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尼:愛爾蘭當代最偉大的詩人  

    他的詩歌描述的是個人獨特的思想感情,不存在派別之見。他結合自己的農村之根和現代現實主義寫詩,使自己的作品獨樹一幟。尤其是,他早期的作品植根于年輕時對農場的眷戀,並以婉約的文字,傳達一種對環境的強烈感受。他從童年時代的農家經驗出發,寫出有關大自然等方面的詩歌,1966年出版了《自然主義者之死》。自此,詩的閘門再也沒有關過。他,就是199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愛爾蘭目前最有名氣的詩人謝默斯希尼。

    他的詩使往事昇華

    希尼被公認為當今用英語寫作的最有名的詩人之一。他的作品既能得到挑剔的評論家的首肯,又能躋身於暢銷書之列。美國詩人羅伯特朗威爾認為,他是繼愛爾蘭另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葉芝之後愛爾蘭最好的詩人。因此,瑞典文學院高度讚揚他是愛爾蘭“當代最偉大的詩人”。稱讚他的作品具有“一種抒情美和理論深度,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跡和鮮活的往事得以昇華”。

    瑞典文學院還説,身為天主教徒的希尼對北愛爾蘭的暴力活動十分關切”,並大聲疾呼,反對暴力,“在他看來,雙方一直不願坦白交換意見,連公然違反正義的事都諱莫如深,是造成爆炸性情勢的重要因素”。這裡不難看出,詩人“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偉大胸懷。

    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由於事態的不斷發展,也許在詩人希尼的呼籲和外界的強大壓力下,後來北愛爾蘭各敵對武裝力量相繼宣佈停火,北愛人民享受到和平帶來的安寧。這時候,詩人希尼歡喜若狂地説:“我不會忘記聽到宣佈停火那天的感覺:猶如黑暗的屋頂被打開,燦爛的陽光射進來。”

    詩人的祖國北愛爾蘭,山川秀麗,土地肥美,孕育著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巨匠。在這個秀美的國度已經涌現出幾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們是詩人葉芝、劇作家肖伯納和荒誕劇奠基者塞貝克特。而特別湊巧的是當葉芝于1939年去世時,希尼恰在這一年的4月13日出生在北愛爾蘭倫敦德里郡貝拉吉村一個貧寒的天主教家庭。父母靠一個小農場來維持全家10余口人的生活。

    “真正的民眾詩人”

    在父母的呵護下,希尼和8個弟弟妹妹都是在農場里長大的。作為長子的希尼,自幼與父親一起和泥土打交道。美麗的田園風光,陶冶了他熱愛大自然的情操;辛勤的耕耘,成了他日後的創作源泉。因此,在他早年的詩歌裏散發出泥土的芳菲,滲透著勞動者的酸辣苦甜。正是由於這個緣故,他的詩歌備受民眾的喜愛,被人稱為“真正的民眾詩人”。希尼認為,詩歌在文藝領域的特殊地位在於聽眾接受由詩歌激發出來的靈性和感悟。詩人則有把人的內心與現實世界相溝通的力量。為此,他常把自己的詩作拿到群眾中朗讀,傾聽他們的心聲,以便使自己的詩歌更具有人民性。

    一個人的成長和成功,除自己的主觀努力外,是由各種因素決定的。詩人希尼也不例外。除上述提到家庭和所處環境對希尼的影響外,自幼就愛好文學,喜愛詩歌,是他在詩歌領域取得輝煌成就的內在因素。他大量閱讀詩歌,提高了對詩歌的欣賞能力;他不斷地寫詩,提高了寫作的水準。因此還在中學時期,他就開始創作和發表詩作。

    22歲那年,希尼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英國語言文學專業,並獲得一級文學學士學位。這時候,英國教師兼作家菲利普霍布斯鮑姆去了貝爾法斯特,他對畢業後邊教授現代文學邊創作的希尼影響很大,正是他使希尼最終走上了詩歌創作的成功道路。可以説,他是希尼步入詩歌殿堂的恩師。

    希尼永遠忘不了他的詩歌領路者霍布斯鮑姆和廣大民眾,是他們使他成為真正的民眾詩人。

    寧願讓詩歌説話

    希尼被文學評論家和暢銷書推銷商推崇為最受歡迎的作家,但是,這位不修邊幅、頭髮蓬鬆、説話靦腆的詩人,寧願讓自己的詩歌説話,也不願媒體和出版商多宣傳自己。

    “好酒不怕巷子深”,好詩不怕沒人讀。希尼以14卷不太厚的詩集贏得了世界的聲譽,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其中較為有影響的詩集是:《一個自然主義者之死》(1966),《通往黑暗之門》(1969)、《外出度冬》(1972)、《站》(1975)、《北方》(1975)、《農活》(1975)、《分心:1968-1978年散文選》(1980)、《1965-1975年詩選》(1980)、《一封展開的信》(1983)、《史溫尼迷途》(1984)、《史泰訓島》(1984)、《信號燈》(1987)、《口舌之政》(1988)、《在特洛依治療》(1990)、《明見諸事》(1991)、《午夜裁決》(1994)等。

    希尼初期的詩作主要植根于家鄉農村的土壤,他年輕時居住的地方。他眷戀那裏鄉村的景色和泥土的氣息,在作品中再現挖馬鈴薯的老農和採煤工人的形象。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有《一個自然主義者之死》和《通往黑暗之門》等。

    而他的成名作是描寫北愛爾蘭動亂的作品,其中主要有《北方》和《農活》等。他強烈譴責恐怖活動、暴力和兇殺。因為這不僅威脅著人民的生命與財産,而且也直接使詩人自己不得安靜。由於他的政治信仰,他還受到恐嚇,在故鄉不得安寧,被迫移居愛爾蘭共和國的威克洛,後來又遷往都柏林,他因此曾經在一首詩裏把自己描寫為“蓄著長髮的秘密的流浪漢”。

    詩人在逆境之中往往更能深刻地體會到人民的疾苦,也更便於表達自己的心聲。詩歌為事而作,這樣寫出來的詩歌,方為上乘之作,希尼的詩歌即屬此類。

    一時京都紙貴

    當希尼在199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不僅引起文學界人士的高度評價,而且也引起愛爾蘭國家領導人的重視。當時的愛爾蘭共和國總統和總理都為此發表講話,高度讚揚他的作品“豐富和描繪了愛爾蘭人的生活”。

    希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傳到愛爾蘭首都後,都柏林所有書店裏希尼的作品頃刻間銷售一空,即使對他的詩作的評論文集也炙手可熱,真可謂京都紙貴。

    希尼是愛爾蘭文學院院士。早在1989年至1994年的5年間,他曾被英國牛津大學聘為詩歌學教授。現在美國哈佛大學執教。

    希尼于1965年和德芙琳結婚,他們生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生活幸福美滿。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他一刻也沒停止文學創作。 (于鳳川)

    《中華讀書報》2002年4月2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