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ebook離我們越來越近?

王彥慧

    2000年,美國恐怖小説作家斯蒂芬金成為在網際網路上創造奇跡的人物。

    7月24日,斯蒂芬金的最新小説《植物》(Plant)開始以連載的形式在他的網站(www.stephenking.com)亮相,讀者付費下載閱讀,每次只需1美元。在該小説推出的15個小時內,下載量超過4萬餘人次,付費率在76%以上。而今年早些時候,他的小説《騎彈飛行》(Riding the Bullet)就曾在網際網路上發表,40萬人次登錄並成功下載,點擊網站要求下載的讀者更多達200萬人,致使許多提供《騎彈飛行》下載服務的網站一時陷入癱瘓。這一事件被許多業內人士稱為出版史上的一次標誌性事件,人類的閱讀史,或許正是由此開始,從有形的書本世界趨於無形的網路空間。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e-book”開始真正為眾人矚目。

    e-book又稱電子書,是將圖書的內容製作成電子文本後,以大約傳統紙質書籍1/3的價格在網上發行。購買者用信用卡或電子貨幣付款後下載,使用閱讀器或專用瀏覽器在電腦上離線閱讀。e-book不同於現在網上的免費線上閱讀,它是與紙質版同步推出的最新書籍,所以閱讀它要支付一定的費用;同時也不同於光碟圖書,而是借助網際網路購買。

    在國外,網路出版的發展速度相當驚人。日本4000多家出版社中已有1000家左右正在或準備進行網上出版;德國目前網路出版的營業額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長;而在網路出版發展最早的美國,目前有79%的出版社擁有自己的網站。進入2000年,由於時代華納、西蒙和舒斯特以及結盟後的蘭登書屋、微軟這三大世界出版巨頭的先後介入,e-book愈加顯得來勢洶洶。

     

    戰國烽火中國的e-book狀況

    國外e-book持續升溫,國內出版界也開始了大大小小的動作。在第八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正當傳統出版領域還在你爭我奪地大打內容戰、包裝戰、價格戰的時候,e-book悄然登場了。一時間,e-book成了國內網上書業推出的“大餐”。博庫、中文線上、遼寧出版集團、北大方正等紛紛展示了自己的e-book解決方案。

     博庫推出了“電子出版平臺”,開始與中國傳統出版商長期“嫁接”。8月22日,博庫中文網站首批推出10種擁有網上獨家發行權的原創作品,收費的標準為1元—3元,收費方式則分為購買博庫專用卡、使用招商銀行一卡通劃賬和通過郵局匯款等若干種。他們試圖由此實現某種突破。除此之外,他們還提供了數百种經作家授權的已經出版的紙媒體書的電子版,除了可以線上閱讀,亦可下載,而且全都免費。作家陳村、畢淑敏等還表示,要為博庫寫一本專供網路出版的小説。

    博庫網站總編輯黃集偉説:“博庫網站只做e-book資源的提供商,不參與閱讀硬體的競爭。”然而,在中國早已經有人想到要一步到位。由清華大學學生創辦的網路公司“中文線上”就花了更多腦筋在閱讀硬體上。他們閱讀器的技術已日臻成熟,現在的問題在於價格尚令人難以接受。但是,已有人斷定,這樣的東西像所有的數字産品一樣是會降價的。“中文線上”的年輕總裁童之磊説,他估計閱讀器的價格一旦降到千元以下,中國的消費者就會開始感興趣了。“而且,我們可以用各種辦法來吸引大家,比如,軟硬體捆綁銷售,如果你從網上花錢下載了我們的某種e-book,你就得到優惠,可以用也許500元甚至更少的錢得到一台閱讀器。”

    國外的硬體廠商也看好中國未來的電子圖書市場。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美國秦通公司和遼寧出版集團共同展示了其先進的中文電子閱讀器——“掌上書房”。它形如“商務通”,可以與電腦連接下載10萬頁的圖書。它與紙質圖書具有同樣的閱讀方式,可以整頁顯示,可以翻頁、加批註、劃線、折頁。它既可以閱讀從遼寧出版集團的中國電子圖書網站下載的電子書,也可以通過內部軟體轉換後閱讀從其他網站下載的電子書。

    其實,現在的電子書市場,技術已不成為問題,阻礙其發展的是技術標準。據説,目前國內各公司新研製的閱讀器已有十幾種。但有了閱讀器,就要有統一的存儲格式,各廠家圍繞市場標準制定者的權屬,競爭激烈。

    堪稱國內出版技術領導者的北大方正,近年來已經開發出名為Apabi(阿帕比)的系列軟體,包括Apabi Reader、Apabi Maker、ApabiContent Server等三套軟體,開始了一場技術標準定義的角逐。業內人士認為,擁有雄厚技術和市場基礎的方正有可能成為電子圖書領域“規則的制定者”,並堪與微軟與ADOBE叫板。

    據了解,整個FounderApabi系統是在方正數十位技術開發專家的共同努力下誕生的。作為一個系統解決方案,它為出版行業構造了一個可以迅速實現的電子書籍網路出版平臺。在FounderApabi這個系統解決方案中,完全實現了作者、出版社、書店、讀者傳統供應鏈中四者之間的有效連接,同時使版權保護、網路出版的實現成為可能。

    

    e-book究竟優勢何在?

    面對風風火火的e-book市場,人們不禁會問:e-book究竟好在哪?與紙質圖書有何不同?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傳播介質的變化是它們最大的區別。因為e-book不需要印刷,因此傳播速度很快。一本書印刷出來以後需要裝訂、晾幹、運輸、倉儲,然後把資訊發佈出去,讓人們來購買,這個程式顯得繁雜、緩慢。現在不同了,網路出版簡化了這一程式,從而提高了速度。e-book的另一鮮明優勢,是沒有庫存和環保的問題,沒有攜帶上的不便,你可以想像,一種裝在發出熒光的小盒子裏的電子書,用可充式電池供電,碰上光線不足,螢幕可以自動發亮,字號、版式可以任意調整,遇到不認識的字還能隨手查詢,並可隨時就某一個關鍵詞進行全文檢索。至於做個記號什麼的,都不成問題。更為誘人的是,e-book的造價僅為紙書的1/3。而與紙書相比,e-book提供了一種更人性化、個性化的閱讀,它可以加入很多動態的東西,還有可聽性。更重要的一點是,e-book更新非常快。紙質書在教材更新最快的美國也要兩年更新一次,換成e-book,就可以隨時從網上下載,更新你所需要的資訊。

    

    e-book離大眾閱讀還有多遠

    外部環境:e-book的普及除了有待自我完善以外,外部環境的好壞也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

    首先要有一個比較好的大的經濟環境。這主要是指硬體方面,如支付方式、網卡、銀行結算等,以及一種公認的標準,一個操作快捷的公證機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公共經濟環境。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條,就是絕對上網人數。無論如何,現在新媒介的讀者比起紙媒的讀者還微乎其微。目前,關於上網人數的統計尚不準確。如果要給一個界定的話,新生代,也就是20歲以下的人,會對網路有很高的依存性,他們對網路的閱讀方式、接受資訊的方式不排斥。而與之相比,現在三四十歲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們是讀紙書長大的,對紙書有一種感情、有一種習慣、有一種文化上的依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子書肯定會成為一種趨勢。

    內部因素:首先,技術上如何使e-book的界面更具親和力,使使用更為便捷。其次,如何使我們國家豐富的出版資源變為e-book的閱讀資源,尚存在大量的基礎性工作。第三,由於在平面出版向網路出版轉化的過程中,人才奇缺,所以現在的電子産品大多只是簡單的掃描,許多數字出版的新技術沒有利用,電子産品應具有的檢索、聯想等功能讀者尚無法享用。

    版權與盜版:作品被搬上網際網路,讀者下載閱讀它只是彈指一揮間的事,作者的利益如何保證?NuvoMedia的創始人、現任執行總裁瑪丁愛伯哈德作過一次有趣但在學術上卻是非法的報告,他解釋了如何使用微軟的作業系統軟體工具侵入和複製智慧財産權,這些工具都帶有解密碼術的附加文件。他並不是讓微軟難堪,他只是指出,專用的閱讀裝置對電子書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而據黃集偉介紹,博庫網上現在所有的圖書都是防盜版的,它不能被拷貝,右鍵是被鎖死的,這在國內是非常領先的。這一技術全面出臺大約還有半個月的時間。這種技術還有一種特別人性化的設計,一本書down下來之後,可以借給別人看,但借給別人看的同時,你自己就不能再看。e-book不能複製,從而保證了圖書的版權。據悉,國家版權局已經制定了一個“關於資訊網路環境下著作權保護的暫行規定”,將於近一兩個月內出臺,其精神主旨就是:網上發佈的作品要經過作者的授權,找不到作者的暫時由國家版權局管理機構代行管理;網上作品的付酬國家不搞標準,由作者和發行者雙方協商。這也就是説,解決網上版權糾紛,將逐步有法律依據。

    管理:e-book這一基於網路的出版方式,無疑為傳統的出版管理提出了新課題。對此,新聞出版署音像司司長王濤表示,e-book作為出版領域的一項新技術和一種新的出版形式,無疑將使閱讀更為方便,其發展空間也將十分廣闊。他指出,e-book是網路出版的一個自然延伸,國務院已經把網路出版管理權賦予新聞出版署。新聞出版署目前正在制定關於網路出版管理的暫行辦法。他説,網路出版是個新興事物,在起步之初,就應為它創造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同時加強管理,

    嚴格規範,使其得以健康有序的發展。

    光明日報2000年12月6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