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死亡”讀物:新鮮而凝重的話題

    今年3月25日,陸幼青的妻子時牧言攜10歲的女兒陸天又,向抗癌協會捐贈《生命的留言》2000冊。3月28日,世界知識出版社和北京圖書大廈聯合舉辦軍人隋繼國的簽名售書活動,為建立中國骨髓庫奔走。陸幼青和他的《死亡日記》不但引發了人們對生命的重新認識,也帶來出版界及讀者對於同類命題的關注,使死亡類圖書引發起人們的思考。

    本是“忌諱”的“死亡”類書籍近年來備受關注。女作家林白以其特有的方式來面對生命,感知生命,推出散文集《死亡的遐想》,哲學家鄭曉江最新出版了《穿透死亡》,德國作家克利斯托夫施扎納茨就德國人對罪責和罪行看法進行的一段聞所未聞的獨白而寫出《生死朗讀》,超越科學和宗教的死亡學巨著、揭示死亡真相的《死亡之書》也躍入讀者視野。據了解,目前死亡類圖書的特點大致有3類,一是分析探討死亡哲學,西方對死亡有很長的研究過程,有非常深厚的資源,如《相約星期二》;二是談中國傳統的死亡文化、喪葬文化,如《中國死亡文化大觀》;三是談死刑犯自殺問題。這3方面,對現代中國人來講已日益受到關注。因此,有更多的話題觸及了現時生活及時代的熱點。

    風起雲湧為哪般?

    對於圖書市場死亡類圖書的增多,較早推出《死亡日記》的華藝出版社更為敏感。該社副社長金麗紅説:“大家對死亡、對癌症患者等特殊病人關注是好事。過去,死亡是個忌諱的話題,談起來總覺得不吉利。隨著公眾意識的開放程度,大家能比較科學地對待這個話題。《死亡日記》發行不久正趕上春節,我耽心會影響銷量,實際上沒有絲毫影響,《死亡日記》在圖書排行榜上連續4個月都名列前茅。”

    現在得絕症的人的數字已經比較龐大,這些人是社會中很重要的群體。金麗紅認為,《死亡日記》的成功就是緣于這個背景。該書除了寫個人的感受外,也提出其他問題,比如醫院應該怎麼治療癌症患者,社會應該怎麼關注這樣一批人。讀者有患者及其親屬,他們可能與陸幼青有著同樣或相似的狀況,更能夠從書中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啟示。據了解,已經有些學校將《死亡日記》中的篇目作為必讀教材。

    《死亡日記》出版前後,這類書在市場上已有一些,金麗紅説,她曾翻閱了同類題材的書,感覺總體品質欠佳。《死亡日記》出版後,找華藝出版社出書的癌症病人特別多,其中有一個寫了上千萬字,但他們都婉言拒絕了。因為出書不僅僅是告訴讀者“我得病了,我在寫東西”,還要有很強的文字感染力,否則很難具有打動讀者的條件。陸幼青的書如此受歡迎,除了事情本身特殊外,文字也有很強的震撼力,乾淨、富有哲理性。如果不是有相當的積累,人在走到生命的邊緣時,不可能隨手寫出來。《死亡日記》發行到30萬冊,這個數字完全可以反映書的綜合水準。到現在為止,英、德、美、日、韓等國家及香港、台灣等地都來洽談《死亡日記》的版權———這是世界性的話題,任何人都會遇到,也沒有任何界限。

    死亡類圖書,能給人們多少教育?

    《穿透死亡》是一本通俗的談論死亡的書,很大一部分被當作教材走入校園。作者鄭曉江是南昌大學的教授,研究生死哲學已20年,曾多次到香港、台灣講學,給癌症病人講課。在大學裏,學生選修他的課最多時達1000多人。鄭曉江著有《中國死亡智慧》、《生死智慧》、《超越死亡》、《生死兩安》、《善死善終》。他説:“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開始關注臨終問題。人的一生所碰到的問題中,死亡是最普遍的問題。我認為一個人如果不了解死亡,它的人生不會圓滿。我們談的是死亡觀,談死實際上是談生。如果了解了死,人生就會有正確的方向,活得比較充實。”江西教育出版社副編審、《穿透死亡》的責編何小來説,他們從1999年底開始策劃《穿透死亡》,當時在出版社引起了爭議。何小來的想法是,現在醫療技術發達了,但死亡仍無法阻擋。他希望通過《穿透死亡》,能使大家對死亡有個正確的認識,調試好自己的心理狀態,坦然地走向死亡。

    死亡類圖書這種特殊的精神食糧,能使所有閱讀者感受到一種面對死亡的平和心境,不論是親人還是陌生人。陸幼青的妻子時牧言在向抗癌協會捐贈《生命的留言》時説:“直到現在我還是非常感激陸幼青,他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確實遠遠大於物質財富,他那種精神是使我能夠儘快走出那場磨難、那種孤獨和無奈的最大動力。陸幼青有一個個人的很宏偉的目標,他希望這本書在市場上引起轟動,然後借這個契機,通過網路、通過新聞媒體的廣泛傳播,引起人們對整個腫瘤病人生存狀態的關心,尤其是低齡的兒童和像他這樣身負家庭、社會重擔的年齡層的腫瘤病人的關心。”

    光明日報出版社的《理解死亡》一書的責任編輯嚴平説,這本書是按教程模式設計的,每一章節後設有關問題。本書是西方各名家作品的匯總,有法律意義上的死、臨床意義上的死等等有關死亡的經典論述和體驗。重點是理論探討、情感體驗。《理解死亡》首印1.5萬冊,出版後在城市中、在高層次文化人中比較受歡迎。

    《挑戰死亡》的作者隋繼國原係解放軍某部少校,上過老山前線,3次榮獲三等功。身患雙癌(腦癌、血癌)的他決心以生命的余暉播撒愛心。去年,他每天騎車10個小時,用了300多個日夜,行程3萬公里,足跡遍及4000個城鎮,沿途義務宣傳建立骨髓庫。每到一處,他都散發自費印刷的宣傳單,探望白血病病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病友戰勝病魔,消除人們對捐獻骨髓的誤解,動員人們捐獻骨髓。據粗略統計,沿途經隋繼國宣傳而對捐獻骨髓有了新認識的受眾多達上億人。世界知識出版社編輯告訴記者,隋繼國沒什麼名氣,但他精神可嘉,身上有很多閃光點。出版這本書,更多地是考慮了社會效益。《挑戰死亡》由黃河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策劃,公司經理王峰説,看過隋繼國的相關材料和兩大本日記後,他們被感動了,儘管隋繼國本人並不想出名,只想實實在在做點事情。這本書出版時,有人提議是否印上“《死亡日記》之二”或其他説法,王峰認為沒有必要。

    

    認知死亡,是為了更好地活著

    《死亡日記》的廣泛影響,使原先對於死亡諱莫如深的陳舊觀念逐漸被打破,大家開始參與探討、分享死亡的體驗。秦千里曾策劃出版過《瀕死體驗訪談錄》,這是世界著名的瀕死體驗研究專家、瑞士日內瓦大學法律圖書館館長瓦拉利諾的最新著作。作者例舉了大量瀕死體驗的個案,根據瀕死者特殊狀態下的感覺,客觀地陳述了人在假死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可貴的是,作者以開放、坦誠的態度,與當今世界的6位傑出人士,從心理學、生物學、物理學、神經生理學、神學、哲學等領域,進行了精彩深入的談話。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人以跨學科的方式,從理論角度探討瀕死體驗,揭開瀕死體驗所隱藏的奧秘。秦千里認為,人們對於不可避免的死亡,除了恐懼心理外還有好奇心。而此書不但能滿足人們對於有關死亡的好奇心,更能使人重新理解死亡,更加珍視生命,更加有意義地生活。

    嚴平認為,任何書都有自己的市場,死亡類書籍的暢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可以讓人們了解死亡,因為某種原因的死亡是撼人心扉的。比如拉賓死後有關拉賓的書走俏,就跟人們的心理因素有關。出版商關注熱門話題無可非議,關鍵是掌握一個度。關於此類書籍,讀者關注的不外乎兩個方面:生與死。正如致力於研究“生死哲學”的鄭曉江在他的《穿透死亡》中所説的,一個人要獲得幸福和成功的人生,就必須由“死”觀“生”,換句話説,“學會死亡,才能學會活著。”

    《中華讀書報》 2001年4月18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