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插電的生活  

     讓你自己不插電﹖你説什麼……少耗點電﹖嗯,別急,這個主意可不像你想像中的那麼怪異或脫離現實,事實上,有許多人正歌頌這類生活方式的美好呢。簡約、削減、脫離、縮小、抽身、精實——這些詞都是用來掩飾正在成型中的不插電價值觀。對有些人來説,決定放棄事業、地位、人際關係以及一向所秉持的不進步就是退步的觀念,是一種水到渠成的發展。但是,許多人,實質上是數以萬計的人,被裁減才是促成他們重新開發生活的力量。現在且不論這背後的推動力是什麼,反正已經頗有前仆後繼、銳不可擋之勢了。

    簡 約

    不插電運動是由年華逐漸老去的嬰兒潮人士所推動的;他們想要趁著牙齒尚未完全脫落前,好好地享受一下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忍受了20餘年的工作壓力和不滿足感,嬰兒潮人士懷疑80年代除了帶給自己一身房貸和車貸的債務外,還有什麼樂趣可言﹖他們衷心渴望給自己保留一點享受人生片刻的閒暇——撥弄庭園花草、無所事事地過日子、讀一本不需要用大腦的小説、和孩子玩壘球、看看賽馬等——一時之間,迎合這種心理的書籍便很快地排滿了圖書館裏的一面書架。這類暢銷書中侃侃而論的,都是如何營造高價值、低維修率的生活形態。我們在《簡化生活,富足人生》中看到這樣的話:“你不可能事事心想事成的,讓自己接受這個事實吧”“為什麼﹖因為得到我們需要的東西才是比較重要的。我們要學著像襁褓中的嬰兒一般,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就感到滿意了。”夠簡單吧!

    將瘋狂消費惡習的養成過程腰斬,是康乃爾大學宗教道德社會政策中心的使命。他們針對兒童設計了“簡約種子”的計劃,致力於將不亂花零用錢去購買不必要的塑膠玩意兒的美德植入孩子的思想中。他們覺得,讓孩子知道快樂之道不在於擁有各種玩具的觀念,這一粒種籽,越早播種越好。

    家 具

    或許是對於80年代揮霍的反彈,或許是如雲霄飛車般職場消長的現實面相,或許是人們不再迷惑,而以簡樸的形態來重塑他們的生活風貌。隨便你們怎麼看待這個變化,越簡單越豐富的時代已經到了。到現代流行的傢具店逛逛,每一樣産品無不流露出“輕鬆”的風情——松木農莊桌、瓊麻地毯、褪色原木床和五斗櫃、寬鬆沙發椅套、天然棉布浴巾等,這些設計完全擺脫了虛禮形式的拘束。有些擺設用書也時興起推薦這類軟調裝潢三部曲。休閒躺椅所代表的風格是把過日子當成像洋蔥一樣,剝去一層層的浮躁、壓力、刻板、限制、矯飾、奢華。重點在於,你真心想往的事物才是真正算數的,如多花點時間陪陪寵物和友人。

    工作

    “人總是使錯了勁,於是,較好的一部分很快地便成了肥料,犁入土中。”

    ——梭羅的《湖濱散記》

    梭羅早在一個世紀前就看出生命的真諦,而美國人現在才紛紛像旅鼠般,爭先恐後地跳進梭羅的池塘裏。一場全面而自發性的簡約運動震撼了這個國度裏的嘗鮮族。許多人選擇了抽離,為自己設計了“出走策略”,只求享有平靜單純的生活。全職受雇的工作人數像落石般下降,工作常與數字為伍的人和工作性質舉足輕重的人,都欣然地接受公司為求縮編而提供的離職獎勵辦法。律師、銀行家、財務主管紛紛捨棄他們的白領行頭,涉足藍領天地;他們厭惡了老鼠賽跑式的盲目競爭,想要在後富裕時代中擁有新的身份。任何一個工作天,隨便拐進一家書店或咖啡店,你就看得到他們在翻閱報紙,規劃著他們非策略性的下一步。因著時光不留人,對你我也沒有例外,這些中年人可是吃了秤坨鐵了心,一意要重新掌握生命的主控權。

    美國傳統工作道德是戰後社會重建的另一支柱,它的淪喪意義之重大,不亞於柏林圍墻的崩塌以及冷戰時代的結束。這項運動的産生和一股新的平民信唸有直接關係;它意味著美國之夢不再,或者可以説,是再也無法存在於這個貧富明顯兩極化的國度裏。

    隨著不插電運動由邊緣角色逐漸蔚為主流之際,如美國西雅圖的“新路圖基金會”之類的支援團體,像雨後春筍般在全國各地出現,旨在幫助那些不想一生受到牽絆的人。支援團體協助想要出走的人度過艱困的轉型期,放棄高收入或職業地位等代表成功的傳統指標,轉而尋求快樂和滿足的新意義。較之80年代的快步調,90年代的人得以放慢步伐,端賴資訊科技所造就的自由經濟體制,讓你能夠辭掉工作,重塑屬於你的新人生。

    長 假

    這是成年人暫停衝刺的方法。你是否偶爾覺得油幹燈枯、精疲力竭﹖也許你已經準備真的要好好休養生息,而不只是過個和平常一樣的奔忙週末和忙得人仰馬翻的節慶假日。越來越多的公司願意讓員工帶薪休假,或是留職停薪,作為達到實質縮編效果的雙贏策略。資方逐漸體認到,讓員工休假尤其休長假,對公司是有利的。大批40歲左右的人休假,在自己的創意田園休耕一陣,經過半年或一年的調息,他們會以充滿活力的身心狀態和精神,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事實上,據估計全美大約有33%左右的公司提供員工年休計劃,或者在未來幾年內打算有此做法。當你心中忐忑不安地走進老闆辦公室,不知提出這項要求後的下場將會是如何時,請你記住,總是有些滑頭的傢夥,還不都是暫時停職去進行腦力充電。大學教授帶薪休假的傳統,早已行之有年,他們每執教數年,可申請休假一年,從事研究工作或著述。而其他非飽學之士則是利用這段時間進行比較俗趣的事,例如修補破漏的屋頂,或是多花點時間親近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多嬰兒潮人士在休長假時拋開耗電的現實俗事,完成多年來的夢想,例如學彈鋼琴,到盧浮宮臨摹名畫,或者到美國的安第斯山健行。通常員工會心情愉快地回到工作崗位,注意力更能集中,生産力也會增加……而且圍在飲水機旁閒聊浪費時間的現象也減少許多。 〔美〕拉裏沙默爾等著 林明秀譯

    摘自《流行趨勢》,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1月版,定價:19.80元。

    《書摘》 2002年9月2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