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學術價值的服飾美學史  
李希凡

    從20世紀80年代“美學熱”以來,讀書界不只有了一部《中國美學史》,門類藝術的美學研究也日見熾盛。但是,像蔡子諤同志洋洋180萬言的《中國服飾美學史》,我還是第一次欣喜地看到。我在為《中國服飾文化參考文獻目錄》(李之檀編著)一書的序言中,曾表達過這樣的希望:“中華服飾文化歷史悠久,遺産豐富,內涵深邃……這樣的龐大的研究課題單靠少數人去研究是很難收效的。第一要靠社會各方面的努力,第二要靠幾代人的奮鬥,第三要靠多學科的配合。我們以正確的思想作指導,採取文物與文獻相結合,經學、史學、文學相結合,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民俗學、民藝學相結合,利用現代手段多角度、多方法、多層次地去研究,一定會不斷取得令人鼓舞的研究成果。”

    我獨獨沒有講到的,卻是可以稱之為綜合工程的“服飾美學史”的研究,我以為,服飾文化的審美研究,該是上述這眾多學科深湛研究的最後“昇華”。這篇序言寫于2001年春季,可出乎意料的是,2002年春節前夕,蔡子諤同志就送來了他這部卷帙浩繁的《中國服飾美學史》,而且是他以一己之力、十年之功精心結撰並梓行于2001年10月。據我過去的印象,蔡子諤同志出版的著述,以文藝理論與一般美學研究居多,也有一部門類藝術美學的《磁州窯審美文化研究》,但從他的著述中確實可以看出,他的美學研究,是逐漸從一般的理論問題深入到門類藝術或門類美學的豐富實踐中,以探索中華民族美學的韻律為旨歸的。

    這部著作的第一編《先秦時代》凡29章,佔全書1/3的篇幅還多一點。這一編上溯原始先民服飾的緣起及其審美意識的萌芽,從工具化的蔽體禦寒、趨泰避危的“衣其羽皮”到“祭服的龍鳳圖騰崇拜和伏羲氏、神農氏人格神圖符化”以至“羊大為美”及美與善的考釋,多角度地解析了“圖騰服飾是中華民族審美意識最古老的起源”。而冕服完備形制的形成及其等級差異與禮樂文化的滲透,也包括“比德”審美意蘊的應用,作為服飾審美文化雖源於氏族社會,卻以宗法血緣為紐帶,延續、強化于奴隸時代、封建時代。先秦諸子的服飾美學思想雖迥然有異,但佔據主導地位的並得到發展的,如孔、孟、荀等儒家服飾審美文化的延續和發展,作者所以用如此大的篇幅考釋、論述古代服飾美學的發展,正是由於那時形成的“天(地)人之合”、“天人感應”的宇宙觀,以及體現在以感性顯現的物態化形式呈現服飾美學的種種哲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倫理學、文化學、民俗學等豐富內涵,奠定了中國服飾審美文化觀念形態的美學基礎。縱覽全書,無論是服飾史的梳理和概括,或是對每個時代服飾特有的服色形制、紋飾、佩飾、質科等,也包括歷史形成的特有的概念、範疇所蘊涵的審美經驗、審美意蘊、審美趣味以及審美理想等,作者都以縝密精微的考釋,雄辯有力地證明了離開歷史唯物主義,既無法解釋清楚服飾審美在不同歷史時空中變化發展的軌跡,也無法理解服飾種種複雜現象中內蘊的社會學的、哲學的、法學的、理學的以至民俗學的深邃乃至隱秘的歷史美學意蘊,以至它們的審美文化的昇華。作者在“緒論”中關於“中國服飾審美文化的的美學特徵”的概括,可説是作者對服飾文化多學科研究的成果,而《中國服飾美學史》的貢獻,又不僅僅限于服飾審美文化,而是包孕了我們的祖先在歷史長河中對物質文化與精神文明的創造相融合的結晶。

    《中國服飾美學史》很有學術價值,是研究中國服飾審美文化及其思想美學的新成果,必將在當代學術史上留下出色的一頁。

    

    《人民日報》 (2002年04月09日第十二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