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彬:西部大開發十年內會有突破性進展

    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

    黨的十六大將“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作為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的八大任務之一,給予十分突出的地位,明確指出了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意義、階段目標、重要任務,並提出具體要求。對此,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李子彬認為,這是因為西部大開發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

    “西部大開發包括12個省區市,面積68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71.4%;3.64億人口,佔全國的28.6%。”李子彬對記者説,“西部大開發是舉世矚目的韆鞦偉業!”

    他首先介紹説,1999年,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決策。3年來,西部大開發方針正確,措施得力,進展順利,效果顯著。經濟快速增長,2000年和2001年,國內生産總值分別增長8.5%、8.7%。今年1—9月,增長9.6%。中央對西部地區的投資力度加大,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水利樞紐、交通幹線等事關西部地區發展全局的重大項目已取得實質性進展。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全面啟動,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力度顯著加大。科技、教育和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人才開發力度加大。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不斷推進,人民生活水準進一步改善。可以説,西部大開發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實踐,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部署,凝聚了黨心、民心,激發和調動了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和政治意義。

    話題轉到“小康”這一熱門話題。李子彬認為,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但沒有西部的小康就不會有全國的小康。現階段,東、西部發展不平衡差距甚大,且仍呈擴大趨勢。2001年,東部11省市每人平均GDP達到1600美元,而西部12省區市僅有610美元。

    突破口就是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

    李子彬強調指出,西部大開發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性任務,需要幾代人的艱苦努力。近10年就是要在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特色經濟、優勢産業和科技教育加快發展,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改革開放出現新局面。

    從基礎設施方面看,“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有9條涉及西部,西部地區省際之間規劃建設8條通道,目前都在積極推進。新建和改擴建機場開工31個,其中已經竣工17個。西電東送工程,在建項目裝機容量2200萬千瓦,500千伏輸電線路6770公里。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2001年6月開工,計劃2007年全線通車。西氣東輸工程新疆輪南至上海輸氣線路於今年7月開工,計劃2004年全線送氣。生態環境建設方面,退耕還林工程已在25個省區市全面啟動,預計到年末,累計退耕還林5800萬畝,荒山荒地造林6200萬畝。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正在積極推進,14.2億畝天然林資源將得到保護,還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1.9億畝。環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天然草原保護與建設試點工程進展順利,明年還將全面啟動退牧還草工程。

    這一系列工程可謂大手筆,濃墨重彩,需要大量的投資。那麼,錢從哪來?李子彬概括地説:“政府有政府的責任;市場有市場的作用。”他説,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發展教育的投資力度。這些基礎性的公益性的投資,回報率不高,應該以國家投資為主,要逐步建立長期穩定的資金渠道。另一方面,優勢資源的開發以及競爭性領域的發展,則主要依靠從市場上取得資金。西部地區要大力改善投資環境,努力吸引國外投資和國內資金參與西部大開發。依託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經濟,促進經濟發展、財政增長、擴大就業、改善人民生活。

    説到改善投資環境。李子彬認為,不單硬環境要改善,尤其要著力改善投資的軟環境。當前的突出問題在於,西部在這方面與東部的差距較大,政府的服務意識比較淡薄,辦事效率和依法行政的水準不夠高。

    西部急需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改革開放是西部大開發的持久動力。西部大開發當然離不開中央加大扶持,但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還在於西部地區廣大幹部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逐步轉變觀念,樹立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和開放意識。通過加大幹部交流力度,大大縮短轉變觀念的時間,借助資訊化的發展,推動人們自覺轉變觀念,逐步克服“等、靠、要”的思想。

    李子彬接著説,加強東西部合作本身也涉及觀念問題。全國是一個大系統,西部開發不會影響東部,只會相互促進。要把東部地區的資金、技術、人才和資訊優勢與西部地區的資源、市場和人力優勢結合起來,形成優勢互補、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

    西部地區還要積極推進城鎮化和工業化,這是西部大開發的必然要求、必經之路。西部地區城鎮化水準較低、工業化水準也不高,與東部的差距比較大。伴隨著經濟結構、産業結構的調整,農村人口逐步轉移,將會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體系。同時,要實施生態移民工程。李子彬補充説,關於“生態移民”工作,已經推動兩年多了。目前,西部地區還有大約1000萬人生活在生態環境特別脆弱、生態位置又非常重要、基本不具備生存條件的地方。比如青海三江源一帶,急需進行生態移民。這是一項名副其實的德政工程。有副對聯———“搬遷扶貧,新村充滿世紀春色;以工代賑,移民拔掉千年窮根”,由此可見一斑。

    最後,李子彬總結説,總體來看,搶抓歷史性機遇已成為西部地區廣大幹部群眾的共識。西部地區的一些省區市提出以西部大開發總攬經濟工作全局的發展思路。我們要維護和保護好西部地區各族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發展生産的基礎上,促進城鄉人民的生活水準不斷提高,通過西部大開發,使人民切實得到實惠和好處,始終把不斷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準作為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出發點和歸宿。眾志成城,努力向全面小康目標挺進!

    《人民日報》 2002年11月2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