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的未來  

    格倫桑德斯(Glenn Sanders),美國電子出版資源中心(EPRC)主任,該機構是一個由企業贊助的非營利性組織,致力於電子書和電子出版産業的建立。

    自打我頭一回認識到對攜帶型資訊設備的需要,我對電子書之未來的信念便從未動搖。儘管對電子書的大肆炒作在2000年漸趨理智,2001年也開始週期性的經濟低迷,我仍然堅定地相信和深知電子書和電子出版(ePublishing)或其他攜帶型資訊設備,將在人們的寫作、創作、設計、閱讀、學習、接收新聞和資訊、聯絡、互動、旅行、藝術欣賞、娛樂,以及體驗世界等領域扮演首要角色。

    到2004年,至遲到2005年,我們將會看到高清晰、低成本、重量又輕的閱讀設備。生産商採用的將是下一代低能耗、雙穩定的螢幕(雙穩定意指螢幕的像素在“開”和“關”狀態下同樣穩定。現在的螢幕只能在通電的狀態下才能顯示文字和圖像)。雙穩定螢幕的應用將標誌著大眾閱讀設備普及的開始。

    到2010年,可隨時連接寬頻無線網際網路的可穿戴的電腦有望普及。很多人會像帶眼鏡一樣把高清晰的螢幕戴在頭上,它輕便,舒適,價格適中,而且安全。其他人可以用柔軟的,能捲起來的螢幕,戴在胳膊上,或是裝進口袋或公文包裏的套筒。

    有了這樣的螢幕,人們便可使用狀如PDA般小巧、輕薄,但功能強大的電腦,來上網,接撥電話,對談話錄音錄影,用聲音識別技術輸入資訊到數據庫或日程表,或講課,或辦工,或創作,或寫郵件,甚至寫書。想像一下那種自由的感覺吧——無論你是在叢林中艱難跋涉,還是在海灘上輕鬆漫步,都可用聲音寫出你的曆險記。

    不管你口若懸河,還是嘟嘟囔囔,這種聲音識別軟體的準確度都能近於100%,因為你的可穿戴電腦中的智慧內核是一種可移動的模組,你可隨身攜帶,即便電腦升級更換也沒關係。用戶可將它個性化,讓它了解自己的日程、參數、健康需求、朋友和口頭語,並將相關的龐大資訊存入個人數據庫,以備主人能通過聲音指令調用。

    對那些僅想讀點東西或搞點研究的人來説,這種可穿戴電腦可設置成專用閱讀模式,以最簡明的功能表提供大量的文字、圖像和聲音。事實上,有了聲音識別技術,閱讀功能不過是這種整合的可穿戴式設備全部功能中的一種。

    當那些還到真正學校中去上課的學生們步入教室,他們的可穿戴式電腦便可與學校的內部網同步,用以識別他們的身份,記錄考勤,下載他們的作業,並佈置下一份作業。在這種情況下,老師當然可以像過去那樣進行面對面的講課,而在很多時候,老師將與學生通過網際網路,按預定的“班級”,在某個虛擬教室裏教學。

    除非員工真想到實實在在的辦公室裏上班,否則他們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工作:坐在熱水浴缸裏,後院裏,或是沙灘上,讀著電子郵件,參加虛擬會議,或是用聲音識別軟體寫備忘錄。

    醫生們可用他們的可穿戴電腦聯絡國際數據庫,利用世界各地的最新成果對某些特殊病症進行診斷。

    科研人員可通過網際網路,在任何地方,利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圖書館來做研究。

    旅行者可與全球地圖即時相連,顯示自己所在的準確位置,獲得餐館、商店、交通、目的地,以及周圍地區的歷史。當事故或災害發生時,這種可穿戴式無線電腦也能像燈塔一樣,為救援人員指明方向。

    讀者可以獲得成百上千的書目,以及音樂、電影、遊戲和其他娛樂節目。

    更進一步的設想,是給用戶的視野發送圖像和文字,讓學生和旅行者得到有趣的資訊,也可給醫生、技師和飛行員提供指導性的意見。

    只要我們有所求,便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得到資訊、指南,進行交流。

    這就是我所看到的未來。在努力實現這一新數字革命的征途中,我們還僅僅處於初始階段。當然,並非人人都想參與其中。很多人也不打算全盤接受。但是,對像我這樣樂於接受新鮮事物的人,以及我們成長中的孩子來説,這一切的到來將水到渠成。

    應該看到,這些變化可能導致隱私、個人時間、甚至休閒時間的減少,所以有必要通過對企業的影響和政府立法,來保護這些權利不受侵犯。

    也許有朝一日,我們都會巴不得關掉自己的可穿戴式電腦,把專用閱讀設備上漂亮的電子小説放在一邊,以求從連線時代脫身而出……

    本文譯自Glenn Sanders文章,原題The Future of eBooks and Information

    作者:格倫桑德斯 譯文:康慨

    《中華讀書報》2002年3月2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