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聚焦首都大學生書架

    調查顯示:大學生讀書主要目的是陶冶情操和休閒放鬆,其中讀英語書(45%)、電腦書(45%)、專業書(9%)、其他書(1%),大學生讀者最大的需求是短時間內了解圖書內容(65.2%)和完整快速地查閱所有在架圖書(50.6%),大學生成為圖書俱樂部會員或網路書店會員的兩項是低折扣購書(42.7%)和獲得新書資訊(46.3%),購買盜版書(81.6%)和古舊書(65.5%),對於禁書,贊同率只有(16.6%),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現在的書價應該降低(90.5%),有9.5%的人認為比較合適。

    讀書方式個性化

    讀書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一項重要的精神文化活動,在閱讀上,大學生更傾向於讀書方式自我化、個性化,力求能夠錄找一個特有的讀書氛圍和空間。調查表明,首都的大學生們真正能夠擁有讀書時間是很多的,而且他們在校園裏也能夠選擇合適的環境和氛圍。

    高校群體對於社會文化的積累和傳播最具有無可估量的作用力,尤其對龐大的文學類、外語類、電腦類的圖書領域,近年來,整合的範圍遠比其他圖書寬泛得多、豐富得多。大學時代是文化吸納的黃金時期,大學生對自身文化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閱讀方面,每週讀文學書在5小時之內的佔到61.0%,5-15小時的佔到40.7%,在15小時以上的有9.5%,而每天讀英語書佔45%、電腦書佔45%、專業書9%、其他書1%。

    大學生作為校園文學熏陶的一類群體,他們更多地表現出個體休閒與文化消費的豐富性和多樣化。在讀書時段的選擇上,有62.0%的人選擇在晚上,而有38.0%的人將在一些不固定的時段內閱讀。涉及到讀書地點,有53.9%的人選擇在寢室,40.0%的人選擇在圖書館,還有6.1%的人會在樹林、草坪、湖邊等。這樣就更把讀書當成一種情調,一種氛圍,一種生活狀態,而不僅僅局限于一種文化知識的接納,也不僅僅是消遣和精神的放鬆。所以我們更能確定,大學生在讀書時,同時存在著知識積澱和精神休閒兩種讀書目的。

    調查表明,現代大學生閱讀時,英語和電腦是首選,而文學類圖書品種中對哲理散文和小品的選擇率高達68.9%;小説中多以49.7%的傳記和45.6%的武俠主居;科幻(36.3%)與言情(34.7%)對他們來説似乎又是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兩個極端;休閒放鬆(39.4%)與陶冶情操(39.4%)並行,專門學習(16.0%)。學生閱讀書時,是否會特別重視某個環節?以下表格是調查清華大學的具體情況:

    項目是否

    作者 75.4% 24.6%

    作品 80.6% 19.4%

    出版社45.9% 54.1%

    調查北京大學學生每天的時間分配中,按看電視、聽廣播、讀報刊、上網等進行分類調查。(單位:分鐘)

    時間0-1010-3030-6060-120120———

    看電視 60.8%17.0%10.5%6.3%5.4%

    聽廣播 42.5%30.6%15.9%6.9%2.6%

    讀報刊 9.5%50.1%22.1%15.0%3.3%

    上網25.5%25.2%36.3%12.0%1.0%

    讀書10.9%30.0%40.6%15.0%3.5%

    其中上網的時間比較特殊,基本上沒有拉開差別,這就表現網路對大學生的吸引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消費特徵,動態的變化範圍還是很強,在資訊接收與知識吸收上,讀書更能代表消費的結構化傾向。而看書時間,大多數是在課後,學習任務結束之後,這裡有一個區別,理科生大多課外時間少,看書時間也少;而文科生則較靈活,即使是學習緊張,也還會有很多時間看書,比如在課堂上,或者蹺課,這一定程度上是受一些老北大人的影響,即憑自己興趣讀書,去泡圖書館或者逛書店或者聽講座,而不是讀死書。

    購書渠道多樣化

    大學生購書方式多樣化,有備選書店、網上、特價書市、舊書攤等,而經常買書的人佔72.2%,不常買書的人佔22.0%,基本不買書的佔5.8%。其中71.4%的人買書選擇第一渠道是書店,19.6%人喜歡去舊書攤,9.0%人選擇網上書店。而網路作為一種新的媒體在資訊傳播領域衝擊出版業時,它帶來的影響不在於購書形式的劇烈變化。大學生對難買的書是否會通過網路訂購時,選擇會的佔23.3%,否的佔75.1%,原因認為,不安全佔41.5%,配送不及時佔37.8%,價格高佔19.7%。大學生加入圖書俱樂部的為16.6%,加入目的為低折購書(38.7%),獲新書資訊35.3%,而交流讀書體驗只佔到10%。

    記者採訪一位人民大學姓王的同學,她説:“我之所以選擇到書店買書,因為人大周邊有許多一流學術書店,如海澱區新華書店、萬聖書店、國林風書店、風入松書店等,一方面方便,另一方面也不會買到盜版書。喜歡空余時間在書店隨便走走的感覺,説不定能帶來一份驚喜,因為無意之中突然發現一本好書呀!”她還講述同學們選擇買書的心態,有的選擇去舊書攤,因為新書太貴,並且學生手頭緊,好書不如等到畢業有了收入之後再買;喜歡沙裏淘金的感覺;喜歡收藏現在已經絕版的好書;喜歡收集某個門類的書籍,比如古籍書等。有的選擇網上書店,為的是體驗新式生活,體驗網路時代的感覺;因為學習時間緊張,尤其是理科,除了學習就是實驗,基本沒有那份閒情去逛書店,更不用説是舊書攤了;還有就是網上書店打折夠狠,合窮學生的胃口;檢索方便,找書容易;並且人大研究生99年宿舍上網,本科生2001年宿舍上網,非常便捷。那些不常買或基本不買的同學,手頭緊,時間少,看書去網上,買了書沒有地方擱,畢業還要出搬運費;國家圖書館的藏書量在全國範圍最大的,因此先讀圖書館裏的書再説。

    大學生由於對圖書內容或作者的強烈肯定和認同而引發,但也受其他因素的影響,購書目的與方式同樣不是絕對的,下面是北京師範大學對排行榜上的書購買情況:

    一般會隨便翻翻62.2%

    無所謂看重與不看重20.0%

    非常想看 9.4%

    大學生自主意識在購書問題上的決定作用尤為明顯。一般購書,意見徵求為自主決定佔69.9%,同學和朋友佔23.3%,師長佔5.7%。購書意向也很不穩定,購書前有購書計劃的佔34.4%,沒有計劃的高達44.6%,對於盜版書,74.6的人會買,24.6的人不會買,對禁書,有46.6%的人會買,而52.8%的人不會買。

    藏書追求個人品位

    所調查的同學中,注意建立並充實自己書架的同學並不佔多數,也就是説,刻意藏書,並且注意自己藏書的種類和體系的人越來越少了,記得1997或1996年左右北大研會曾做過一個藏書狀元評選,選出來的幾位的藏書量也很令人佩服的,四個人的研究生宿舍往往會被某一個買書狂人佔據所有的可利用空間;但是現在,北大學生或者由於書價太高,或者由於學費太高,或者是興趣轉移到網路上,或者是注重一些急功近利的學生活動上,總之藏書風氣比以前已經有所下降。至今仍在堅持藏書的同學中,用來充實自己書架的,除了一些公認的好書之外,有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就是,青年學生喜歡表現出自己的個人品位和與眾不同之處,比如喜歡某一個人的著作,就會蒐集齊全他的著作,比如王小波、王朔、奧威爾、劉小楓、金庸等等,以此顯示自己的品位;還有就是受老師以及同學影響很大,某個名師的推薦或者某個講座前後會都引起周圍書店的一股小小的銷售高潮。如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研究生陳斌,在北大讀書7年,藏書量已近3000余冊,藏書種類廣泛:古今小説、學者隨筆、文學研究、傳統飲食、園林、建築、詩詞文化等,主要側重在學術類著作中,其中尤其是紅學著作,總共達300余冊。喜歡逛萬聖、國林風、以前的風入松、三聯韜奮圖書中心、琉璃廠、潘家園等等。

    大學生書架上除了專業書以外,還有什麼書呢?記者調查了解到,書架上小説佔42.5%,學術類著作佔40.6%,其他的書佔16.9%。小説可以休閒、放鬆自己;經典名著可以陶冶心靈;學術類著作,不但能學習研究,還有收藏價值,因為一些經典理論著作,數量較少,一般在3000——5000冊之間,甚至有1000或2000冊的,且重印可能性較小,如果錯過則很難再找到。收藏其他書,諸如戲劇類、古籍類、電腦類等等也都是個人興趣所在。

    《中華讀書報》2001年5月16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