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池莉:賽事結束才知山高水低

     一直在武漢埋頭寫書的湖北作家、全國人大代表池莉,因為近日劉川鄂的批評文章《我看池莉》而處於風口浪尖。近日記者採訪了進京參加“兩會”的池莉。池莉聲明:劉川鄂她以前從未見過,也未曾讀過他的書,她沒有針對劉的書發表過任何看法,也的確沒有任何看法。此次是她首次向媒體表明態度,而且是針對文學觀念本身表明態度。

    對於《南京日報》1月22日刊登的題為《池莉是小市民作家?》一文,池莉説:“有位記者確實打電話要求採訪,但我什麼也沒説。因而所謂‘池莉很激動’一類的話,不知是從何談起?”池莉強調説:“我對於文學批評從來都是持非常認可的態度的。文學批評應該是獨立和自由的;我是個喜歡靜的人,這麼多年一直躲在外省寫作。我與文學批評沒有關係,我是小説作家,只愛寫小説。”

    對於劉川鄂在《我看池莉》一文中所提出的“媚俗”、“貶低知識分子”、“流於生活淺層”等等評價,池莉淡然説,這是他批評的權利。任何一部作品都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一部作品的評價是評論家的事,她不想對此發表看法。她強調:“中國文學在熱鬧了10年之後,正處在一種文學價值的迷失狀態。在這個關鍵時期,我倒想表明我對一些文學問題的看法。”

    正巧不久前,池莉應文學刊物《收穫》之邀,曾為她即將出版的小説單行本《懷念聲名狼藉的日子》做了一篇訪談,其中以“媚俗還是媚雅”、“提升還是作秀”、“誰是文學的真正評判者”三點,闡明瞭自己的創作觀念及對文學的一些看法。

    池莉在談及“媚俗還是媚雅”時説,她的文學立場和寫作視點,從80年代到現在一直都沒有改變,只是進一步地在向縱深探索和發展。因為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隨著閱讀範圍的開闊和閱讀品質的提高,隨著思想能力和辨別能力的增強,她越發感到地表以下生活的真實和深厚,深邃和奧秘———這是中國這幢大建築的堅實基礎和生命核心所在,其紋理之緻密和結構之複雜,是所有的現代高科技和人文理論難以描述和再現的。惟有文學才能夠貼近,惟有文學才能夠人性地關懷自己。所以她説:“我窮盡此生的寫作,大約都難以表現這種生活形態的九牛一毛,因此我不會改變。”她也説:“如果讀者感到變化,那只是小説的取材、結構、語言的變化,都是技術改變,不是內核的改變。”“我當然不能總寫同樣的小説;小説是手工藝術,每個作品的形態一定要不同才有意思。”

    池莉説:“我不介意別人説我是小市民或者是世俗作家。我永遠不會否認自己的胎記、皮膚和頭髮的顏色,以及自己生存的歷史環境,不會否認自己的渺小和卑微———哪怕我住上了六居室呢。”她説,她的小説一開始即不討文學殿堂的喜歡,被批評為“茍活”和“小市民”,“但我一點不生氣也不著急,甚至從來不反駁。因為也許我與大家看世界的視點不一樣,我是從下開始的,大家是從上開始的。用文學界時興的話説,‘我是從形而下開始的,大家是從形而上開始的’,所以認識的結果完全不同。”

    池莉認為,中國的小説只能從“俗世”獲得生命力,獲得藝術的源泉和創作的自由。所以大俗即是大雅。她説,“俗”在中國文字中是有“人有穀子”的意思,有了人、有了糧食,豈不是一個美好世界?追求美好的物質生活,追求個人權利,這是合理的人性,是有效管制人類的自私本性和動物性的最基本起點,也是構建宏大輝煌的社會體系的最基本起點。

    “但如果是惡俗則成了可怕的事物”,池莉強調,“我曾經有幸聆聽過有關作家的言論,但我發現有些人很空洞、很渾沌、很口是心非。説説大話也就是想討個知識階層的喜歡,博個名利而已;而博得老百姓喜歡不僅沒有實用價值,還有背上‘小市民’名聲的危險。所以説,文人的惡俗其實表現在媚雅。我可不想做個惡俗的作家。”“繃著臉批評他人的俗,以表達自己的雅,對於中國文學又有多大意義?”

    而她在談及“提升還是作秀”時説,所謂“提升生活”其實是一種“作秀”。她説:“我生活在中國社會,我不高估小説的作用。我更不會在小説中作秀去提升生活。”有人認為《生活秀》結尾池莉做了一種故意的提升,並認為這將提高其作品的價值。對此池莉的看法是:“我沒有故意提升,那就是生活本身。生活用不著作家去提升,我努力要做的只是沉潛”。

    池莉説:“這麼些年來,在文人圈內喋喋不休討論的‘提升’、‘精神家園’、‘思想深度’等等,指向和實質內容到底是什麼?至今沒人説出一個明確的所以然。小説如果真的能夠提升生活的話,那我們今天的生活早就不應該是這個樣子了。”

    説到“誰是文學的真正評判者”,池莉強調,讀者才是上帝。她從寫作的第一天開始就沒有打算在圈內討好。“在我看來讀者的‘直感’是最重要的,超過任何的理論評價。”80年代對她震撼最大的是讀者對她的認可和接受。“這對於我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激活毫無疑問地超過了所有的文學獎、專家評語和所謂的歷史評價。“我的創作原動力絕大部分從自己的生命中來,另一部分來自讀者”。

    池莉説,作家與讀者之間建立的是一種心靈感應,傳達獨特的個人情懷和不可言傳的私人審美感覺。在眼下這麼昏熱混亂的社會變革時期,在文化素質和理解能力普遍下降的情況下,在名利熏心個人慾望空前高漲的氛圍中,十萬讀者就很令人滿足了。她説:“我不認為青史留名是什麼有趣的事情。正史留名的人物絕大多數都成了乾巴巴的蠟像。我哪怕是為了讀者中間的一個人寫作,我都會激情飛揚。”

    池莉認為,所有的文學獎項都是有局限性的,那是一種社會的激勵機制而已。真正的好作品到頭來肯定會超越任何文學獎而存在於一代代讀者的傳閱之中。至於誰能成為大作家,池莉的看法是:“只有將來的時間和將來的讀者知道。一般只有賽事結束才知道山高水低,早一分鐘都不可靠。”  

    《中國青年報》 2001年3月13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