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心弦上彈出的雙美
——簡論林非散文

    林非曾這樣説:“紀遊散文當然要寫出眼中之景,但更要寫出心中之景。”其實,不僅僅是紀遊散文,所有體式的散文都應作如是觀。由此我們也就可以從心靈的角度來理解林非的散文創作。

    正因為發自心靈,來自於心靈的最深處,所以林非散文才能充滿無限的情意,以真情實感打動人心,這是林非散文的情感之美。不論是母子和父子之情,也不論是夫妻之情,甚或是師生與朋友之情,就是寫到自然山川的一草一木,它們在林非筆下也都是那樣綿綿密密、款款動人,如深至千尺的桃花潭水,亦似慈母手中的長長絲線。《母親的愛》、《離別》、《招考博士生小記》、《兒子的生日》、《九寨溝紀行》和《武夷山九曲溪小記》等都是蓄滿真情的容器,讀之令讀者如飲玉液瓊漿,如癡如醉。

    林非散文的真情有時還表現在對自我的解剖上,這顯然受到魯迅和盧梭等人的影響。如《恐懼》直言不諱自己的弱點説:“在我自己的一生中間,從心坎裏升起過多少回恐懼的念頭啊”在《浩氣長存》裏,林非以虔誠的心情表達了自己對荊軻和秋瑾的崇敬之情,但更真情地剖白著自己的不足:“我常常感到漸愧得無地自容,為什麼自己總是這樣膽怯和恐懼呢”同樣是堂堂男兒,林非覺得自己不如“殿前一擊雖不中,已奪專制魔王魄”的荊軻尚有情可原,但面對蔑視酷刑和斬首的“弱女子”秋瑾卻無話可説、自愧弗如。如此真心剖析自己的靈魂確實撼人心魄,産生了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當然,對真情的重視並非只是林非的一種創作實踐,在許多散文論述中,他都反覆地強調這一點。在《漫説散文》裏林非説:“‘美文’藝術的核心確實是在於真情實感,散文家如果能夠充分把握自己這股真情實感的激流,不住地汨汨傾瀉,肯定就會出現富有藝術光澤的絕唱。”可以説,深情是林非散文中的一個重要理念和意象,它如同貝多芬交響曲裏的生命激情,從作家的心靈深處花朵般地綻放,成為最浪漫濃烈、最深摯感人的生命強音。

    “情”對散文作品的品性、氣韻、風采和境界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如果沒有理性的支撐,沒有深刻的文化思想做為肌理和骨骼,那麼,散文作品就容易失去廣度、厚度、深度和力度。這就好比山之水、石:水如情,石似理。無水則山枯;無石則山委。林非顯然深悉此理,所以他才能在強調情感的同時,又用理性之筆探幽燭微,追求分析、邏輯與説理,用文化與思想闡發自己的哲理思索。這種體式最能代表林非散文的水準與價值,表現了作為學者散文的獨特風采。

    林非散文思想文化的基本立足點是反對專制主義而倡導平等、自由和民主思想。這在《詢問司馬遷》、《“太史簡”和“董狐筆”》、《浩氣長存》、《是誰殺了岳飛》、《秦檜的鐵像和文徵明的詞》、《李自成與唐甄》、《清代的文字獄》、《〈懺悔錄〉的印象》和《舊金山印象》等作品中表現得最為集中。

    情與理仿佛是琴瑟,又好像是兩個基本音符,它們在林非散文中往往不是分別奏響自己的音樂,而是合奏齊鳴、相得益彰。儘管有的作品是以此為主以彼為輔,而有的作品則以彼為主以此為輔。但真摯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一直是林非散文中不可或缺的雙美。

    《中國文化報》2001年4月19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