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王春正説我國經濟結構將進行戰略性調整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王春正今天上午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作了題為《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經濟調整》的專題發言,王春正指出,當前我國的經濟結構調整是在新技術革命帶動下,對經濟全局和長遠發展進行具有重大影響的戰略性調整,包括産業結構、地區結構和城鄉結構在內的全面調整。這樣才能使我國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發展,國際競爭更加激烈的情況下,抓住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

    王春正説,進入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和資訊化的趨勢不斷加快,特別是以資訊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迅猛發展,國際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這既給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同時也使我們面臨嚴峻的挑戰。經過5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我國生産水準邁上了一個大臺階,供應短缺狀況已基本結束,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一般工農業産品出現了階段性、結構性剩餘。但也存在經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這突出表現在産業結構不合理,地區發展不協調,城鎮化水準低,國民經濟整體素質不高,國際競爭力不強。這種結構性矛盾越來越不適應加快經濟發展的需要,越來越不適應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加經濟全球化的需要。

    王春正指出,剛剛結束的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在《綱要》中明確提出了今後五年經濟結構調整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國際競爭力增強。2005年第一、二、三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3%、51%、36%。國民經濟和社會資訊化水準顯著提高。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地區間發展差距擴大趨勢得到有效控制。城鎮化水準有所提高。為實現這一預期目標;必須從以下一些方面抓起:

    第一,加快産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改善三次産業結構狀況。加強第一産業、提高第二産業、發展第三産業,是 “十五”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在發展第三産業時要把發展資訊服務、金融保險、資訊等現代服務業,放在結構調整的重要位置;這也是應對經濟全球化、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措施。

    第二,大力推進國民經濟資訊化,把結構調整與資訊化結合起來。

    第三,提高城鎮化水準,優化城鄉經濟結構。不斷提高城鎮化水準,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是我國實施“十五” 計劃中,優化城鄉經濟結構的重大舉措。“十五”期間,隨著我國農業生産力水準的提高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將不失時機地實施城鎮化戰略,有重點地發展小城鎮,積極發展中小城市,完善區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發揮大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

    第四,調整生産力佈局,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同時繼續發揮東部沿海地區在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中的帶動作用,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戰略之舉。力爭用五年到十年的時間,使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有突破性進展,科技、教育有較大發展。

    

    新華社 2001年3月27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