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監總局要利用優勢幫助企業衝破非關稅壁壘

    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法規司負責人劉兆彬日前表示,新組建的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不但要從源頭上打假治劣,提高産品品質,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而且要積極利用自身的政策和技術優勢,幫助國內企業衝破非關稅壁壘,大舉進軍國際市場。

    他介紹説,國務院把原國家品質技術監督局和原國家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合併為一個正部級的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這是我國從政府機構調整上採取的一個應對WTO的具體措施。

    他説,“我們打開大門的同時,也跨進了人家的門檻。但人家的門檻也不是好進的。入世以後,關稅的作用會逐漸弱化,但非關稅壁壘的門檻仍然很高。檢驗、檢疫、認證、標準、計量等一些符合國際貿易規則的、最基本的、技術性非常強的手段,將成為發展國際貿易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

    據介紹,WTO現有21個基本協議框架中,《技術的貿易性壁壘協定》(簡稱TBT協定)和《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簡稱SPS協定)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即任何一個國家在制定標準、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認證程式的時候,必須符合保護人類和動植物生命健康的安全、符合保護環境的安全、符合反欺詐的安全;符合保護國家利益等5項標準原則,所制定的技術性的措施和法規就是合理的,就會得到國際上的認可。因此,在國際市場上,發達國家往往把關稅降得很低,有的甚至是零關稅,但技術壁壘門檻很高,它的目的就是合理地利用世貿規則設置一些非關稅壁壘,保護它們自己的市場。

    劉兆彬列舉了兩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日本對大米進口設定了農藥、有害物質殘留、重金屬等140多項檢測指標。如果有一項指標不合格,就禁止進口。另外,歐洲、美國,對我們出口的水産品、農産品、機電産品等,也都有非常嚴格的技術要求。

    因此“幫助國內企業衝破國際上的非關稅壁壘,大舉進軍國際市場,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首先,我們要了解WTO其他成員國在技術法規方面的具體情況,關於不同品種不同類別的産品有怎樣的規定,也就是説,要了解其他國家制定了哪些強制性措施和技術法規,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其次,要爭取與國外的認證和檢驗機構實現互認。按照WTO的規則,如果我們的檢驗達到了國際水準,在中國檢驗完後蓋了章,就可以爭取國際互認。“産品上的國際互認是一項複雜而難度很高的工作。許多發達國家,他們的産品相互間也不是互認的。但是我們可以開展管理能力方面的互認和實驗室能力的互認,讓國際上承認我們實驗室出來的檢驗報告。在這個基礎上,再一步一步地做更多的工作,使我國在國內得到認可的産品,其品質在國際上也得到認可。”

    第三,需要加強對技術法規、技術措施的研究和規範。他認為,由於目前我們國家的立法體系根本就沒有技術法規概念,導致市場的管理存在很多漏洞,我們要大力加強對技術法規的研究和應用。

    第四,“根據我國對WTO的承諾,逐步對國外的檢驗市場和檢驗機構開放。開放市場需要加強管理,管理靠法律法規。”劉兆彬説,“現在就有些機構鑽了我們管理的漏洞,不辦公司只設辦事處,聘用我們的人員,用我們的實驗室,出具他們的報告,偷稅漏稅,衝擊我們的檢驗市場。” 這些都是不允許的。

    《中國經濟時報》 2002年1月16日

    

    


中國成立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