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垮掉的一代”始祖遺物多

董鼎山

        童年時的凱魯亞克

    50年代是美國文壇不安寧的時代。二次大戰所産生的作家如諾曼梅勒、詹姆斯瓊斯等以及同時期的杜魯門卡波蒂、戈爾維達爾都已站穩腳跟,年紀較輕一輩的作家們尚摸不定方向,直到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的半自傳性小説《在路上》(On the Road)于1957年出版,才引起文壇一陣興奮。

    我還記得我們一群青年朋友在布魯克林高地一所公寓內的熱烈討論。處女作《在路上》一炮打響,替當時的青年作家奠定方向,凱魯亞克成為所謂“垮掉的一代”始祖之一(其他有愛倫金斯堡、威廉巴羅斯等)。《在路上》的如何寫成乃是文學史中一段佳話:凱魯亞克用了一卷長達120英尺的薄紙寫成。落拓不羈的他就是這樣地交稿,經過長達6年的出版界的拒絕,最後才被一家書局勉強接受。這家書局後來當然賺了錢。《在路上》的不平常原稿在紐約市立公共圖書館保存了10年,終於在今年5月由克裏斯蒂拍賣行拍賣,被一富翁出資240萬美元購去。

    日前,紐約公共圖書館宣佈已購買了全部凱魯亞克家屬所存留的各種文件,包括原稿、筆電、書信、日記,以及凱魯亞克于11歲開始收集的雜物。

    凱魯亞克生於1922年,于1969年逝世,享年不過47歲。他三度結婚,第三任妻子于1990年逝世,將夫君遺物傳給自己的兄弟,其中之一名西巴斯辛山巴斯,乃是凱魯亞克的童年好友,也喜歡寫詩。凱魯亞克迷上寫作顯然是受他的影響。

    早在10年前,紐約公共圖書館即著眼于收集凱魯亞克遺物(當時保留在他的麻州故鄉羅威爾鎮一所銀行的保管庫內)。這些遺物終於今年7月全部搬至紐約。圖書館人文社會部主任菲力浦斯于1991年即開始逐一收購,先是8部原稿,36個筆電與許多書信。管理遺物的妻弟山巴斯等當時曾受到批評。人們以為已故文學家遺物屬於公有,親屬們不應借此圖利。凱魯亞克全部遺産價值約1000萬美元,文物只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根據買賣雙方合約,確數不準公開。

    據熟悉內情者謂,凱魯亞克生前曾親自細心整理文物。他所遺留的文件有:1050部手寫和打字原稿,內容包括小説、短篇故事、散文、詩歌及零碎文字(有的稿件是用卷軸形式);130個筆電;52部日記(Journals),時間是1934年至1960年,其中包括《在路上》以及其他自傳性著作所取用的材料。此外,另有55部小型日記(Diaries),于1956年開始直至他去世;1800封書信,包括詩人愛倫金斯堡、右派作家威廉勃克萊、心理學家蒂莫西李雷給他的信,以及72件同書局所訂的合同。

    其他雜物包括他在11歲時親手所制給母親的情人節卡;一張列了一生與他睡過覺的女子名單;100余張他于7歲時自己設計的卡片,用來玩他想像中的棒球遊戲。他顯然是個足球迷和棒球迷,甚至在筆電中也用想像力描寫棒球遊戲。

    他的最著名的經典作當然是處女作《在路上》。據説他是在靈感突發的三星期內,一口氣用打字機在120英尺的卷軸中打成。在此之前,他用掉了3個筆電,已改寫了3次。因此,外間雖盛傳他是用意識流寫法一氣呵成,其實不然,他曾數度細細修改重寫。

    這些收藏的文物暫時還不能對外開放,因為遺屬已與承寫凱魯亞克傳記的歷史學家道克拉斯布林克萊訂立合同,在傳記于2005年出版之前,只能由傳記作家獨用。

    作家之中很少有耐心將每一張零碎紙片都細細保存下來的,令我驚異的是凱魯亞克甚至沒有將童年時代的雜物丟棄。他的古怪性格有另一面,在1969年逝世前10年中,他突然變得思想保守固執,甚至與“垮掉的一代”的文友們如金斯堡等失卻聯繫。在50年代聲譽崛起時,他乃是文藝界中的所謂“局外人”(outsider),到了最後一段生活,他的保守思想令他憎恨其他“局外人”(黑人、同性戀者等)。他的遺物令讀者惦念這位異常的文學家。

    

    《環球時報》2001年9月4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