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哲學修養與德性修養

    哲學是美好的。一個人的哲學修養,標誌著他的文化品位;一個民族的哲學理論思維如何,關係到她的前途命運。馬克思稱有價值的哲學猶如“閃電”,猶如“頭腦”,是“時代精神的精華”。黑格爾曾把哲學喻比為“廟裏的神”。他説,如果沒有哲學,“就像一座廟,其他各方面都裝飾得富麗堂皇,卻沒有至聖的神一樣。”(《邏輯學》上卷第2頁,商務印書館1966年版)所以,中國是具有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傳統的禮儀之邦,追求德性完美始終是社會的主流意識導向。這可以從論證德性之根本的三個重要命題得到證明:德者,國之基也;德者,人之性也;德者,智之帥也。不難看出,就一般意義上講,哲學與人的德性修養無疑存在諸多相互觀照和貫通的關係。

    哲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常新的學問。如果我們不想把它滯留在哲學家的書本裏和課堂上,而是以一種時代精神的精華,直面世界,直面社會,直面人生,直面我們的精神家園,它就會對人們的德性修養及其系統構築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

    首先,哲學為人的德性修養提供系統的世界觀指導。人類的思想史表明,任何時代都有自己的哲學。但從根本上説,任何時代的哲學都是一種世界觀理論體系。古人云,“形而上者謂之道”。“道”是什麼?“道”就是一種世界觀。而“道德”,則意味著德性修養是以“道”為前提基礎的。音樂大師貝多芬曾這樣説過:“哲學是帶電本質的結晶;哲學的目標是尋求一個具有基本原理的基礎,頭腦是需要借助於哲學才能達到崇高境界的。”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哲學世界觀以人的實踐—認識為樞,以人與世界的關係為經緯,解決的是人們對於現實世界的理論把握問題。這種“現實世界”顯然既不是玄妙的天國,也不是駭人的地獄,而是活生生地存活在我們的生活世界裏。

    譬如以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之見,人與世界的關係包括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精神以及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但歸根到底是社會與自然的關係。因為社會是人的存在方式;而人或社會從世界中分化出來,實質是從自然界中分化出來。由此,自然界的物質先在性是無可置疑的。人類實踐以及在實踐基礎上産生的認識的不斷進步發展,確鑿地證明了這一點。然而它也同時證明:人類社會是以自身的實踐和認識反觀世界的。只有人類實踐和認識所能波及的世界,對於人類説來才是現實世界;相反,有待於人類不斷開發和證實的世界,雖然也是客觀存在,但對於社會發展各階段上的“當下時期”的人類説來,卻只具有現實可能性或者抽象可能性,即只是一種可能世界。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稱“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為與人分離的自然界,對人説來也是無”;“因為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才是人的現實的生活要素;……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礎”(《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78頁、122頁)。這無疑是一種宏大而深邃的世界觀。以這樣一種世界觀為指導,人的德性修養就不會是祈求神靈的,也不會是脫離實際生活的,而是以火熱的實踐生活為基礎,以社會進步和人民福祉為己任,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豪情壯志,儒雅誠信、剛直不阿。

    其次,哲學為人的德性修養提供時代的思維方式。人類歷史上每一民族每一時代都有居支配地位的主流思維方式。古希臘人善於從整體上、從事物的流變方面思考問題;中世紀的歐洲人習慣於從“原罪説”看待人間的苦難;由於受科學發展階段等因素的影響,近代歐洲人更易於機械地、“分析”地認識事物;而在中國古代長期佔主導地位的思想樣式,則是倫理綱常、“家國一體”。這當然有深刻的經濟、文化、社會、歷史乃至自然條件等諸種根源,但直接原因是時代哲學所提供的思維方式。哲學首先是一種世界觀,但同時也是一個方法論,即是一種思維方式。哲學世界觀與人們的思維方式之所以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主要因為任何世界觀的發生都是因應實踐需要的産物,因而世界觀本身就蘊涵著向思維方式轉化的內在根據和趨勢。同時,理論本身並不是認識的最終目的,理論的價值全在於應用。有人説,有些理論認識源出於人們的興趣。的確如此。但滿足興趣的需要,也是一種目的性存在。所以,理論世界觀在運作發展中必然要轉化為人們思考問題的理性工具,即一定的思維方式。而且,由於實踐過程的固化效應,思維方式對於人們精神世界的影響更為直接、更為深遠。

    恩格斯在談到形而上學思維方式時曾指出,“十八世紀的法國人也幾乎全部都為這種思維方法所支配”。他又説:“正如資産階級在反對貴族的鬥爭中一度按照傳統抱有神學世界觀一樣,無産階級起初也從敵人那裏學會了法學的思維方式,並從中尋找反對資産階級的武器。”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23頁;第21卷第546頁)由此可知思維方式與人們思想意識內在關聯的必然性。人類思想史表明,對於人的德性系統構築,思維方式的作用就更為突出。這是因為,人的德性修養原本就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系統構築則更依賴於特定的思維法則。從深層次講,人的德性修養有兩個來源:一是對於生活實踐感悟、反思的凝結和篩定;二是對於歷史文化的選擇和積澱,但無論何種來源的思想材料、思維要素,都需要通過一定方式方法把它們整合起來;就是説,人腦這個“思想加工廠”生産操作過程也必須有一定“遊戲規則”,即思維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完成人的德性系統構築。

    再次,哲學為人的德性修養提供慎思高遠的人生信念。從某種意義上看,世界觀、歷史觀和價值觀都要以一定人生觀的形式顯現出來。

    因為,任何思想、理論和觀念都是“為我”的,即導源於人的實踐或認識的需求,都被注入了或寄託了人生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因而也就具有了人生觀的意義。中國共産黨的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同志就曾指出:“哲學者,籠統地説,就是論理想的東西。”他又説,“哲學可以幫助我們得到一個注意于遠大的觀念,……這於人生修養上有益。”

    (《李大釗文集》第345、635頁)這實際道出了哲學特別是中國哲學的真諦。當代著名哲學家賀麟也指出:“哲學是一種學養。哲學的探究是一種以學術培養品格,以真理指導行為的努力。哲學之真與藝術之美、道德之善同是一種文化,一種價值,一種精神活動,一種使人生高清而有意義所不可缺的要素。”“所以哲學若果要有生命的話,是應該與大眾見面的;大眾若果要過有意義的生活的話,也應該設法與哲學親近的。”(《哲學與哲學史論文集》第120頁,商務印書館1990年版)梁啟超説:“中國哲學以研究人類為出發點,最主要的是人之所以為人之道:怎樣才算一個人?”(《梁啟超哲學思想論文選》第488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馮友蘭先生講得也很明白具體:

    哲學一直是中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通過哲學而熟悉的更高價值,……在未來的世界,人類將要以哲學代宗教,這是與中國傳統相合的。人不一定應當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應當是哲學的。”“每個人都要學哲學,正像西方人都要進教堂。學哲學的目的,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中國哲學簡史》第1、4—5、9—10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正是基於上述理解,馮友蘭提出,他所説的“哲學”,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而宇宙論的産生,是因為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是人生戲劇演出的舞臺。

    知識論的出現,是因為思想本身就是知識。由此他進一步提出,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它的任務不是增加關於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參見孫正聿《哲學導論》第27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這也就是説:“哲學本身正是人的精神的故鄉。”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第159頁,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

    哲學是美好的。一個人的哲學修養,標誌著他的文化品位;一個民族的哲學理論思維如何,關係到她的前途命運。馬克思稱有價值的哲學猶如“閃電”,猶如“頭腦”,是“時代精神的精華”。黑格爾曾把哲學喻比為“廟裏的神”。他説,如果沒有哲學,“就像一座廟,其他各方面都裝飾得富麗堂皇,卻沒有至聖的神一樣。”(《邏輯學》上卷第2頁,商務印書館1966年版)所以,崇尚美好的人們,無論是自覺還是不自覺的,總要有發自內心世界的哲學精神嚮往和哲學理性的追求。德性同樣也是美好的。中國是具有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傳統的禮儀之邦,追求德性完美始終是社會的主流意識導向。這可以從論證德性之根本的三個重要命題得到證明:德者,國之基也;德者,人之性也;德者,智之帥也。不難看出,就一般意義上講,哲學與人的德性修養無疑存在諸多相互觀照和貫通的關係。

    哲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常新的學問。如果我們不想把它滯留在哲學家的書本裏和課堂上,而是以一種時代精神的精華,直面世界,直面社會,直面人生,直面我們的精神家園,它就會對人們的德性修養及其系統構築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

    首先,哲學為人的德性修養提供系統的世界觀指導。人類的思想史表明,任何時代都有自己的哲學。但從根本上説,任何時代的哲學都是一種世界觀理論體系。古人云,“形而上者謂之道”。“道”是什麼?“道”就是一種世界觀。而“道德”,則意味著德性修養是以“道”為前提基礎的。音樂大師貝多芬曾這樣説過:“哲學是帶電本質的結晶;哲學的目標是尋求一個具有基本原理的基礎,頭腦是需要借助於哲學才能達到崇高境界的。”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哲學世界觀以人的實踐—認識為樞,以人與世界的關係為經緯,解決的是人們對於現實世界的理論把握問題。這種“現實世界”顯然既不是玄妙的天國,也不是駭人的地獄,而是活生生地存活在我們的生活世界裏。

    譬如以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之見,人與世界的關係包括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精神以及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但歸根到底是社會與自然的關係。因為社會是人的存在方式;而人或社會從世界中分化出來,實質是從自然界中分化出來。由此,自然界的物質先在性是無可置疑的。人類實踐以及在實踐基礎上産生的認識的不斷進步發展,確鑿地證明了這一點。然而它也同時證明:人類社會是以自身的實踐和認識反觀世界的。只有人類實踐和認識所能波及的世界,對於人類説來才是現實世界;相反,有待於人類不斷開發和證實的世界,雖然也是客觀存在,但對於社會發展各階段上的“當下時期”的人類説來,卻只具有現實可能性或者抽象可能性,即只是一種可能世界。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稱“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為與人分離的自然界,對人説來也是無”;“因為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才是人的現實的生活要素;……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礎”(《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78頁、122頁)。這無疑是一種宏大而深邃的世界觀。以這樣一種世界觀為指導,人的德性修養就不會是祈求神靈的,也不會是脫離實際生活的,而是以火熱的實踐生活為基礎,以社會進步和人民福祉為己任,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豪情壯志,儒雅誠信、剛直不阿。

    其次,哲學為人的德性修養提供時代的思維方式。人類歷史上每一民族每一時代都有居支配地位的主流思維方式。古希臘人善於從整體上、從事物的流變方面思考問題;中世紀的歐洲人習慣於從“原罪説”看待人間的苦難;由於受科學發展階段等因素的影響,近代歐洲人更易於機械地、“分析”地認識事物;而在中國古代長期佔主導地位的思想樣式,則是倫理綱常、“家國一體”。這當然有深刻的經濟、文化、社會、歷史乃至自然條件等諸種根源,但直接原因是時代哲學所提供的思維方式。哲學首先是一種世界觀,但同時也是一個方法論,即是一種思維方式。哲學世界觀與人們的思維方式之所以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主要因為任何世界觀的發生都是因應實踐需要的産物,因而世界觀本身就蘊涵著向思維方式轉化的內在根據和趨勢。同時,理論本身並不是認識的最終目的,理論的價值全在於應用。有人説,有些理論認識源出於人們的興趣。的確如此。但滿足興趣的需要,也是一種目的性存在。所以,理論世界觀在運作發展中必然要轉化為人們思考問題的理性工具,即一定的思維方式。而且,由於實踐過程的固化效應,思維方式對於人們精神世界的影響更為直接、更為深遠。

    恩格斯在談到形而上學思維方式時曾指出,“十八世紀的法國人也幾乎全部都為這種思維方法所支配”。他又説:“正如資産階級在反對貴族的鬥爭中一度按照傳統抱有神學世界觀一樣,無産階級起初也從敵人那裏學會了法學的思維方式,並從中尋找反對資産階級的武器。”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23頁;第21卷第546頁)由此可知思維方式與人們思想意識內在關聯的必然性。人類思想史表明,對於人的德性系統構築,思維方式的作用就更為突出。這是因為,人的德性修養原本就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系統構築則更依賴於特定的思維法則。從深層次講,人的德性修養有兩個來源:一是對於生活實踐感悟、反思的凝結和篩定;二是對於歷史文化的選擇和積澱,但無論何種來源的思想材料、思維要素,都需要通過一定方式方法把它們整合起來;就是説,人腦這個“思想加工廠”生産操作過程也必須有一定“遊戲規則”,即思維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完成人的德性系統構築。

    再次,哲學為人的德性修養提供慎思高遠的人生信念。從某種意義上看,世界觀、歷史觀和價值觀都要以一定人生觀的形式顯現出來。

    因為,任何思想、理論和觀念都是“為我”的,即導源於人的實踐或認識的需求,都被注入了或寄託了人生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因而也就具有了人生觀的意義。中國共産黨的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同志就曾指出:“哲學者,籠統地説,就是論理想的東西。”他又説,“哲學可以幫助我們得到一個注意于遠大的觀念,……這於人生修養上有益。”

    (《李大釗文集》第345、635頁)這實際道出了哲學特別是中國哲學的真諦。當代著名哲學家賀麟也指出:“哲學是一種學養。哲學的探究是一種以學術培養品格,以真理指導行為的努力。哲學之真與藝術之美、道德之善同是一種文化,一種價值,一種精神活動,一種使人生高清而有意義所不可缺的要素。”“所以哲學若果要有生命的話,是應該與大眾見面的;大眾若果要過有意義的生活的話,也應該設法與哲學親近的。”(《哲學與哲學史論文集》第120頁,商務印書館1990年版)梁啟超説:“中國哲學以研究人類為出發點,最主要的是人之所以為人之道:怎樣才算一個人?”(《梁啟超哲學思想論文選》第488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馮友蘭先生講得也很明白具體:

    哲學一直是中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通過哲學而熟悉的更高價值,……在未來的世界,人類將要以哲學代宗教,這是與中國傳統相合的。人不一定應當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應當是哲學的。”“每個人都要學哲學,正像西方人都要進教堂。學哲學的目的,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中國哲學簡史》第1、4—5、9—10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正是基於上述理解,馮友蘭提出,他所説的“哲學”,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而宇宙論的産生,是因為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是人生戲劇演出的舞臺。

    知識論的出現,是因為思想本身就是知識。由此他進一步提出,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它的任務不是增加關於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參見孫正聿《哲學導論》第27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這也就是説:“哲學本身正是人的精神的故鄉。”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第159頁,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

    《光明日報》2001年3月27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