薄之力,並且弘揚一下中國古詩這一民族瑰寶,所以我可以分文不取,但是卻還是無人問津。”

    不過,老人並沒有失望,當鞠老得知記者能找到9分錢一張的複印地點時,老夫婦眼中閃現出了光彩,因為他家附近4毛一張的複印價格對於他們實在太奢侈了,老先生還要複印更多的徵求意見稿,繼續孕育他那看得比生命還要珍貴的詩作。望著眼前那張滿是皺紋卻依然矍鑠的堅毅面容,我説:“這個忙我一定幫。”可是,不知道又有誰能幫這位可敬的老人完成他那最大的心願哪?誰能告訴我?

    《中華讀書報》2001年10月17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