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走向歐洲“田野”

    大約六百年前,馬可波羅以他生命的全部熱情寫就《馬可波羅遊記》,中外文化交流史掀開了新的一章。但這個過程也始終伴隨著中外文化或隱或現的衝突。時至今日,當跨國資本超越傳統意義上的國界而籠罩全球之際,便利的交通和資訊使得不同文化之間的來往前所未有的頻繁,甚至可以説,每一個文化的他者已經成為此文化的特別急迫的現實,每一個個人都已被捲進文化匯聚的洪流中。由此而帶來的種種困擾著普通大眾的文化誤解、矛盾,甚至衝突的現實,絕非急於建功立業的學者們製造的務虛理論或對熱點的時事的宏大評論所能概括和深入的,因為它根源於日常生活中普通而瑣碎的跨文化焦慮,如果沒有身處其間的切身體驗和細緻入微的觀察,是難以把握和領悟的。

    正是出於對這種普通民眾日常生活及其文化困惑的深入了解和體察反思,《歐洲田野筆記》的作者陳躍紅以一個比較文化學者的身份,從跨文化的視角出發,為我們走向世界的體驗提供了一片深廣而又個性化的空間。

    顯然是出於對過分學院化、抽象化的理論研究的不滿,作者在思考和寫作過程中,常常表現出一種衝動,那就是盡力使自己的專業工作去貼近日常生活,並從自己的知識特點出發,試著去討論和回答一些當代社會和普通人的精神和文化困擾的問題。而該書的探索,可以説就是切實的努力和十分有益的嘗試。在純粹的學術論著和記實作品之間,在理論抽象和具體現實之間,在殘忍和溫情之間,作者的行文敘事始終能夠保持著難得的美感和張力。簡言之,作者是在從生活的體驗和表達的焦慮出發,試圖以相對文學化的敘事形式,去表達某種比較文化思考的見解,以田野考察性質的具體實踐去回應理論的抽象和總結。這是此書的一大特點,也是此書區別於時下某些遊記或文化散文的地方。正如作者自己所説:“記錄在這本書裏的,既不是外國名人的採訪錄,也不是異域讀書的心得感想,同時也更非通常那種外國風景名勝遊記。”明白了作者的寫作意圖,也就不難理解此書中給人如此之多的思考、感染以及震撼的根源。

    “走向世界?那還用説,我們不就在世界之中麼?”大約二十年前錢鐘書在為《走向世界叢書》寫序的時候如此説。在這句看似輕鬆的話語背後,是錢鐘書對歷經封鎖的國人在真正面對世界時的心態的憂慮。帶著什麼樣的視野走向我們本已處身其中的世界?這是每一個處於跨文化狀態中的人,以至每一個受到異域文化衝擊的人都無法回避的問題。作者在這本書中,以厚重的歷史化的文化/個人敘事開始了走向世界的歷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有著時代和社會革命深遠的迴響,但更多的卻是對革命留下的“遺産”的思索。那些在每一個出國者面前的看似平凡的故事,譬如在關於阿金、阿梅以及阿利的故事裏,作者以清晰的筆觸捕捉到眾多具體而又精微的細節,從中讀者可以見出,在我們棲身的這個世界,許多看起來普通的人都可能是一座冰山,而內心都往往隱藏著種種不堪回首的故事。從他們的命運當中,作者回憶起自己青少年度過的風雲變幻的時代,那些難以磨滅的精神烙印。在今日社會的喧囂中,那個時代遙遠而又細微的回音永遠飄蕩著,成為天涯孤旅的學子心靈最深處的精神感應和思考反省的資源。

    關於異域的生活,按照通常的理解,既然是出國留學,那肯定是到先進、文明、發達的地方去深造,作者以他本人親歷親見的人和事,為我們勾勒出了異國他鄉生活的失落、尷尬、荒謬和不易,給人別樣的震撼。在一個永遠無法用單一的標準去把握的世界裏,閱讀此書給我們的啟發是,出國並不等於登上了時代的高速列車,國外並非事事處處都比國內先進,事情遠比想像的複雜得多:在觀念、價值上的迅速轉換,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上的尷尬,反映了文化的變遷和不適應給人的命運造成的巨大影響。應該承認,在歐洲的許多地方,看似人間仙境,卻往往透著一股熟透了的陳腐閒適味,演繹著一種靠吃祖宗利息逍遙的小市民生活,毫無生氣和變革慾望。在看似桃花源似的平靜下面,常常顯出的是彬彬有禮的保守、傳統、自私和距離感。和東半球的不斷躁動的變革現實相比,這裡的現實仿佛倒成了凝滯的歷史,這樣的體察和見解,是以往國人關於西方描寫的文字中罕見的。這樣一種巨大的反差帶給人的是什麼?在所有的迷茫和錯失之中,是作者對人的境遇和命運的深切反思,以及對所有關心國外生活的讀者的豐富啟迪。

    如果説作者對出國者的“鄉下心境”的勾勒,是出於對出國熱中蕓蕓眾生命運的反思,那麼關於“小世界”中的知識分子的學術新幻象的描繪則具備了另一種批判的力量。面對西方漢學家偏狹的文化立場,以及中國知識分子在世界學術空間中的錯位和迷失,作者的文筆和思考展現了與戴維洛奇《小世界》後現代視角下的虛構反諷不同但依舊有力的鋒芒。對我們熟知的世界,我們往往遊刃有餘;但在面對與我們完全相異的文化時,既有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文化視野往往形成了我們面對世界、認識他者文化的巨大的障礙,所有的偏狹、冷漠、自閉以及孤獨,都發生在這些以知識為對象的研究者身上,那些習以為常的觀念既是不同民族文化的悠久傳統的歷史回音,又是現實在個人的成長經歷中進行塑造而形成。正是在這一意義上,作者認為在走向世界的精神歷程中我們才剛剛起步。作者以鮮活、具體而微的細節,為讀者呈現了這其中的所有的一切,從中揭示出的苦澀和悲涼令人反省:所謂傳統,所謂價值,在面對他者文化的強烈衝擊時,在普通個體身上又得到了多大程度的堅守?或許正是在這份對同行經歷的毫不留情的剖析的基礎上,作者的寫作才具有了寫作之外的、關於文化的、關於生存的意義,同時在敘事基礎上得以靈活展開的議論和分析,它既給予了作者極大的自由,也在讀者和寫作者的互動過程中實現了生存的精神境界以及觀念的提升。

    閱讀這樣一本跨文化田野考察的學術文化隨筆,的確是一次體驗走向世界途中的學術反思歷程。它所給我們最重要的啟迪也許可以説就是:“對身處21世紀的中國人來説,從地理上走進世界已經不再是問題,然而,在從精神上走向世界的路途中,我們似乎才剛剛起步。”這句話恰好就印在該書的封面上。

    (《歐洲田野筆記》陳躍紅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初版)

    

    中華讀書報 2001年6月20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