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賈平凹果真是“懷念狼”麼

周政保

    賈平凹的長篇小説《懷念狼》(作家出版社)出版後,各式各樣的評價(或評價角度)紛至遝來。但無論評家持有怎樣的目光,終究還得把《懷念狼》看作是一部小説,否則便可能丟失、甚至扭曲小説作為小説的美學意義。

    賈平凹的小説及散文,我基本上都讀過,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是他對故土的記憶及那種無法抹去的留戀,另一則是他對越來越商品化的城市生活與所謂“現代文明”的懷疑。在他早先的中短篇小説及數量同樣可觀的散文創作中,故土生活幾乎佔據了他的題材選擇的全部,而從長篇小説《浮躁》開始,城市生活便作為重要的描寫對象進入了他的小説創作視野——於是,“懷疑”也隨之發生了。實際上,對故土的記憶及留戀,與對城市生活及所謂的“現代文明”的懷疑,正是構成他長篇小説創作情結的兩端或兩個重要側面——情緒的可能性是不難想像的:它持續不斷地牽扯著賈平凹的創作思路,並經常使他無可自主地陷入痛苦困惑的悖論之中。指出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就我的閱讀感受而言,《懷念狼》的思情營構仍然與他的這種情結相關,甚至就是這種充滿了悖論色彩的情結的産物。小説啟首便開宗明義寫道:“這乃是商州的故事”,而且還説,是“狼”,“激起了我重新對商州的熱情,也以此對生活的熱情。”我想,這便是賈平凹心目中的“懷念”的初衷及審美可能性了。而“懷念”的另一種驅使,則是如小説開頭所揭示的城市生活的無聊枯燥,特別是那種人的天性的悲哀前景……他是以悲情的或對現代社會懷疑的方式表達了他對人類處境的關注。很容易理解,關注現代人的生存處境的另一端,便是以“懷念”作反襯。當然,這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懷舊”,因為其中滲透了對現在與將來的人類生存狀態的思索或憂慮。

    從表像來看,《懷念狼》的傳達並不複雜——小説展現了人(獵人或村民)與狼的關係:一方面是有狼時代的情景,一方面(作為小説敘述主體)則是狼瀕臨滅絕時代的人的生存狀態,特別是“禁捕”所造成的“捕狼英雄”的精神衰頹或作為“人的過程”的心理走勢。但值得提出的是,《懷念狼》所描寫的僅僅是“人與狼”的關係麼?或“懷念”的僅僅是“狼”麼?我們並不懷疑《懷念狼》是一部小説,前提如此,那小説就是小説。在《懷念狼》之前,賈平凹著有長篇小説《高老莊》。在談及《高老莊》時,賈平凹曾稱自己本質上是一位詩人,而這一次則説《懷念狼》是一部寓言式的小説。而且還坦城地承認了小説敘述中的象徵與隱喻——既然是“寓言式”的,那其中的象徵或隱喻便不可能僅止于局部,或者説,“寓言式”的象徵與隱喻更傾向於整體意蘊的傳達。這樣,在閱讀體驗上更讓人確信,小説最終企求實現的或試圖昭示讀者的,是那種起伏在“人與狼”的故事背後的悲情及憂慮:很難訴説清楚,但又十分沉重(實際上,作為人的生存處境,要比我們想像的更沉重)。特別是,小説不只是運用了寓言的方式,而且從整體到局部,呈顯出一種荒誕或魔幻的色彩——不管是否恰當,但總的來説因了象徵或隱喻的作用,其寓意的兌現確是一種事實。譬如説“懷念狼”,“狼”有什麼可以“懷念”的?但我們只要把“狼”看作是一種象徵,或一種隱喻,甚至是一種意象,那“狼”就不僅僅是“狼”了。那它是什麼呢?任何確定的或單一的回答都可能是非文學的——或許只能説,“狼”所象徵的東西,與往昔、與逝去、與即將面臨的消亡相關,也與禍害、與災難、與人的對立面相關。否則,我們還能説些什麼呢?總不能僅僅把思路(或聯想)引向“環保”或“生態”之類的“問題”。

    在我看來(作為閱讀感受),所謂“懷念狼”,“狼”只是一種充滿了象徵意味的對象,而“懷念”——作為沉重蒼涼的情緒,才是小説敘述所要表達與實現的,就如小説結尾中的主人公所吶喊的:“我需要狼”——而這裡的“需要”,僅僅是一種“懷念”的結果。無論是宿命還是對生活充滿熱情,“懷念”確是一種屬於人類的天性,即便是苦難的往昔,人們也樂意“懷念”。只是這種情緒太複雜太微妙了,尤其是在觸及到它的根柢時。但從某種人性的意義上説,“懷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印證生存的堅韌與頑強,是為了訴説人的精神、甚至是一種生命的自信或驕傲,因而愈災難愈慘烈愈危機四伏愈英勇悲壯,就愈能點燃“懷念”的火焰——有狼的時代,便是這樣一個值得“懷念”的時代。《懷念狼》曾寫到“我舅舅”的暴躁,原因便在於“禁捕”或“狼”的瀕臨滅絕所導致的精神失衡:一個無狼的時代,“捕狼英雄”便不可能再是“英雄”了;“狼”沒有對手了,對手的精神狀態也就崩潰了。因而,小説中的“懷念”,只能是一種人印證自身的回望,或一種對於人之所以是人的重新確認。當然,“懷念”之中有著作家尋找平衡的追求或理想,也滲透著一種洞觀“現實”之後的憂患與焦灼,甚至是一種面對人類危機的恐懼(類似于投放新狼種所引起的驚慌)——我已經説到了這種釀就“懷念”的原因,即當下人類生存處境或所謂“現代文明”的負面刺激的驅使。但“現實”就是如此,誰能控制歷史的前行呢?“我需要狼”只是一種聲音,因為“狼”的滅絕已成為必然——“狼”消滅了,“英雄時代”也就是一種古典式的記憶了。可人類的前景或人的生存命運又會是怎樣呢?這只能是一種無奈,一種尷尬,或只能是一個誰,再就是只能等待另類“英雄時代”的出現。我想,倘論《懷念狼》的價值,一是創造性地描寫了“懷念”或關於“懷念”的情緒,另一則是忽隱忽現地傳達了一種對於現代社會或所謂“現代文明”的憂慮或悲情——面對“現實”,我們能説這是一種宿命麼?或能説這是一種無緣無故的“杞人憂天”麼?事實上,我們還會“懷念”,還會不斷地憂心忡忡——為了什麼?為了人自己,為了人的精神;順便説一句,人的精神與人的智力是不能劃等號的。

    

    三石圖書文化傳播網2000年12月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