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爾泰斯:痛苦的幸福之人

    在眾多的猜測和期待中,200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終於塵埃落定: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宣佈將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匈牙利作家伊姆雷凱爾泰斯 (Imre Kertesz),以表彰其作品支援和肯定了個人“用其弱小的經歷對抗歷史的‘橫行無忌’”和他對這種痛苦經歷的深刻刻畫以及獨特的自傳體文學風格,為繁榮世界文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凱爾泰斯1929年11月9日生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一個猶太人家庭,在二次大戰中,年僅十多歲的伊姆雷與很多猶太人一起經歷了可怕的命運,當然他算是幸運者:1944年被納粹投入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後來又轉到德國境內的布痕瓦爾德集中營,1945年獲得解救,三年後返回匈牙利。凱爾泰斯正式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之前在報社工作過,並長期從事文學翻譯工作,主要翻譯德國作家的作品,這對他後來的文學創作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和大多數作家一樣,這位年近半百才加入作家行列的猶太人也是用自傳式的故事寫自己第一部小説的:1975年他的首部作品《非劫數》(《Sorstalansg》,英譯本的名字為《Fateless》)出版,這部充滿苦難意識的自傳體小説反映了納粹集中營裏猶太人的悲慘命運,是他贏得諾貝爾文學獎青睞的重要依據,但這部自傳體小説當時並沒有引起多大反響。直到兩部續篇《慘敗》(1988年)和《為一個未出生的孩子祈禱》(1990年)發表之後,他才為世界所了解,並獲得多項國際文學大獎,其中包括德國布蘭登堡文學獎,開始在世界文壇上佔有一席之地,而此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無疑鞏固了他的地位。

    凱爾泰斯的所有作品中最重要的顯然是他的處女作《非劫數》,它講的是一個無辜被捕、又被抓進集中營的少年凱斯,歷經磨難,最後終於掙扎著活了下來的故事。這部作品有著明顯的自傳性質:它是以作者還是一個十幾歲孩子時在納粹集中營裏難忘的痛苦經歷為素材寫成的,以獨特的視角回顧了那段令人難忘的歲月,小説的主人公凱斯在集中營的生活完全就是作者對於過去苦難的追溯和回憶,但這種追溯和回憶並不是簡簡單單的譴責和控訴。在這部作品裏,凱斯把集中營的生活當做是一種正常生活,對於他而言,奧斯維辛並不是游離于正常社會之外的一個特例歷史事件;他就像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審視著那裏的一切,表現了一種不為外力干擾的內心的平靜:雖然條件極度殘酷,死亡就在身邊,但卻並非沒有任何快樂的時光。作者平靜而略帶悲涼的筆觸讓讀者感受的不只是納粹的野蠻和殘忍,還有他們令人費解的無知與無奈。正如這部小説的名字“非劫數”表明的一樣,凱爾泰斯用他的筆告訴人們:“生存就是順從!”這顯然與同樣可以看成是反映戰爭創傷的美國戰後的“垮掉的一帶”和“黑色幽默”的作家的態度和立場是截然不同的;他的這部作品仍然高舉著理想主義的旗幟,而沒有像後者一樣充滿了憤怒和絕望。在這部作品裏,凱爾泰斯深刻探討了人類生活和思考的方式問題,認為人的經歷一旦與人類的需求和利益放在一起時便會顯得毫無意義,因此人的生活必須是個性化的,只有這樣才是自己在活著。他嘗試著繼續保持個性的生活和思考方式,而這在一個個體屈從於社會力量的時代頗為難得,瑞典文學院的評委們看中的也正是他這種特立獨行的精神和批判意識。

    凱爾泰斯後來的幾部小説《慘敗》、《為一個未出生的孩子祈禱》等基本上是對《非劫數》的補充和評論,他的幾乎全部作品都體現出一種強烈的批判風格,給讀者一種心靈的震撼。他鼓勵人們敞開心扉,讓思想自由的萌發、跳躍,對於經受了如此苦難的生命來説這一切是難能可貴的。

    瑞典文學院發表的新聞公報説,凱爾泰斯在作品中孜孜不倦地探索了這樣一個主題:一個人在自己所屬的群體被迫屈服於社會強權的時代是如何生活和思考問題的。在納粹瘋狂迫害猶太人的黑暗時期,還是一個少年的凱爾泰斯在集中營裏度過了四年的痛苦歲月,集中營的生活使他對人類的本質和生存狀態産生了嚴肅的思考,為其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基礎。正是這段痛苦的經歷成就了一位偉大的作家——伊姆雷凱爾泰斯——當然他也是幸福的,諾貝爾文學獎也許是一個文學家在現世就可以得到的最大認可。 (嚴兆軍)

     《中國文化報》2002年10月2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