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陳丹燕:別把我歸入行走文學

     陳丹燕的兩本新書《咖啡苦不苦》和《今晚去哪》近來很好銷。國內做書,很少有把圖文意境結合的如此巧妙的。再配上陳丹燕從11年旅歐生活中過濾出來的文字,讓人真有買書的衝動。記者問陳丹燕,是否她的這書,也是當下時髦的行走文學圖書中的一員呢?不料,女作家很明白無誤的告訴記者:“千萬別把我歸入行走文學。”

    陳丹燕解釋,之所以不願意這樣被歸類,也許只是一種很個人化的傾向。雖然都是一種旅行和行走,最後都寫成了書,但陳丹燕認為,大家經歷的方式和過程是很不一樣的。“我的出發沒有任何目的,沒有想過要使每一趟旅行都變成書,書在不經意中自然得來。”

    相比較那些事先經過精心策劃、出發前就在媒體上大張旗鼓宣傳,並且要在規定時間內走完、規定時間內交稿的那種行走,陳丹燕説:“我的出發要自由得多,差不多是一個遊學的過程。所有的走,都可以憑藉自己的興趣,真正的興之所致,興盡而歸。在這種自由心情下的行走,給人帶來的心理體驗和心智成長是完全不一樣的。而所有這些最後都會折射在你所寫的書裏。”

    陳丹燕一直不喜歡,別人給一個主題然後去完成規定動作的做法。她説,那做起來心裏不舒服。她自己對此也深有體驗,兩年前,有出版社約她寫一本關於紐約的書,對方提供一切費用。雖然那已是她第4次去紐約,但只有這一次的感覺,不像旅行,而像出差一樣。為了寫出那個城市的概貌,她必須去一些平時旅行根本不會去也就是不感興趣的地方,逼著自己培養感情。這多少令人感覺有點痛苦。

    為此,陳丹燕很慶倖地説,還好這兩本書,都不是規定動作的産物,所有的文字都是她11年“驛馬”生涯中最有感觸的。最初,許多東西像海綿那樣被吸進去,但隨著時間推移,有些東西就被過濾掉了,留下的便是作家最渴望寫出來的。

    難怪,有人在點評當下的行走文學熱時説,行走著是美好的,但也許真正好作品的誕生,還要等待時日,行走的效應往往不是立即産生,但它會對作家以後的創作産生影響。

    《解放日報》 2001年3月12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