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俄羅斯精神的通俗化敘述
——搖晃的三腳架

林精華

    俄羅斯散文傳統形成于東正教精神傳播過程,因而具有以個性化形式表達形而上的公共理念為主導的特徵,而不僅僅以抒發個人情懷為特色;又成熟于彼得大帝改革所引發的民族化和西化之爭中,不同身份人士都被捲入其中,導致俄國散文泛化為超越“文體”(style/стиль)概念的思想隨筆,其作者不是一個專門固定的群體。

    俄國散文的這種歷史及其所形成的特徵,在19~20世紀之交因得天獨厚的歷史條件,轉化為全體知識分子從不同角度解讀俄羅斯普遍問題的“公共文體”。帝俄官方一統天下的意識形態格局解體,新的一元論還沒有來得及形成,哲學、社會學、政治學和神學等走向獨立並承當了過去由文學來完成的思想性工作,傳播與主流意識形態相左的新人文主義、馬克思主義、現代宗教哲學和現代主義等思想,不再像恰達耶夫、赫爾岑、別林斯基和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那樣有政治危險(在80年代還不可能),各種人物、團體和流派爭相發言,逐漸形成民粹主義、馬克思主義、自由人文主義和保守主義等思潮。於是,過去那種實用主義、功利主義、激進主義式地討論俄國社會政治或現實中形而下問題的做法,轉變成多方位多視角探討現實性和精神性、有限性與永恒性、功利性與真理性、價值性與意義性等形而上問題,不同學科範圍的文學家、哲學家或宗教思想家、專門學者等可按照學科體系系統有機地解決專門問題,在不同方面以不同形式給俄國文化的又一個文藝復興時代做出各具特色的貢獻。然而,一方面不同“學科”研討的對像是俄羅斯精神的不同側面,另一方面這些“學科”人士大都訓練有素、具有“跨學科”素養,索洛維約夫和梅列日科夫斯基之類宗教思想家文學家、別雷和勃留索夫之類象徵主義文學家、沃隆斯基和沃羅夫斯基這種職業革命家和文學批評家、扎米亞京這種獨特的科學家和小説家、吉皮烏斯和茨維塔耶娃這類自由職業詩人,還有羅讚諾夫、列昂季耶夫、舍斯托夫、高爾基、魏列薩耶夫、霍達謝維奇等等,儘管年齡相差懸殊、身份各異、活動時間不同,但他們在各自範圍內做出功勳卓著的成績同時,又分別都曾經以散文化語言、抒情性隨筆和自由文體來敘述“學科”範圍之外的公眾話題。對當時讀者來説,這些作品因其文體獨特、表達方式輕鬆自由、所敘內容的跨學科性,從而成為非常有影響力的兼顧通俗與高雅的特殊文學。這些篇幅大小不等的篇什,構成了俄國文化史獨特景觀———對俄羅斯精神的通俗化敘述。

    這些動人的散文隨筆作者,以充滿個性的形式錶述對不同問題的感受、體驗和判斷,是他們自由思考、獨立思想和認真于自我、執著於民族、癡迷於人類諸問題的另一塊天地。因而,在這方面的創作除了文學文體上的共性之外,還有與各自的“學科”領域、氣質特徵、人生閱歷和生活經驗等不同方面緊密相連的多姿多彩個性。他們的散文隨筆,顯露了其對俄羅斯精神中的重要歷史隱喻和重大事件的卓越洞識,展露了他們對自己時代重要人物和“當下”文化思潮的敏銳感受;各人對各自普通生活經歷的親切敘述,洋溢著他們摯愛人生的不同真情;對身內身外許許多多事件的獨特描述,透露出他們各具特色的睿智。正是這樣,在他們各自娓娓敘來的字裏行間,才使共同面對的民族歷史呈現萬般姿態。於是,在我們頭腦中固定下來的宗教哲學家、歷史小説家和詩人梅列日科夫斯基身上,還活躍著一個“思想散文家”的形象;作為象徵主義詩人的勃洛克,同時還是一個關注歷史精神、時代革命和知識分子出路的“問題散文家”;作為先鋒試驗理論家、小説家和詩人的別雷,還是完整敘述那個世紀之交最具特色的“時代傳記散文家”;作為馬克思主義批評家的沃隆斯基,還是專記文壇風貌的敘事散文家;作為反烏托邦小説家的扎米亞京,是以科學眼光關注時代文壇的散文隨筆作家;作為詩人的霍達謝維奇和茨維塔耶娃,還是筆觸範圍極廣的散文隨筆高手;主要是詩人而不是散文家的葉賽寧,其數量不多的散文同樣呈現出一個農民詩人是如何用另一種文體延續俄國斯拉伕文化傳統,如何以敘事性語言表露農民知識分子對國家用強大行政力量組織民族走向現代化事件的興奮和徬徨。

    散文隨筆在上個世紀之交非常有生命力,它成為穿越白銀時代的共同文體,並伴隨著上述人物活動過程,既開啟了白銀時代而後又在海外延續了該時代的精神。這些散文隨筆流淌著這時期知識分子對時代和歷史真切感受的全過程,因而是本真保留這個世紀之交文化風貌及其思考的重要文化遺産。目前東方出版社推出的《俄羅斯優秀作家隨筆譯叢》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這個時代的歷史真相:散文隨筆創作在白銀時代不是文人賦閒之筆,而是每一個流派人物把自己的深刻思想和獨特認識大眾化、普及化的有意之作,因而蘊藏了不同歸屬人物的深刻理念。該譯叢力求客觀公正的予以選擇,期望盡可能涵蓋俄國當時各主要流派的人物代表作,使讀者能見出在那個世紀之交不同身份知識分子散文精品的基本風貌:正是這些呈現出俄國知識分子如何感悟俄羅斯精神的散文隨筆,在敘事身份上穿越職業的圍墻而試圖涉足公共空間、敘述宗旨上打通了文化範疇之間的界域、在敘述方式上溝通了不同學科領域、在傳播途徑和接受規模上打破了讀者群的分野,使俄羅斯文化在日趨專業化進程中蘊藏著一條清新、幽靜而深邃的管道,把俄羅斯精神在世紀之交那難以名狀的生態綜合在一起。

    可見,散文化了的思想隨筆作為上個世紀之交俄羅斯文化的重要景觀,很有可能進化為我們這個世紀之交的公共思想資源:在後現代主義語境中,不同領域的讀者,都共同置身於語言規範化、操作程式化、敘述過程程式化的電腦及網路時代,無疑會因閱讀這些散文隨筆而備感通過創造個性化的思想來介入時代公共思潮之可貴。

    中華讀書報2000年12月7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