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站在大師後面的翻譯家

       王小波在《青銅時代》的序言裏談到他的師承,充滿敬意地説,查良錚和王道乾這兩位翻譯家的文字功夫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比中國近代一切著作家對我幫助的總和還要大”。這番話流露著偏愛的成分,但是無可否認,現當代西方文學帶給我們的衝擊和啟示非常之大。然而,那些默默耕耘的翻譯家們卻長期忍受著寂寞,不知道福克納、君特格拉斯、《麥田裏的守望者》和《綠房子》的文學愛好者畢竟還是少數,可誰又去過問躲在大師和經典背後的人呢,他們是李文俊、胡其鼎、施鹹榮和孫家孟,或許還有更多。我的列舉只能是挂一而漏萬,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們對於新時期中國文學的貢獻要遠遠大於莫言、韓少功和余華等人,沒有他們源源不斷地提供奶水,這些鄉土的或者時髦的作家們至今都不能夠挺直脊梁,背負起漢語小説的復興重任。

      在初春晚上的酒吧裏,我曾經跟一個誤了飛機班次而滯留在我們城市的德國老外閒聊,講起海因裏希伯爾等老一輩作家,這個戴眼鏡的慕尼黑人告訴我們,德國中青年作家普遍對社會政治缺乏關心,只專注于私人的生活,因此嚴肅作品在他們那兒已經失去了廣泛的讀者。細想一下,我們國內的作家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莫言剛剛出版了長篇小説《檀香刑》,敘述了德國兵侵佔山東的清末遺事,執著于家鄉的貓腔野調,極盡殘忍之能事,並且聲稱自己的小説是反“魔幻現實主義”的,忘了他的《紅高粱》是怎麼寫出來的。

      我覺得這裡面有個認識的誤區,一是過於地方化的創作未必能夠傳世,相反,越是世界性的作品就越能夠被不同的民族接受。例如阿斯圖裏亞斯的《玉米人》,雖然是本中美洲的小説,我們讀著並不吃力,還會很喜歡;相反,韓邦慶的《海上花列傳》以蘇州話寫成,儘管有著很高的文學價值,卻乏人問津,即使是吳地的老百姓也未必熟知。我有種預感,如果莫言還這麼自以為是地走下去,把《紅樹林》和《司令的女人》此類的濫情、遊戲之作進行到底,肯定會縮短自己的創作前途。

      相對於作家的麻木不仁和粗製濫造,一個好的翻譯家首先是位忠實而又敏銳的傾聽者,他會發掘作品裏面潛藏的韻律和流走的情緒,而不是斷章取義,浮華粉飾。就這一點而言,魯迅的“硬譯”要比徐志摩的譯詩來得準確可信,雖然説,徐志摩把弗洛倫薩這座城市音譯為“翡冷翠”,把英國詩人華滋華斯筆下的露西翻譯成“露水”,的確是很美,但卻損傷了原文的意境。

      例如聶魯達的《第六首情詩》開篇,王永年先生(博爾赫斯短篇小説集《小徑分岔的花園》和曼佐尼長篇巨著《約婚夫婦》的譯者)的譯筆就要明顯比別人高出一大截:“我記得你

      去秋的神情。/你戴著灰色貝雷帽,心緒平靜。/黃昏的火苗在你眼中閃耀。/樹葉在你心靈的水面飄落。”我們讀完了之後,會感到一種舒緩的節奏、悠徐的調子,而且文字很整飭,講究對仗。另外一種版本的譯文是這樣的:“我記得你在去年秋天,/那灰色小帽與安靜的心。/在你眼中顫抖著暮靄的火焰,/而樹葉落在你流水的心靈。”(程步奎譯),給人的初略印像是語序不夠妥帖,意思含混。不知情的讀者就會誤認為,聶魯達的抒情詩本身就很糟糕。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漢學家馬悅然教授認為當代中國文學之所以不被西方所重視,是因為缺少好的譯本,這種觀點激起了國內文壇的憤怒。可細細思量,不能夠説他的話完全偏頗。為什麼珀爾巴克(即賽珍珠)會獲得諾貝爾獎,華裔小説家譚恩美和湯婷婷在美國文壇頗受讚譽呢?至少説明,中國題材的小説照樣能出暢銷書。我一直有個預感,20年後,如果説國內作家能夠摘得諾貝爾獎的話,肯定不會是余華、王安憶這些當紅的作家,很可能是太行山腳下默默耕耘的李銳,這很大程度是因為李銳的代表作《舊址》和《無風之樹》早就有了瑞典文等譯本,而且諾貝爾獎更青睞于那些真正有實力、但是長期以來被埋沒的作家。這也解釋了以下現象:為什麼法國得獎的是克洛德西蒙,而不是新小説派的領袖羅布—格裏耶;美國得獎的是黑人女作家莫裏森,而不是梅勒和厄普代克;義大利得獎的也不是艾柯和莫拉維亞,而是不知名的詩人誇西莫多和跑江湖的戲子達裏奧福;日本是大江健三郎,而非老前輩遠藤周作和安部公房。同樣,最著名的葡萄牙語小説家亞馬多在角逐當中,也輸給了名不見經傳的薩拉馬戈。凡此種種,都足以説明問題了。

      談到我個人所喜愛的翻譯家,實在是不勝枚舉,這裡只想給讀者介紹一下南京大學的教授屠孟超。且不談他翻譯過的《堂吉訶德》,單是獨立承擔《胡安魯爾福全集》、《蜘蛛女之吻》、《狄安娜,孤寂的女獵手》等書的譯介,就足以令人肅然起敬了。當余華等人和魯爾福、富恩特斯神交已久時,他是否會想到那些站在大師後面的翻譯家呢?我現在總算徹底相信王小波那兩條看似偏頗的結論了: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聲,一流的作品卻默默無聞。最讓人痛心的是,最好的作品並沒有寫出來;只按名聲來理解文學,就會不知道什麼是壞,什麼是好。

     《青年時訊》2001年4月19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