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的位置與未來
——評《世界格局與中國經濟發展策略--世紀之交的理論思考》 

董輔礽

    我與徐滇慶教授有一點緣分:我和他都師從張培剛教授。1949年我進入武漢大學經濟係,成為張培剛老師的第一批學生中的一個,而徐滇慶則是張老師文革後在華中理工大學指導的第一個研究生。學長與學弟之間有一種親切感。他要我為他的書寫序,我自然很樂意。我為他的書寫序這是第二次。第一個序是為《國際貿易、稅制與經濟改革策略》一書而寫的。目前這個序是為《世界格局與中國經濟發展策略》一書而寫的。兩本書的內容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主要是關於國際貿易的部分。為寫這篇序我花了整整兩天時間讀了全部書稿。要寫序當然得先讀這本書,而在讀此書時,我為其內容所吸引,即使不為了寫序,我也會把它讀一遍。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已近20年,開放也是一種改革,是在對外經濟關係上的改革。改革開放的成績是巨大的,其影響之深遠更是怎樣估計也不為過的。我想,成就之一是觀念上的(包括理論上的)轉變,而觀念上的轉變其影響就更加深遠了。如果把文革前、文革中的種種觀念與現在大家共同接受的觀念作一比較,人們會大吃一驚:那時怎麼會有這樣荒唐可笑的觀念,而且居然會為大家普遍所接受、所奉行。例如,把出口資源説成是賣國,是“把我國變成國際資産階級的原料供應地”,出口石油是“把資本主義世界的能源危機轉嫁到中國人民的頭上”,把引入外國資本看作是“接受帝國主義國家的資本輸出”,是“引狼入室”,會把我國淪為“帝國主義國家的投資場所”,引進技術則是“洋奴哲學”、“爬行主義”、“把美國的化肥設備裝到大慶,是給大慶抹黑”,進口船隻的“每一塊鋼板都散發著資産階級的臭氣”,等等。同樣,在改革開放前,外國人對中國也有許多偏見,也有許多荒唐可笑的觀念,在他們的心目中,中國人成為一群藍色的螞蟻或者是青面獠牙的魔鬼。

    中國改革開放後,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觀念變了,外國人對中國的看法也變了。這是了不起的變化。而且中國自己還在變,外部世界也還在變,雖然我們的觀念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但也還得隨著自己的國家和外部世界的變化進一步改變。這樣才能擺正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謀取自己的正當利益,適應世界的變化,與外部世界建立恰當的關係,為自己的發展制定恰當的策略,以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

    還需看到,事物是複雜的,人們的觀念也是複雜的,即使是荒唐可笑的、似是而非的觀念,往往也會在不同的場合,以不同的(甚至相同或相似的)形式再度出現。例如,不久前,面臨一些外國大公司進入我國,一些産品的大部分市場被它們的品牌所佔領,我國的企業和國産品牌被擠出市場,一股民族主義的情緒抬頭了,有些人憤激地驚呼:“若干年後中國的經濟最終會淪為‘殖民地經濟’,”提出要“築成一座捍衛民族、捍衛尊嚴的傲世長城”,“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有的人則要求:抵制洋貨!同樣,國外也有一些人至今抱著對中國的偏見不放,不時想製造摩擦。1996年我到美國的國會訪問時,就有某個參議員叫嚷:“我們就是要遏制中國!”“中國要是對台灣動武,我們就把軍隊開過去,讓所有的美國公司撤出中國!”在蘇聯瓦解後,美國失去了死敵,有些人就把中國樹立為敵人。他們對中國的無知達到驚人的程度,也正像中國人中有些人對美國極端無知,叫喊“打倒美利堅”一樣。

    當前的世界不要説與上個世紀的世界有了根本的變化,而且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與三四十年前的世界也有了根本的變化,甚至與一二十年前的世界也有了相當大的變化。不談別的,僅僅電腦網路的發展,就給世界帶來了多麼深刻的變化!人類已經進入了資訊時代,而這一切還只是開始。人們已經提出了“知識經濟”的概念。有了實物資本、貨幣資本、人力資本,資訊不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資本?隨著新技術、新産業的突飛猛進,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各國的經濟正迅速地互相融合,越來越緊密地互相依存。除非把自己完全封閉起來(實際上已經不可能),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離開其他國家而存在和發展,不受國際經濟變化的影響。試看,泰國發生的一場金融風暴,竟會對東南亞、東亞那樣多的國家和地區造成巨大衝擊,甚至把他們捲入進去,而且對美國、歐洲各國也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是以往所想不到的,甚至幾年前墨西哥發生金融危機時也想不到的。

    因此,當今正確認識世界,也即正確認識一國經濟的外部環境,比任何時候都重要,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制定恰當的發展策略。這對於中國來説更是特別重要的。徐滇慶教授的這本書就是為此而寫的。他在書的前言中提出了四個問題:

    中國的位置在哪?

    中國的利益在哪?

    中國需要的是什麼?

    為什麼説時間在中國這一邊?

    實際上書中涉及的問題遠不止這四個。他試圖通過研究來回答這些問題。這當然是很有意義的。

    這本書涉及的面較寬。作者主要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來探討這些問題的。在絕大部分章節,作者都運用經濟學的理論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這是很必要的。因為,許多問題只有提高到理論高度並加以論證,才能把問題説得透徹,而不流於就事論事,而且只有理論上説透徹了,才不易於在形勢發生變化後在觀念上、行為上發生搖擺。例如,為什麼中國要實行對外開放?這就必須運用“資源稟賦理論”來論證。只有在理論上弄清楚了,才會真正懂得為什麼必須實行對外開放,開放有什麼好處?封閉有什麼壞處?才不至於看到外國資本在中國賺了錢(指通過正當途徑賺了錢)而忿忿不平,才不至於看不到雖然外國人賺了我們的錢,而我們也得到了好處。又如經濟民族主義為什麼不對?本書對李斯特的保護貿易理論、普萊維什的中心——週邊理論、伊曼紐爾的不平等交換理論作了評述,指出經濟民族主義的錯誤及其危害。而我國一些人的“經濟民族主義”情緒恰恰是與錯誤的“中心——週邊理論”、“不平等交換理論”一脈相承的,並且是對李斯特的保護貿易理論的誤解。當然,不只是在中國有一些人奉行經濟民族主義,其他國家包括發達國家,也有人奉行經濟民族主義。在當今的國際經濟關係中,經濟民族主義同樣是有害的。除了經濟民族主義外,還有經濟霸權主義,這也是在國際經濟關係中經常遇到的。經濟霸權主義也有一套理論作為其支援。確實也有過少數國家充當過經濟上的霸主國,或者企圖佔據霸主國地位,或者推行其經濟霸權主義政策。經濟霸權主義既然有其理論的支援,對它也必須從理論上加以剖析,才能正確地對待。

    對於世界格局與中國經濟發展策略的論述,只是著眼于經濟和經濟理論的分析顯然是不夠的。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國與國之間的經濟關係錯綜複雜,經濟問題更涉及到政治關係,往往還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影響,特別是發展策略的制定更不能僅僅囿于經濟關係。國與國之間的經濟關係不僅是經濟上的較量,而且也是政治上的較量,單純用經濟學家的眼光難以把錯綜複雜的經濟關係看得很透徹,更難以據此制定正確的應對策略。本書的作者是一位經濟學家,但讀過此書後令人想到他也是一位政論家,他對許多經濟問題的分析,不僅運用經濟學家的眼光,而且也運用政論家的眼光。例如,關於雅爾塔協定問題、美中關係問題、美國的稱霸策略問題、台灣問題等,作者除了有深刻的經濟分析以外,也有許多政論家的睿智的分析。所以,這本書並不僅是一本經濟著作,而且是一本政論著作。

    這本書是寫給中國人(大陸、港、澳、台灣和海外的中國人)看的,但也是寫給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人看的。因為,在國際經濟關係中了解是相互的,要增進了解,就得消除彼此的誤解。在有些方面,美國人對中國的誤解遠甚于中國人對美國的誤解。國與國之間産生誤解不可避免,除了資訊隔絕的原因外,文化差異是一個重要原因,而消除文化差異引起的誤解,比消除資訊隔絕引起的誤解要難得多得多。本書作者是在中國長大的,又在美國和加拿大學習工作多年,對中國與美國在文化上的差異以及由此引起的誤解了解得比較清楚。在這本書中,有不少人的誤解,經他一點撥就會令人恍然大悟。當然,這一點撥是以對問題的深入分析為基礎的。為了促進中國與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經濟關係的順利發展,需要有更多的人像徐滇慶教授那樣作溝通的工作以消除誤解、促進了解。

    這本書是以流暢的甚至頗有風趣的文筆寫的,這使得枯燥的理論分析富有情趣,讀來引人入勝。

    當然,我還想指出,這本書也有值得補充之處。在談到中國經濟的外部環境時,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問題,不可不談。作者對亞太經濟合作組織談得較多,對世界貿易組織只是簡單地提到了,這是不夠的。另外,對歐洲共同體也談得過於簡單,須知僅僅歐元的推出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就值得重視。中國的對外經濟關係、對外貿易必須多元化,發展與歐洲共同體的經濟關係相當重要。還有香港回歸後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影響,也應有所分析。當然,不可能要求作者在一本書中涉及許多問題。如果在上述方面多著點筆墨,本書就更加充實了。

    

     新華書店11月14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