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原創IT圖書漫漫十年路

秦梅

    中國的原創IT圖書,伴隨著世界和中國IT産業的潮起潮落而一路艱辛地走過了近十年的路程。

    一悄然興起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於IT技術領域的發展,MS-DOS、UNIX作業系統及C語言、FoxBase數據庫語言的廣泛使用,IT圖書市場的需求量急劇上升,那是一個人們渴望知識的時期,由於能夠獲得最新的IT技術的渠道太少,原創IT圖書幾乎成為唯一能夠為人們提供新技術知識的渠道。也正是從那個時候,以希望、科海為代表的公司資料部通過出版電腦翻譯資料作為切入點,開始了與常規出版社競爭IT圖書市場的持久戰。

    當時從事IT圖書出版的作者多以教師或科研院所的專業技術人員為主,主要分佈在北京、天津,西南以成都為中心,西北以西安為中心,東南以南京、上海為主。而當時稿酬獲取就是元/千字的概念。

    那時出版電腦圖書的主要有清華、電子、國防工業等出版社,外地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等幾家。這些出版社從只出版大中專電腦教材,開始逐步擴張到出版有關電腦技術的專業圖書。

    而當時IT圖書面向的讀者多為從事IT技術的專業人士及相關專業的學生,那時對於他們而言,不是市場上書太多選不過來,而是跑了很多地方也買不到需要的書。

    當時的圖書形像是:定價低、印製相對粗糙、裝幀近乎樸素,書名近乎樸素,叢書、套書幾乎沒有形成,書價從十幾元到二十幾元之間。

    當時的圖書市場是:圖書市場的技術空白非常之多,簡直像一個填不飽的賣方市場,也就是説幾乎每一本原創IT圖書的問世都可以“百發百中”,大獲全勝,那時的情況簡直就像中關村裏賣電腦的公司,賣一台就能掙不少,沒賠的。

    當時以譚浩強為代表的大中專學校教師是主要的寫作群體,他們編寫的圖書用現在的眼光看,簡直是奇跡般地被一次次地再版,一本《C程式設計》的累計印數達數百萬冊。一本有關電腦技術的圖書首印數1~2萬冊是很平常的,累計印數10萬冊以上也不稀奇。

    那是原創IT圖書的初級階段,既沒有外版圖書的威脅,也不存在國內眾多原創圖書的競爭。因為當時原創IT圖書面對的是一個比自身數量大幾倍的需求市場在翹首以待。出版社最關心的不是庫存退貨問題,而是圖書能否不斷檔的問題。

    二走勢低迷

    90年代初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投資環境的改善,眾多外商紛紛涌入內地,尤其國際知名IT公司都相繼在北京等地設立辦事處,通過宣傳推銷他們的産品和技術,IBM、COMPAQ、Microso ft、ORACLE、SUN、Informix,在中關村的公司大多搖身一變成為各大IT廠商的代理公司,當時有説法是中關村成了代理一條街。

    也許是巧合,與此同時,國內各大出版社一方面認識到IT圖書可以為出版社帶來豐厚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又苦於我國原創IT圖書的寫作人員和出版社自身問題的多種原因,於是清華、電子等社,從1993年通過版權貿易方式,展開了大批量引進外版IT圖書計劃。

    一時間,凡是國外知名科技出版公司圖書的中文版在我們的書店裏均能看到:Microsoft Press、IDG、McGraw Hill、Addison Wesly、John&Wiley、Prentice Hall、Macmillan,Syb ex……

    那些外版書不僅是為中國讀者帶來了最新的IT技術:Windows、Office、ODBC、OLE、Fo xPro、Internet、Photoshop、Auto-CAD,等等,也為我們的職業出版人帶來了國外同行的優秀作品和全新的出版理念:精美的裝幀設計、嶄新的知識觀念、迥異的寫作風格、叢書套書、版稅制。

    一時間,全國各大中書店中的外版書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構築起無限風光。

    儘管由於版稅、紙張印刷等因素使得外版書價格一路飚升,但由於其技術含量高、時效性強等諸多優點佔據了IT圖書市場的絕對優勢的位置,成為眾多讀者的首選並甘心情願為之慷慨解囊,也成了各出版商家盈利的拳頭産品和主要經經濟增長點。

    那一時期,原創IT圖書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沒有受到讀者、出版社、作者任何一方的青睞,由於自身的諸多原因,原創IT圖書因此根本無法與外版書抗衡而備受冷落,而我們的業內人士在科技圖書空前繁榮的同時,也在暗暗擔憂原創圖書的命運。儘管不少讀者報怨外版書令人咂舌的定價,而且不能全方位滿足各層次讀者的需要,但是外版圖書仍以其他方面優於原創IT圖書的姿態飛速發展。

    三群雄逐鹿

    90年代中期,確切地説就是1995年,由於越來越多的出版商,涉足到外版圖書的競爭當中,至使從購買版權開始外版書的身價被炒得越來越高,而每一本的獲利卻在減少,每個出版社的市場佔有率也開始呈現下降趨勢。

    還有一個因素是,以微軟公司為代表的電腦軟體中文化進程加快(首先是Word 6中文版,然後是Windows 95中文版等)以國産優秀軟體的崛起(中文之星、WPS、UCDOS)等為原創IT圖書東山再起創造了良機。

    在原創圖書遭到了外版書幾乎是滅頂的重創之後,我們的職業出版人也開始了深刻的反思:外版書為我們原本平靜的圖書業帶來了波瀾,它們的優勢顯而易見:緊跟最新技術內容、讀者層次明晰、裝幀印刷風格統一、叢書套書風格鮮明、定位準確,這一切一切的結果都是源於出版者最初構思和精心的運作,這就是近一、二年來被我們出版界炒得沸沸颺颺的兩個字:策劃。

    從前那些投身到外版翻譯工作中的既懂IT專業、英文水準又高的青年譯者中也有領先覺悟者,他們不甘於總是扮演一個金山詞霸的角色,在從事翻譯外版圖書的工作中他們也學到了很多,得到啟發。於是“拿來主義”充分體現在了新時期原創IT圖書之中:新穎的版式,配以精美的插圖、清晰的架構、叢書統一的裝幀風格,雖然模倣外版書的痕跡明顯到了一目了然的地步,但是質優價廉的新一代原創IT圖書,終於在1996、1997年快速進入IT圖書市場,形成了與外版書分庭抗爭的局面。

    伴隨著原創IT圖書的重新登陸,與之密不可分的電腦圖書工作室也同期浮出水面,這些以編寫電腦圖書為職業的電腦圖書工作室最早出現在1995年,1998年時達到極至。據有人統計到1999年底,僅北京地區就有近80個電腦圖書工作室,工作室成員多為電腦或與之相關IT專業的年輕人,有的人甚至還未畢業,工作室不僅僅限于制定選題,組織稿件,編寫圖書,編輯、校對、排版都可能是他們的工作。他們以快速、高效、全方位出擊的方式編寫的IT圖書為出版社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同時他們也以國際流行的版稅制方式為自己爭取到了可觀的經濟回饋,這也許可以用如今很時尚的一個詞來形容——雙贏。

    原創IT圖書市場的復蘇,全面引來眾多出版社群雄逐鹿的恢宏場面,無論是業界公認的四強(清華、電子、郵電、機工),還是緊跟著而上的希望、科學、水利水電等社,無一不感到競爭的加劇,但也無一不是義無返顧地參加到其中。據估計,中國內地約有半數出版社參與電腦圖書的出版,現每年出版電腦圖書在8000種以上。

    四重獲新生

    近一兩年來,原創IT圖書與外版書都得到了突飛猛進的長足發展,甚至連以發行為已任的二渠道書商也承擔起了組織圖書製作的工作。一時間,無論是出版社、創作集體還是發行銷售環節以一種近乎狂熱的方式投入其中,總體出書量和銷售碼洋不停地上漲。

    然而,在表面上一浪高過一浪的繁榮景象背後,各個環節都逐漸嘗到了發展過快的惡果,感覺到壓力越來越大,直接表現在圖書總量呈現上升趨勢,但單本圖書銷售量逐步下滑;圖書退貨、庫存積壓現象有增無減;創作集體收益急劇下滑;銷售環節拖欠款嚴重。

    前些年發展速度過快,攤子已經鋪開,規模大、品種多,而品質與效益相對而言比較低的狀態,缺乏規模經營和市場競爭能力。圖書品種總量達5萬種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趨勢,但整體設計缺乏總體意識,針對性不強,出版週期還比較長,印製品質不能盡如人意。

    近年來,相當一部分出版社已經敏銳地感受到了時代的脈搏,走上了策劃之路。這使編輯們開動腦筋,學會觀察、分析圖書市場,學會精打細算,學著如何使自己的書賺錢。

    在市場的重壓之下,整個出版業在思索,並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突破。圖書出版出現了“以品質求生存,以品牌佔市場”的新觀念,大膽借鑒和引入外國出版業先進的運作機制、操作方式和超前的出版理念,通過建立讀者俱樂部、發佈圖書廣告、舉行新書出版發佈會等多種方式適當宣傳,招徠讀者。

    有關人士認為,隨著網路的高速發展,網上寫作和網上閱讀將催生出一批新型作家和讀者,其特有的年齡、知識背景和消費能力均是傳統出版社夢寐以求卻難以望其項背的,這也是網路真正優勢所在。

    新型的多媒體圖書和電子出版物方興未艾,越來越多的出版界人士開始把目光聚集在這些新成員上。可以預計在短時間內多種形式的原創IT圖書會出現在讀者面前,同時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中華讀書報》2001年7月19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