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勝關走筆  
湯宏

    作為軍人,我對武勝關神往已久。

    武勝關,名字凝重而威武。站在關頭,滿目青山,鬱鬱蔥蔥,連綿不斷。東有大別,西有桐柏,兩大山脈在此交會,恰如兩條巨龍擺尾,尾接之處,形成關隘。關南湖北,關北河南,中原兩省,以關為界。其關地處險要,山巒交錯,群峰環結,關城以山為障,鑿山成隘,《左傳》上稱之為“大隧”,古人以“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騎”形容其險。自古以來,此關即為兵家必爭之地。只要中原逐鹿,準漢兵爭,奪關則武勝,失關則軍敗,屢試不爽。武勝關之名,不為謬矣。

    當地朋友介紹,若登上雞公山頂,放眼千里,對武勝關周圍的地勢將更加一目了然。關南關北都是一馬平川,再也無險可守。聞聽此言,我們一行旅人都迫不及待地要去一睹為快。

    “青分楚豫,氣壓嵩衡”,真是描摹雞公山的點睛之筆。報曉峰俗稱雞公頭,一座酷似雄雞的巨石拔地而起,引頸欲啼,形象生動,栩栩如生,雞公山由此而得名。

    我們循著登山古道徒步攀登雞公山。一進入古棧道,便投身於森林之中,兩邊林木森然,泉語淙淙,綠蔭撲面,連山坡上溪澗內的石頭也被綠蘿植物爬滿充滿奇趣。

    走不多遠,中天門當關而立,險要的地勢將古城門樓似的建築,烘托出一派雄健。門樓右方,在牛耳寨古寨垣上,建有一座楚豫亭。坐觀山景,眼前是雲遊峰動,氣象萬千,雕鏤出這滿目的極致。一切都是如此地隨意舒張,恣意狂放。人在雲中走,身如畫中行。沉靜無語的重巒疊嶂默默地接納著我的種種情懷,讓我有了一種走進母腹般的放鬆和舒適。

    由楚豫亭旁邊的羊腸小道下棧道,不過十幾米,便是一塊森林谷地,迎面一塊數十圍粗、不過半人多高的船形巨石,上有凹槽,生長雜樹野草如船載之物,石之右前部翹然昂仰,如船破浪而行也。牛耳寨的古寨垣,將這片幽靜的谷地三麵包圍,自成天地。寨垣下有巨石相架而成洞穴者,清泉由上流下,淙淙泊泊,如鳴琴焉。谷地週遭,山蒼潭碧,嘉木瑤草,飛紅點翠,林鳥鳴囀,幽趣中含蘊著躍動的旋律,靜態美中映襯著動態意緒。此地形勢險絕,築寨於此,足見軍家眼力,在冷兵器時代,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了。

    回到棧道復往上登攀,登上了雞公山佇立在報曉峰頭,但見茫茫雲海,或平靜舒捲或奔突涌動,雲海之上的一些山之頂巔,此刻變成了海中的島嶼。俯瞰蒼茫大地,群山皆小。京廣鐵路,107國道雙線貫穿南北,楚頭豫尾,白雲黃鶴,令人頓覺飄然欲仙。報曉峰下,山之陰,山之陽,谷之底,峰之首,到處生長著蓊鬱的樹木,綠樹白雲,黃花紅葉,正是人間天堂。我理解了詩人李白“待吾還丹時,投跡歸此地”的憧憬。

    走進武勝關,面對一方石,一架山,一棵樹,一條溪,你感到震撼的不僅僅是一段歷史,一個掌故,一種傳説,而是對武勝關深邃神秘的崇仰。在武勝關既可以看到冷兵器時代的古寨遺跡,又可以看到抗戰時期的鋼筋水泥碉堡。雖然這裡再沒有黃驃馬大汗淋漓的喘息,呼嘯的箭鏃和飛沙走石打在刀斧上迸出的火星,但這裡仍是折斷青銅劍的地方,這裡仍是生長傳説和英雄史詩的地方。儘管對這裡曾有的戰爭的回憶已凝結成霜,但奔騰的山群,被血淬過的燒紅的鋼鐵,仍是這裡永不退役的兵種。

    冷峻的戰爭之神,默默地等候在大山之下。武勝關留給我的是關於戰爭與和平的思考。

    《文匯報》2002年5月2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