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站在人類邊緣看世界
——訪《從北極到夏威夷》、《從宇宙到生命》作者位夢華

    位夢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1940年出生於山東平度。1967年畢業于原北京地質學院物探係,從事地震成因與地震預報的研究,曾六次去北極、一次去南極進行探險和考察。代表作品包括《奇異的大陸———南極洲》、《美國隨想與南極夢説》、《南極屬於誰》、《冰雪世界的資源》、《夢係南極》、《魂飛北極》、《兩極紀實》、《天涯縱橫》(在台灣出版)、《北極日記》、《兩極探險史話》、《最偉大的獵手》等。

    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科普作家位夢華教授新近推出了他的兩本科學札記———《從北極到夏威夷》、《從宇宙到生命》。作為最先登上南極大陸的少數幾個中國人之一,最早與愛斯基摩人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第一個在北極越冬的中國科學家,在這兩本

    新書中,位夢華以文學的語言生動描寫了在北極等地的所見所聞以及所思所想。日前,記者採訪了位教授———

    記者:您能給讀者簡單地介紹一下兩本書的內容嗎?

    位夢華:《從北極到夏威夷》主要講述了在兩地的所見所聞,而《從宇宙到生命》則是我1998年在北極越冬時,在與世隔絕的8個月中,突然迸出來的一些思想火花。

    記者:在您的兩本書中,您都表達了一種希望人類熱愛自然、反思自己的觀點,您為什麼持這種觀點呢?

    位夢華:因為今天的人有種錯覺,覺得比生物高得不得了,覺得人類可以主宰地球,主宰大自然。事實上人類比生物高不了多少。螞蟻和蜜蜂的組織紀律性比人類要高得多。人應該謙虛一些,人和生物是一個大家庭,生命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演化的最後一環是我們人類。善待生物,保護環境,否則最終可能導致人類自身的滅絕。這絕不是杞人憂天,而是我們面臨的實實在在的問題。

    記者:但人類似乎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您認為形勢有您書中寫的那樣嚴峻嗎?

    位夢華:人類出現在地球上以後,一直面臨兩大關係的調整,一種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第二是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但人有一種侵略的、掠奪的、永不滿足的心態。人類走向文明實際上只是注意調整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是一直被忽視的。這將最終導致對環境的破壞、生態的失衡。

    記者:但許多人認為有的問題會隨著科技的進步獲得解決,您怎麼看呢?

    位夢華:臭氧空洞也好,溫室效應也好,人類面臨的威脅已經迫在眉睫。如果是幾十萬年、幾萬年後的事,現在的人類可以不考慮,但一百年之內的事,人類就得考慮了。溫室效應只需50-60年,就能將南極冰蓋融化,海平面升高,海洋面積增大,導致氣候的突變,對於這些危機現在是需要我們所有的民眾都了解的時候了。科學地認識危機,科學地認識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使人類走向光明,而不是毀滅在人類自己的手裏,這就是我寫作這兩部科普作品的真正目的。

    記者:引起您對人類自身反思的動因是什麼呢?

    位夢華:是愛斯基摩人的文明。我在北極的主要任務是研究愛斯基摩文明的變遷,但我對愛斯基摩人了解得越多,對究竟什麼是真正的文明就覺得愈加糊塗。比如,剛到北極時,看到愛斯基摩人吃生肉,覺得很不夠文明。但後來才知道,古代的愛斯基摩人吃不上蔬菜,更見不到水果,身上必須的維生素C只能從動物的身體上攝取,如果把肉煮熟了,維生素C就分解了。所以吃生肉正是大自然選擇的結果,那時的愛斯基摩人雖然還不知道這個科學道理,但他們卻以最科學的方式生存了下來,那麼這到底算是文明還是不文明呢?

    再比如,我到南極時穿的是美國人提供的服裝,據説是倣生學的成果。但人們研究來研究去,幾乎用上了所有現代化的手段,設計出來的服裝還沒有一種能和愛斯基摩人的衣服相媲美。他們的那種衣服沒有任何開口,筒狀皮衣和皮帽連在了一起,既寬鬆又舒服,……

    應該説愛斯基摩人的文明令我很生感觸,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他們的很多觀念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記者:那您覺得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什麼呢?

    位夢華:從人性的角度説,愛斯基摩人有著非常樸實的一面,他們十分團結,分享的觀念很強,捕到了鯨魚,所有的人一起吃。這對於今天的人類社會實在是太難能可貴了。但最主要的是,生活在大自然中,愛斯基摩人和大自然保持著密切的關係,不掠奪、不濫捕濫殺,只獲取夠他們生存的那一部分,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實在令我們所有早已文明起來的人感到汗顏。

    站在北極那個地方去觀察愛斯基摩人就像站在人類的歷史隧道中。愛斯基摩人生活在人類社會的邊緣,而站在這裡反觀人類社會,你會有一種全新的感受,我就把這些感受寫下來了,儘管寫得很艱辛。

    記者:您在《從宇宙到生命》一書的前言中寫道:“(由於從事科普創作),回國以後,立刻陷入了困境,沒有經費,工資被扣,連生存都成了問題……”,您這裡的艱辛是否是就此而言的呢?您怎樣看待現在自己的生存狀態呢?

    位夢華:在前言裏我是發了些牢騷。現在在國內科普作品寫出來,不算成果,也申請不到經費。但我不是為自己鳴不平,而是為科普界鳴不平。我的一生基本上是一個錯誤接著一個錯誤,從事科普創作算是又一次“誤入歧途”,搞科普這個錯誤可能要伴隨我走到人生的終點了。孔子説:“六十而耳順,隨心所欲不逾矩。”到了60以後就會體會到人生就是如此,沒有什麼好壞,沒有什麼對錯,走到什麼狀態就承受什麼狀態。我走到科普的道路也不是一無是處,出了幾本書,也算可以聊以自慰。

    (《從北極到夏威夷》、《從宇宙到生命》光明日報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博覽群書11月06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