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讀書是對話的藝術

    有位哲人曾經説過這樣一番耐人尋味的話: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兩人交換之後,每個人手中仍然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智慧,我有一種智慧,因為吸收了別人的智慧,每個人都會發現自己各有收穫。細細品味此言,不也對我們的讀書作了最直觀最生動最完整的詮釋嗎?讀書人之讀書過程,自是能動的過程、對話的過程,他們一方面在諦聽作者傾述的思想和觀點,另一方面則必然會作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反應——或頷首認同,或心存疑慮,或不敢恭維,從而在磨合、搗碎的過程中,實現讀書人自我視野的拓寬、智慧的累積、思想的昇華。

    設身處地想,在讀書的境遇裏,讀書人與作者的心理位置顯然是平等的。有了這種和諧的氛圍,於是讀書人便心際坦蕩地與作者有了精彩多元的對話。讀書人融入作者的情感血脈,在那裏盡情地吮吸;讀書人將書籍視為礦藏,掄起對話的錘子,叩擊思想的火花。步入豁然開朗的意韻,讀書人總是失聲叫絕,與作者樂在一起;在難以有思想共鳴之時,讀書人亦是不慌不忙地,一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妙語對話,一番求同存異的寬鬆交流,讀書人亦自與作者相視而笑,絕無尷尬意。

    讀書的對話,該是心理情感的對話,在脈脈溫情裏,在孜孜不倦中,讀書人對作者的思想傾向、思維軌跡、思緒況味,莫不了然于胸、爛熟於心,故而獨盡“進得去,出得來”之神韻,在對話的平臺上、交流的棧道上,與作者無事不敘、無理不論、無情不抒。

    當情感的宣泄難以自已時,讀書人自會油然地將屬於自己的那份領悟、那份獨白,似雪片般地悠然瀉在書山一角,形成讀書人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留下讀書人與作者對話的履痕印記。

    之於那些尚在世的作者們,讀書對話自不局限于書籍本身,讀書人將那充盈字裏行間的神髓、流溢智慧光芒的識見,經過去粗取精的整合、去偽存真的剔擇,並伴以精心調製的一封書信、一個電話、一篇文章、一次上網,其相互間的溝通不知會營造出多少説不清的溫馨浪漫、道不明的石破天驚。而即便對於那些不幸故世的作者,雖已無緣這般福祉,然而當寄託承續自己靈魂的書籍依然屢屢被人享用、為人開掘之時,這不意味著自己靈魂的再生與永恒嗎?而這不是聊以自慰的嗎?

    

    《人民日報》(2001年07月20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