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經  濟
財  經
國  際
法  制
教  育
科  技
軍  事
文  化
體  育
健  康
旅  遊
讀  書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地方通訊
華人社區
域外評説
世界博覽
圖片中國
文化週末
融入大山

     民間文學老人劉德培最終未能如我們希望的那樣,和我們一同跨進新世紀的大門。2000年12月13日,這位湖北山區的故事大王在他88歲的時候走了。

    劉老走得很平靜,很安詳。他已無數次攤開他那發黃的布包袱,把裏面所有的珍藏都展示給了這個世界。他把很多的人——學者、作家、記者、研究生,甚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員——都帶進過他那神奇的記憶寶庫,任何人都可以拿走瞧得中的東西而無需留下收條。

    500多則民間故事與笑話,千余首民歌加千余則諺語、歇後語,600多個謎語,5本皮影戲文,還有大量的升匾詞、開盒詞、撒祿米詞等民俗資料,加起來整整有600余萬字!老人把所有凡記得的知道的帶文化痕跡的東西都留給了他身後的土地。而這些主要由他口頭傳承的作品,一經書面出版便得到更廣泛的傳播,成為全社會共用的難得財富。

    劉老生前是個愛熱鬧人,高壽的老人又走得安逸,喪事自然依土家族風俗按紅事辦。可誰也沒料到,劉老那棟土屋的靈堂前、稻場上,自發前來跳喪的人竟那麼多,一撥一撥的漢子、姑娘、媳婦們忘情地跳著唱著,咚咚的鼓聲震響遠山近嶺,古老的跳喪舞通宵達旦——劉老真正的知音們用這樣的方式來為他送行,來表達他們對老人的熱愛與懷念。

    劉德培走的時候,他那蒼老的臉上竟有一絲微笑。老人前大半輩子顛沛流離,遍嘗人世艱辛。他肚子裏的那些貨色,沒有多少人瞧得起。在一些人眼裏,他只是個“日白佬”(“日白”:土家族方言,意為説閒話、吹牛;“講經”:俗語,指講故事、説笑話)。他的那些“經”都是“上不了正席”的玩藝。直到64歲以後,他的“揹運”才走完了。那時,一個叫王作棟的人發現了他驚人的才藝,於是加以採錄和整理,跟著又有很多人進行研究和宣傳,終使他一介野老村夫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了民間文藝的“國寶”、“活化石”,成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中國十大民間故事家”領頭的人物。

    1985年柿子紅了的季節,著名作家葉楠、劉真“西向土家賒靈氣”,記者陪他們到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珍珠山去尋訪劉德培。那天劉老好興致,他給我們講民間機智人物杜老幺的故事,他説笑話、打謎子、出對子,還喊山歌、唱皮影戲,其中一首五句子歌我至今都記得:“高山點燈不怕風,大河撐船不怕龍,哥要想姐不怕死,姐要想哥不怕窮,兩人心思一樣同。”

    老人樂觀開朗,機趣幽默,他以此支撐了他的人生;老人健談,滔滔不絕,説唱間那長長的白鬍子一翹一翹的,只聽得兩位作家猶如深山遇高人,四隻耳朵兩支筆都忙不過來。葉楠讚嘆:“劉老不僅是個智慧的長者,還是個多才多藝的‘活寶’,難得難得!”臨別,劉老説,“多謝你們遠方的客人來看我,我一個粗人,真的是時來噠,運轉噠!”

    老人説得不錯。在以前多少世代裏,類似劉老所傳承的那些民間文藝珍寶,卻大多被視為不入流的野語村言,它們被主流文化所鄙夷、所排拒,只能自發地在社會底層由大眾心記口傳,代謝綿延,成為自然經濟條件下黎民百姓自娛自樂、排遣人生苦難和勞作艱辛的精神代用品。只有極少的作品被識貨的文人發現,經他們採錄或加工後有幸載入文化的史冊,而這樣的作品無不在後世閃現出奇異的光彩和永恒的魅力。

    一位省民間文藝家在評價劉老的成就時説:“劉德培跨越新舊兩個時代,對本世紀中國的巨大歷史變遷和鄂西的風土人情有著豐富深刻的體驗,他一方面熱情傳承鄂西地區漢族、土家族的民間口頭文學遺産,同時又積極參與民間文藝加工創作活動,他將自己的生活體驗,自己質樸、樂觀、幽默的品格情趣融化到故事、笑話中去,使這些作品自成一格。可以毫不誇張地説,在中國現已發現的上百位知名故事講述家中,劉德培老人的藝術成就是最為傑出的,不愧為一代口頭語言藝術大師。而這一成就不僅僅屬於他個人,也代表著中國農民的藝術智慧,代表著中國民間口頭文學的輝煌積累。”

    在劉德培人生的最後十多年裏,老人很少走出五峰縣珍珠山,他就呆在那半山腰的土墻屋裏,仔細清理、搜尋著記憶時空的每個角落,看是否還遺漏了有用的東西。不過與此同時,劉老肯定知道他的名字、照片以及他講的那些已變成書了的“經”,正在土家山寨外的大世界裏遊走。

    這段時間,劉老的日子充實而安逸,人們並沒有因為他的“經”講過了講完了就遺忘了他。總有一些他認得的不認得的人,隔三差五地從縣城、省城甚至從京城跑到這山旮旯裏來看他,向他討要笑話、戲文,請他繼續“日一回白,講幾個經”。而縣委縣政府則始終把他引為一方土地的驕傲,將老人作為民族民間文化的活化石和著名傳承人加以悉心呵護。

    劉德培老人微笑著走了,他走的時刻,是上午9時40分。冬日的太陽很大很圓,讓人親近而依戀。劉老的故事、笑話和歌謠,就是那太陽下珍珠山上的一泓涌泉,它淙淙地流向天池河,流向遠方,然後匯入八百里清江……

    《人民日報》 (2001年04月12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