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的歷史和建築  

    外灘是上海的風景線,也是全世界少有的都市景點。好些第一流的建築師曾在這裡大顯身手,留下了二十余幢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優美建築,使外灘有“外國建築博覽”之稱。本書詳細介紹了這些歷史建築,此處選摘三節,以饗同好。

    匯豐銀行大樓

    20世紀初,匯豐銀行成為外資在華最大的銀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它正式開始考慮重建自己的銀行建築了。

    匯豐銀行新大樓由公和洋行主管威爾遜建築師設計。大樓于1921年農曆五月初五擇時奠基,1923年6月封頂。據當時的小報記載,匯豐銀行還請了中國的風水先生擇定奠基的日期和時辰,確定第一鏟從何方位動土,還在奠基石下按中國的傳統埋下了中國的壓勝錢,以及世界各國的各種銀幣。同樣,當建築封頂時,匯豐也定制了許多鐫有中文的“上樑錢”,分散藏在建築的暗角上。這些故事有多少真實性,只有等若干年後,匯豐銀行大樓大修或拆除重建時才能知道了。

    新匯豐銀行大樓佔地約15畝,分主建築和副建築,建築面積23415平方米,其佔地面積與建築面積,均居當時外灘建築的首位。

    匯豐銀行的主樓,一般認為是一幢倣復古主義的商業建築。大樓高五層,中部七層,另外還有地下室一層半。建築以正大門與大門上面的穹頂為主軸線,兩側形成嚴格的對稱,這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藝術最基本的特徵,在視覺上能造成一種對稱和均衡,從而産生一種典雅而豪華的直感。大樓的外立面設計,就是西方建築史上所講的“三段式”,底層獨立形成一個立面,正大門設計成羅門拱券,外墻全部用大石塊作貼面,給人以一座堅不可摧的城堡的感覺,從而使儲戶産生安全和放心感,這正是銀行建築最希望達到的目的。二層至四層形成“中段”,在中段的中部,設計了六根愛粵尼亞複合柱作支撐,其中四根為雙柱,從而使原本簡單的平面變得變化多端,增加了建築的立體感。五層以上為“上段”,設計了一個龐大的希臘穹頂,明顯地成為建築的標誌,挑出了建築的主軸線。

    匯豐大樓是一幢近代的銀行建築,因此,在設計上又更多地考慮到銀行建築應有的功能及特點。比如,在外灘12號的大門口處,裝了三扇轉門,以供出入。進門後就是一個八角亭,這是大門與後面營業廳的緩衝設計,供客戶稍事休息後進入營業廳,當營業廳中客戶較多時,也可以在這裡休息等候。八角亭後就是面積足有1500平方米的營業大廳,廳的墻沿及暗角,設計有暖氣設備與冷排風系統,屋頂設計了巨大的玻璃天棚,天棚用小塊厚玻璃鑲拼,牢度足以頂住千磅的衝擊。從天棚透過來的日光,不僅提供了日間工作的陽光,更使客戶感到溫馨、和睦。

    在匯豐銀行主大樓與副樓之間是一塊空地,這是供停車用的,除了銀行職員的車輛外,運鈔車也在這裡裝卸。這個空場中另外還造了一幢房子,是銀行警衛的用房。入夜後,這幢建築就把主樓的營業用房與副樓的庫房完全隔離開來,一旦發生警事,警衛也可以及時抵達報警點,從而確保銀行的安全。

    在大樓興建時,銀行專誠委託英國的藝術家特別雕塑了一對銅獅子。獅子是英國人最喜歡的猛獸,也是匯豐銀行的行標。“文革”期間,這對銅獅子被上海市文管會及時轉移到當時設在永嘉路的上海滑稽劇團倉庫內,到上世紀80年代,還是筆者將其運了出來,現陳列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大廳裏。

    這幢大樓一度成為上海市政府所在地。1997年上海市府遷往新址後,該樓即通過房地産置換的方式,成為浦東發展銀行産業。

    江海北關的變遷

    上海歷史博物館珍藏著一幅《三姑戲弈圖》,該圖係道光時畫師曹亭史臨摹前人的作品,此畫的主題是取與江海關相近的、位於上海東北城墻上的“丹鳳樓”,這是上海天后宮的主樓,天后則是中國民間傳説中的航海保護女神。關於天后的俗身,民間至少有將近十種不同的説法,其中一説認為天后由“一後二妃”組成,以象《易》“天一地二”之説,她們通常的形象就是在下棋,故稱“三姑戲弈”。從圖中可以看到,沿江的衙署就是上海江海關,沿江停靠的船舶,就是等待驗關的海船。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開埠的那一天,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上海道宮慕久就在外灘沿江設立了盤驗所,實際上這只是江海關臨時派出的驗關機構。這個盤驗所的位置應當在今外灘13號江海關大樓對面的黃浦江邊。到了道光二十六年初(1845年底),即《1845年上海租地章程》簽訂後不久與英租界剛建立時,根據《章程》規定,租界將成為外國人的居住區和貿易區,許多外輪將停靠在黃浦江邊,許多貨物也將在這裡上岸,於是宮慕久立即撥款,在原盤驗所的對面,徵地建立“專司各國商船稅務”的新關。由於這個關在原江海大關的北面,故被稱為“江海北關”。

    江海北關是一幢典型的中國衙署建築。建築平面呈凹字形分佈,正門向東開在外灘馬路上。轅門採用傳統的中國牌樓頂,門楣上書“江海北關”四字,據説是出於兩江總督怡良之手筆。

    開埠後的上海,經濟發展增長極快,二十年後,江海北關的年徵稅額就超過粵海關、閩海關、浙海關的總和,上海成為中國第一大港,奠定了上海外貿、商業中心的地位。

    1893年11月17日,是上海開埠50週年紀念日,工部局計劃舉行聲勢浩大的慶典活動。新的江海北關大樓于1891年破土興建,1893年落成,趕上了上海開埠50週年大慶。新江海北關大樓沿用了舊址的基礎,平面與舊關基本相近,為凹字形,是英國15世紀最常見的市政建築模式,正中為鐘樓。江海北關的建築樣式由傳統的中國衙署建築向西洋建築的變化,從某種角度講,也表明上海正在向世界靠攏。

    從20世紀初開始,許多在滬的外資企業又計劃翻新或重建他們的公司建築,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這一大規模的建設活動開始實施了。

    在江海北關的周圍建造了許多體態龐大、造型美觀的新大樓,原來總高只有35米的江海北關建築已稱不上大樓,在眾多華屋中,顯得蒼老陳舊,帶有幾分可憐相。1925年,海關決定再建新樓,大樓的設計曾出過幾套方案,均不合心意,最後由公和洋行老闆、匯豐的設計者威爾遜提出了一個新的設想,他認為,根據現實情況,江海關新樓難以與貼鄰的匯豐銀行大樓匹敵,不如在設計上盡可能使之與匯豐做到統一,使兩幢樓成為統一的整體。威爾遜的提議獲得讚許,隨後就確定由他承擔大樓的設計。

    新的海關大樓高十一層,層次和總高均超過匯豐一倍。從建築外觀的總體講,該建築仍為復古主義風格建築,興許考慮到海關是國家對外貿易的管理機關,正大門的設計為古希臘的神廟形式,四根經典的陶立克柱式支撐起龐大的建築,使人感到這裡是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神殿,同時也讓人體會到建築的陽剛之美。大堂的頂部天花,用中國最傳統的青紅相間的色彩,勾勒出沙船等中國船隻形狀,表明這是中國的主權機構。而鐵拉門上,以世界通用的金鑰匙和鐵錨組成的海關標誌,其寓意則是:中國海關已加入世界海關的行列。大樓的頂部設計有四層高的鐘樓,裝有從英國定制的四面巨鐘,直徑達五米,每根指針重達120公斤,該鐘每15分鐘自動報時一次,站在浦東,可以看清時針,悠揚的鐘聲可飄達數裏之遙。

    20世紀20年代也是世界建築發展的騰飛時期,隨著鋼筋水泥等先進的建築材料和升降機等新技術的出現,使建築逐漸向高度發展;對講究實惠的商人來講,他們不主張將很多的錢花在只有觀賞效果而無實際使用價值的非功能性裝飾上,設計師們也就更追求現代派的線條美,以替代復古主義的繁瑣哲學。所以,在江海關大樓的建築立面上,已看不到多餘的非功能性裝飾。因此也可將該建築作為上海近現代派作品的先聲,它在上海近現代建築史上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外灘氣象信號臺

    1872年8月,天主教上海教區主教郎懷仁和江南主教谷振聲在上海徐家匯召開了一次重要的會議,決定成立一個“江南科學委員會”。該委員會下轄四個分支機構,其中一個機構就是由司鐸高鎬鼎組織領導的氣象臺,並在徐家匯建立一座天文臺,將氣象記錄和觀察資料編一本雜誌,在上海出版,並寄往歐洲。

    1873年7月,天文臺建成。這個簡陋的建築成為中國近代出現的第一個氣象預測和預報機構。由於氣象預測對航海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天文臺也就多了一份業務——直接向海關提供氣象資訊。

    起先,由海關出資,將氣象資訊刊登在當日出版的報紙上。但當時報紙發行的範圍很小,大多數船員及市民很難獲得這些資訊。大約在1884年,由海關出資,在法租界外灘建造了一個木結構的氣象信號臺,每日最新的氣象預報就通過在該建築上挂不同的旗幟,以向外公佈。《點石齋畫報》當時就以“日之方中”為題,繪了一幅畫,其文字是這樣寫的:

    本埠法租界外灘外洋涇橋堍,于秋間新制驗時球與報風旗,按旗于每日上午十點鐘扯起,遞報吳淞口外風信,其視風之所向或大或細或晴或雨,隨時改懸傳報至球,則每日十一點三刻鐘時升起半桿,十一點五十五分鐘時升至桿頂,至十二點鐘球即落下,以便居民驗對時刻。允稱奇制。旗無定形、定色,視風之趨向、力量以為準。

    從《點石齋畫報》所繪的圖中可以看到,該氣象信號臺主建築上有一木桿,頂端安裝風向儀和風速儀,風速儀下有一隻大球,它是報時用的;正桿旁有數根繩索,是扯報風旗的。雖然這個氣象信號臺十分簡單,但它確實成了上海最早的氣象預報臺及標準時間對時鐘。

    隨著上海的進步和發展,外灘的建築逐漸升高,對氣象準確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1907年,該氣象信號臺被拆除重建。重建後的信號臺高50米,成為當時外灘最高的建築物,人們在很遠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或用望遠鏡看清塔上扯起的各種信號旗,以決定是否起航,所以這個信號臺對上海

    航運起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到20世紀20年代後,隨著電臺廣播事業的發展,氣象預報可以更及時地傳送到更遠的地方,信號臺的報時、報氣象作用逐漸減小,直至最終退出歷史舞臺。至60年代,它已成為外灘保存下來的一件歷史建築物了。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上海在外灘改造及建延安東路過江隧道時,在不動建築結構的前提下,將其整體向南移動26米,創下了上海建築史上將大型建築整體移動的記錄。現在,這一信號臺內辟有“外灘歷史陳列室”,遊客可入內參觀並登高眺望。

    摘自《外灘的歷史和建築》薛理勇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2月版

    《文匯報》2002年7月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