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MBA圖書:尚在深閨待人識

    11月9日,全球規模最大的商學院聚會——全球MBA交流説明會(World MBA Tour,簡稱WMT)即將光臨北京。70多所全球和本土的頂級商學院會師京城參展。無疑,WMT所到之處,必將使我國愈演愈烈的MBA星星之火勢成燎原。事實上,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改革開放,現代企業制度的推廣,對外經濟的交流,職業經理人的概念和市場需求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而處於市場風口浪尖的企業更是迫切需要一大批經過專門培訓的工商管理碩士。

    一位社會學家用數字來説明中國對MBA的需求。中國需要35萬名高級經理,但現有MBA畢業生不過數4.7萬人。若以目前我國MBA每年約6千人的招生規模來計算,滿足國內經理人才的需求需要數十年的時間。可以預見,中國未來對MBA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雖然現實中的MBA並不盡如人意,然而這並不能阻止每一位報考MBA的人心中懷抱著燦爛的理想。據悉,不少MBA考前復習班都是火爆異常,不少匆匆從外地趕來的學子連名都沒有報不上失望而歸。儘管有如此好的生源,但是各學校的招生名額完成情況並不相同。以北京為例,除清華、北大第一志願完只得成招生名額外,其他各校第一志願均未完成招生計劃,甚至部分學校在接受第二志願的情況下也沒有完成招生計劃。MBA今年1月份考生達35201多人,招生錄取僅3千余人。考試比高考都難,MBA考試是真正意義上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作為順利邁進企業管理高層的通行證和職業經理人必備的硬體,MBA的深層誘惑與市場緊缺及現行教育體制下的“招不滿,考不上”卻打造了一個風光無限且潛力無窮的圖書市場。

    不少業內的有識之士已經在MBA備考圖書、教材以及實用型圖書等領域開始了有益且積極的探索。然而,畢竟國內MBA教育起步尚晚,理論構架尚未完全成熟,應有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氛圍熏陶的相關實用型圖書亦未能得到長足的發展。對業內的反思,並不代表失卻前行的勇氣。相反,在探索前行的道路上隨時給予及時有力的反饋,才是及早踏上康莊大道的保證。

    學生:想説愛你不容易

    記者的採訪電話在北大光華、清華經管、上海中歐以及浙大MBA聯合會等地穿梭。學生們的意見則是眾口一詞:本土MBA圖書,我們想説愛你不容易!對於備考圖書,清華經管的焦平同學冷靜地分析,太多、太雜、大同小異,魚龍混雜,需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才能披沙瀝金。一些數學、英語的輔導資料則完全是考研資料的轉抄,根本沒有針對MBA的考試;經管輔導書則大都是應景式的觀點的堆砌。學生提到,有些輔導用書甚至還出現答案出錯的現象。浙大的季意祥同學則不無怨氣地告訴記者:説輔導材料大都是炒舊飯,大綱未出,輔導材料先行,還有意在前言中模糊這一點。但學生們同時表示對備考圖書也不能一概抹殺,機工版、清華大學版及北大版的輔導用書還是給他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據記者了解,MBA院校大都採用國外原版引進的教材,國內出版的被作為指定教材的很少。學生們普遍反映,有些國內翻譯的教材已經滯後,並不能跟上國際先進理論的更新速度。翻譯的教材中,很多的用詞並不專業,語序也不大符合國人的習慣。國外教材的理論架構系統而先進,但由於國情的不同,文化、教育背景的差異,他們衷心地希望業界能打造本土的系列教材。清華經管的曾平同學真誠地提到,他等待著中國本土核心的MBA教材和相關案例的閃亮登場。

    目前國內出版的實用型MBA圖書並不能滿足MBA學子和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MBA們的需要。焦平告訴記者,這些圖書浮躁、急功近利,拼湊的痕跡很重,而且大部分理論性很強,沒有可資借鑒的實際經驗。即使有一些行銷的案例,也只是案例的堆砌,不深入,不能完成從表面到理論的過渡。清華經管的貼榮彤同學希望,國內出版界能夠多出一些聯繫中國企業,諸如關注民營企業、國企改革的實用圖書。而上海中歐的一位姓黃的同學則善意地提醒業界,作為一門側重於培養解決實際問題和運用能力的學科,出版一些多媒體MBA教材,形象地展示會更好。

    院校:無奈暫借“西”風

    作為國內MBA管理教育的教師們,他們當然聽到了學生的建議,也明白經營環境的特殊影響。各院校的負責人在接受記者的採訪時均言出謹慎,他們反覆強調,MBA作為一門主要培養學生思考問題方法、解決問題能力的實際運用的科學,教材所佔的比重並不大。

    教材是無所謂引進或本土之別的,關鍵是授課教師自己對教材的理解、發揮和闡述。當記者申明談及此問題主要想是給國內出版業界一個有益的提醒時,各負責人提到了國外教材與國內教材的差距。

    首先是國外的教材與實際結合比較緊密,案例豐富,理論建構更為嚴謹全面。畢竟MBA在國內起步太晚,屬於新生事物,很多理論尚未在實踐中運用都還未發展成熟。而作為一門在實踐中産生、發展的學科理論更新速度是很快的,國外的MBA一本教材甚至會每年更新一次。他們理解國內出版界的難處,畢竟一本圖書的製作流程還是相當複雜的,即使是同期引進也會滯後。

    上海中歐的王主任提到,國外的同類圖書總是儘量消解貌似森嚴的龐大理論,深入淺出,表面看來消閒、輕鬆,實際上沒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對企業相當深入的了解是寫不出來的。而國內的同類圖書則惟恐不嚴肅,這樣卻更容易流於理論的堆砌。他認為,造成國內同類圖書與國外圖書的差距的最大原因是缺乏具有相當理論水準、先進管理思想,並具有工商管理實踐經驗的作者。而國外的很多授課教授都有在大企業工作的經驗,對企業的運作和實際介入都是相當熟悉和深入的,寫起教材來自然就輕駕熟。他同時指出目前國內的授課老師的教學任務都是很繁重的。一負責人認為,國內的教師更喜歡發表一些能表達自己研究心得的論文或專著,院校給予教材的編寫的重視也不夠。如果能通過宣傳讓公眾了解教材的重要性,社會各方則老師們的積極性會高一些。各負責人同時提出,説目前國內MBA圖書出版還是較為浮躁的,商業化運作氣息太濃,出書品質不能保證。

    出版界: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當記者將學生與院校的意見反饋給出版界時,業界人士不免有些委屈。我國的MBA教育起步太晚,儘管近年來獲得長足的發展,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出版方面何嘗不願出精品,然而教師、作者資源短缺。而國外市場經濟體製成熟,MBA教育從理論研究、體系建設到教材的建設都很完善。即使如此出版界從來沒有放棄打造本土MBA圖書精品的努力,清華大學出版社編輯室王主任甚至用“疲於奔命”來形容他們的工作狀態。

    提到備考用書,業內人士首先請考生們注意,不能以為備考用書就是通向考試成功的通行證。教育部備考用書的出版是有嚴格限制的,出版界只能從提示性的角度給學子們以有益的提示,只能是要點性和框架性的,更多的是靠考生自己的積累和揣摩。機工社華章公司總經理李會武特別指出,不要迷信網路。一個名為“huazangMBA”的網站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終歸是借了華章公司的“東風”,受愚弄的學生的信大把地寄到華章公司,令華章蒙受不白之冤。同時,他們坦承,MBA圖書市場漸漸被看好,參與出書的單位很多,不免魚龍混雜,不排除有出版者為搶先佔領市場或利益驅動而忽視圖書的品質。學子們只能小心挑選用書。

    至於教材,王主任表示,大部分國外的先進教材已經同步引進,但有些適宜面很窄的課程就不宜引進了。圖書畢竟也是一種流通産物,沒有相應的市場就不能引進。説到翻譯滯後的問題,王主任苦笑,説只能算相對滯後。國外的教材更新太快,有時剛剛引進成書,國外最新版就已經出來了。至於翻譯的錯誤,他們坦言,的確存在譯者對原書的理念、業務知識的背景理解不夠深入,對語言的專業性把握不夠準備的現象。譯者要吃透這些教材,必須繼續努力;編輯也需要一段時間來不斷完善自己。他們還告訴記者,國內的教材因為是寫給研究生看,按照研究生教材的套路,總把理論往深處寫,難免出現晦澀的現象,國外教材的舉重若輕更多的還是因為思維習慣的不同。這並不是出版者的託辭。相反,出版者從未放棄打造中國本土MBA核心教材及相關案例的努力。事實上,清華社的一套教材已投入使用,而機工社正在操作的一套教材已運作了三年。出版者總是心存壓力,力圖搭建體系結構更為完整的教材。

    在實用型MBA圖書方面,王主任表示只能從該社情況來談。清華社以教材出版為主,雖然儘量以解決實際問題為要求,但很難擺脫教材編寫的思路。如果讀者有需要,他們會儘量蒐集市場資訊,針對目標讀者出版符合讀者需要、符合前沿研究領域的圖書。業內人士均表示,他們理解讀者對他們的期望,也明白這些期望是來自於信任。然而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他們只能説不會放棄努力。

    專家:打造本土MBA核心教材並非遙遙無期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然而條條大路亦通羅馬。國內MBA教育專家對中國本土MBA圖書出版前景還是充滿期許,他們告訴記者,打造本土MBA核心教材並非遙遙無期。

    專家們認為,目前引進國外MBA教材是必要的。畢竟國外MBA理論與教學的研究更全面,更前沿。然而國外的教材也有其局限性,即國外的背景要解決“水土不服”的問題。編一本好的MBA教材不容易,目前可以採用過渡的辦法。即教材可以是國外的變異。在這一過程中,以國外教材為參考,結合本土案例、本國國情進行很好地消化、理解。國外有很好的理念,可用本土的思路、語言、案例來解構。清華經管學院的張德教授提出了“頂天立地”的理念,“天”即掌握最新的管理理論,“地”即掌握企業運作的實際情況。在三十幾家大企業進行企業管理諮詢的張教授編寫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六個月已三次印行,銷量達二萬三千多冊。清華經管的陳國權教授亦提到,縮短國內MBA圖書出版與國外的差距的關鍵在“人”,在於作者研究的深入,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企業管理理論的發展是很快的。儘管國內MBA圖書出版現狀與國外有一定差距,然而事在人為,意識到差距的存在,就意味著進步的可能。(陳香)

    《中華讀書報》2002年11月1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