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自心是佛豐子愷

    對於大多數人來説,看到豐子愷三個字立刻會想到那一幅幅充滿幽默智慧的漫畫。然而,當你讀過《佛心與文心——豐子愷》這本書之後,你會從另一個角度認識豐子愷,認識這位佛心與文心並存的大師。

    在世人的眼裏,佛教徒的生活都是清閒的,唸經打坐,與世無爭。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佛教徒,是否真的只是一味遵守戒律而不顧其他呢?在這本書裏,你將通過一位學者、漫畫家的生平,體驗到一個佛教徒意味深長的生命實踐。

    在豐子愷一生的經歷裏,很少見他唸佛吃齋,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他悲天憫人、教化大眾的一顆佛心。在抗戰時期他忘我投入,那種激勵世人殺敵衛國、抨擊權貴、諷刺社會黑暗的姿態,很難讓人同「居士」的字眼聯繫起來。其實,在豐子愷看來,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他得道與否關鍵在一顆心,唸佛吃齋誦經放生,如無虔誠信仰,稱不上是一個真正的佛家弟子。因此,他曾説:「……這完全是同佛做買賣」「……護生是護自己的心……」禪宗言「萬法皆在自心」就是這個道理。心中有佛,酒肉也可穿腸而過。所以,豐子愷沒有出家,也沒有刻意地遵守戒律,但他在行住坐臥間仍有一種情順自然的大氣象。

    豐子愷先生説:「吾畫既非裝飾,又非讚美,更不可娛樂;而皆人間之不調和相,不歡喜相與不可愛相。」隨著人生經歷的增長,這種想法也就越發明顯。他的漫畫經歷了從畫兒童的天真爛漫、古詩詞的意境到畫人間的苦難,晚年又作了勸人戒除殺機,愛惜生命的佛教畫冊《護生集》。無論是漫畫還是散文,我們都能從中感受到他對佛教的思考,對佛法弘揚的衷心。佛教並不是超脫世俗而是要關懷眾生,度化眾生的,豐子愷以一個佛教居士的身份做了很好的體現。他撰寫了音樂史、繪畫史,晚年翻譯了《源氏物語》達一百餘萬字,他還自學俄語,並翻譯了俄國作家的傑作《獵人筆記》,至今被視作範本。

    在這本書裏,作者只是介紹了豐子愷一生的簡歷,很少有精采的評論,這對於讀者理解豐子愷的內心世界是不夠的。不過,我們也不必強求圓滿,因為對人生的思考,對境界的體味,平淡的的敘述也許比純粹的議論更有意義,更有力量。

    (注:《佛心與文心——豐子愷》吳禾著山東畫報出版社九八年第一版)

    《大公報》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