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應試教育出怪胎,17歲女孩寫教輔

富曉星 

    最近,一個高三學生在兩個月內寫出一部約16萬字的教學輔導書。記者通過採訪了解到,學苑出版社將於近日揭開這部教輔書的神秘面紗。

    這部教輔書的作者李妍,現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專業2000級新生。今年5月初,身為北師大附中高三學生的她參加了全國保送生的“綜合”考試,並以優異的成績如願以償地進了清華。她把備考過程中對“綜合”考試的理解與感觸,以及走入考場的親身經歷,結合自己有效的學習方法與經驗,再配以題型分析和對“綜合”的評價,匯總成一部約16萬字的關於“綜合”考試的教輔書。 

     李妍這部書的讀者群當然是她的同齡人,對於同齡人寫書,一些高三學生表示認可,他們認為彼此的經歷相似,從學生的眼光來看“綜合”,會更貼近他們。而另一部分學生的想法相反,他們覺得高三時時間很緊,他們只會選擇名校名師出的書,因為“綜合”考試是新興事物,老師經驗都不一定豐富,更何況學生呢?還有一種看法是不管書怎樣,還是要試一下,如有適合自己的就積極吸取。而有的學生對記者説,我們都學10多年了,已經形成獨有的一套學習方法,不會再走馬觀花的。 

     多數學生家長對這樣的一部教輔書還是很感興趣的。從學生自身角度來寫,能把握同齡人的心理,對自己的孩子可能更有説服力,更易産生共鳴。有的家長則表示,一個孩子的成功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家長可能自己會先看一看,然後讓孩子自主選擇。還有家長對記者説,這部書應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如與教材脫離,那就不適合孩子。也有一位家長提出自己的觀點:成功學生寫的教輔書可能比不成功的老師寫的教輔書要管用,所以不妨採納。 

     老師們對這一現象又是怎樣看的呢?沈鐵實驗中學教導主任張牧認為,學生受其思維局限,不具備全方位考慮問題的能力,所以她的成功只能代表一種個別現象,不具有共性,會有欠缺。而一位姓宋的語文教研員告訴記者,孩子出書雖可加強自身學習,充實自己,但它沒有權威性的標準,何況老師們還是跟著教委的指揮棒走,怎樣在很少的時間內,抓到最有效的書,才是問題關鍵。而有的老師很認可孩子寫教輔書這一做法。他們認為,從學生的角度,敢於把自己對改革中高考的想法寫出來,是很難得的。這不僅鼓舞同齡的學生,還可為老師提供了解學生的素材。 

     北師大教育係系主任勞凱生在接受記者的採訪時説,小孩寫教輔書這種現象是應試教育的一個“怪胎”。它實質是把作者應對考試的心得和成功方法介紹給別人,而並未達到素質教育所要求的知識的創新,所以是不應該提倡的。首師大教育科學學院主管教學的副院長王建平認為,這種現象是對學生素質能力提高的一種要求。是在保證教育環節和適應考試的同時,真正提高了學生一種自主的學習要求,並通過不斷的思索,把它提供給後來的學生,帶來成功的啟迪。這達到了素質教育的主題,確實帶來了希望。但他又提出,這只是成功學生的個案,不具有普遍性,還是不提倡小孩寫教輔書。 

     學苑出版社作為這部教輔書的“東家”,推出它自然有一番道理。這部書的責編劉漣告訴記者,迄今為止,市場上還沒有一本從孩子的角度寫的關於高考的獨立之書。我們的這個點是從教育的週邊切入,圍繞教學和考試作書。談及這部書投入市場的前景時,她説:“這部書不會成為熱銷書,但會成為常銷書。它是為具有長遠眼光的孩子和家長準備的。”

     中華讀書報11月22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