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建立風險投資體系是關鍵

    發達國家的經驗顯示,要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使之形成國家的競爭能力,關鍵是要建立一個完善的風險投資體系。

    科技部副部長鄧楠説,高科技發展為高科技産業需要風險投資的支援,不是由於誰的心血來潮,而是由高科技成果産業化整個過程的內在規律所決定的。

    高科技企業的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即:種子期—創建期—成長期—擴張期—穩定與成熟階段。在這五個發展階段,公司發展所需的資金規模、資金性質、資金來源都有所不同。

    “種子期”階段是在正式建立之前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那些新思想、新發明和新技術的擁有者們首先要對擬生産的産品及其市場潛力作出基本判斷。這一階段對資金的需求量相對較小,通常企業創建者個人的儲蓄和資産即可滿足。

    “創建期”階段,即發展創新産品直到其符合市場需求的階段。一般來説,這一階段是十分耗費時間和財力的,對於資金的需求較大。由於創新存在著高風險,以謹慎為主的商業銀行不可能向其提供資金,更難以公開發行股票。這一階段籌集資金難度是極大的,也是阻礙企業研究與發展的瓶頸,也是風險投資發揮作用的關鍵階段。

    “成長期”階段是新技術公司發展的關鍵階段。由於産品已經進入市場,其潛力也可以被粗略估計出來,公司成功的前景開始變得明朗起來。但是,由於新技術的不確定性,企業現金收入、現金流極不穩定,資金需求量很大,需要注入較多的資金以求發展。傳統的融資渠道仍會採取觀望的態度,這時主要的資金提供者仍然是那些風險資本。

    “擴張期”即不斷贏得顧客,擴大市場份額的階段。由於正常的現金流量已開始大量産生,從傳統資本市場獲得資金的機會大大增加。這一階段籌資困難已大大降低。

    “穩定與成熟”階段。此時,公司的組織、市場和資本聯繫均已穩定,此時的企業已成為成熟的高科技企業。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高科技企業融資的主要問題集中在中前期即從創建期、成長期到擴張期這一段發展時期,此時,常規的金融機構不願進入,普通的金融市場也難以接納。同時,由於此時所需資金量又為一般個人和政府所不能及。因此,若無特殊的資金安排,一個很有潛力的産業就會因缺乏資金而長期停滯。

    談到建立風險投資應注意哪些問題時,鄧楠説,風險投資不是簡單的籌集資金,認識不到這一點,就很有可能將一個極具發展潛力的事情引入舊軌道,從而導致我們不願看到的結果。

    鄧楠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説,社會並不缺少資金,缺少的是一個適合資金有效配置的機制。當然,風險投資機制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市場環境與制度環境。其中包括:一是寬鬆且可實施的法律和財會、稅收等政策環境,能夠吸引多渠道、多方面的資金進入風險投資市場。二是符合法律與投資習慣的資金組織形式。三是要有順暢的風險資本退出機制。四是要有仲介服務機構體系,包括行業自律組織、科技項目評估機構、技術經紀機構、風險投資諮詢顧問機構、法律與會計服務機構等。五是要有冒險創新的精神、誠實經營的信用環境以及尊重個人價值和權益的人文傳統。顯然,只有具備或初步具備這些條件的地方,風險投資體系才能建立起來,並有效運作。

    鄧楠強調,有沒有風險投資機制對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説大不一樣。眾所週知,俄羅斯的基礎研究和軍事領域的技術水準與美國相差無幾,但是他們的技術優勢很難轉化為經濟的競爭能力。根本原因在於,在俄羅斯缺乏美國所擁有的一整套適應高新技術成果市場化、産業化的風險投資機制。我國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固然很大,但機制性差距更大,尤其是缺乏適應高新技術市場化與産業化需要的風險投資機制。

    鄧楠説,目前,美國的風險資本規模已達600億美元,風險投資機構達4000多家,每年為1萬項高新技術項目提供支援。這就是為什麼美國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快的重要原因。她説,風險投資是一種為創新而主動承擔風險的投融資活動。其失敗率高是基於高科技産業發展的特點,如美國的高技術研究開發計劃一般約60%在技術上可行,能被推向市場的為30%,進入市場後的成功率則僅為12%。但成功後的回報率也十分驚人,美國近5年風險投資年平均回報率高達40%。

    

    《光明日報》6月28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