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org.cn













中國共産黨十五屆六中全會

   溫家寶:加強農村幹部作風建設帶動農民一心發展生産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日前在山西農村考察時指出,廣大農村幹部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精神,結合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努力改進作風,進一步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以優良的作風和紮實的工作,影響和帶動農民群眾一心一意發展生産,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

    在大同召開了部分受災地區農村工作座談會,對今冬明春農業生産和群眾生活作出了部署,並就農村工作貫徹六中全會精神發表了意見。

    溫家寶強調,改進農村幹部作風,要圍繞實現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和解決農村的突出問題來進行。一要實事求是。在農村辦任何事情都要從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願,尊重農民的生産經營自主權。凡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決策,都要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不能強迫命令。農村幹部要加強理論和政策學習,注意研究農村改革和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增強執行黨的農村政策的自覺性,不斷推進農村的各項事業。二要調查研究。農村幹部要經常深入基層,真正帶著感情到農民群眾中去,同農民推心置腹地談心,了解農民在想什麼,盼什麼。在掌握市場資訊、尋找增收門路方面為農民多想辦法;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廣先進實用技術、發展文化教育和醫療衛生等方面給農民多辦實事;在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等方面對農民多加引導。要努力學習現代市場經濟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熟悉農業生産和農村經濟,了解農業實用技術,增強帶領群眾發展經濟的本領。三要體察民情。農村幹部要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為農民辦實事、謀利益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要傾聽農民呼聲,並實事求是地反映農民的困難和要求。要關心農民疾苦,把農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特別要關心和幫助貧困地區和受災地區的農民群眾。要高度重視減輕農民負擔工作,把中央的各項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四要艱苦奮鬥。農村的發展,是幹出來的。改變農村的面貌,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各級幹部要按照穩定解決溫飽和全面進入小康的目標,規劃任務,制定措施,帶領群眾苦幹實幹,逐步改變面貌。要堅持艱苦創業,勤儉辦事,厲行節約,講求實效,反對大吃大喝,鋪張浪費。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清正廉潔。

    溫家寶強調,要使農村基層幹部的作風有一個根本轉變,必須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增強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要認真總結近年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經驗,以貫徹落實六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創建“五個好”村黨支部、“六個好”鄉鎮黨委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活動,加強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全國農村幾百萬黨員幹部,是貫徹黨的農村政策、團結帶領農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骨幹力量。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給予關心,為他們搞好工作創造條件。

    在大同召開的部分地區農村工作座談會上,溫家寶聽取了山西省忻州市、河北省張家口市、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遼寧省朝陽市、陜西省榆林市抗旱救災和群眾生活安排情況的彙報,並就今冬明春災區群眾生活和農業生産進行了部署。他指出,災區各級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依靠群眾,依靠集體,生産自救,互助互濟,輔之以國家必要的救濟和扶持的救災工作方針,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確保災區群眾的口糧供應。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解決受災群眾口糧作為救災工作的重中之重。組織幹部深入災區,逐村逐戶核實災情,採取措施解決災區群眾的吃糧問題。中央和各級地方財政要針對今年災區範圍廣、缺糧人口多、數量大的實際情況,增加口糧救濟補助資金。糧食部門要及時調撥、供應、發放救災救濟糧。同時,要解決好燃料、衣被和人畜飲水問題。(二)儘快把農業稅災歉減免政策落實到戶。各地要認真做好受災地區農業稅的減免工作,把中央財政預撥指標和補助資金及本級減免機動數儘快下達,把農業稅災歉減免核定表編制到戶,張榜公佈,接受群眾監督。(三)組織群眾開展生産自救。地方各級政府要抓好抗旱保秋種和秋冬農田水利建設,為明年春季農業生産做好準備。要組織災區群眾積極發展多种經營,廣開增收門路,力爭農業損失副業補。在當地興修水利、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中,盡可能多地使用災區民工,為受災群眾增加收入創造條件。要有計劃地組織勞務輸出,多渠道增加災區群眾的收入。(四)加大救災投入力度。考慮到今年冬令缺糧問題突出,國務院決定進一步加大冬令期間災區群眾生活救濟資金的支援力度,地方各級政府要優先安排救災支出。在救災資金的使用上,要專款專用,突出重點,統籌安排,提高使用效益。在救災資金的撥付上,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保證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在救災資金的管理上,要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大檢查力度。防止剋扣、擠佔、挪用、浪費救災資金。

    隨同考察的有關方面負責人有杜青林、張佑才、楊衍銀、翟浩輝等。

    新華社2001年10月2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