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企業年金:有業務沒收入 政策規定待出臺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7 月6 日 | 文章來源:解放日報

企業年金探索前進

6月27日,上海第一份標準企業年金合同産生:太平養老保險公司作為受託人和投資管理人取得了復旦復華企業年金計劃。同時,該計劃也是太平人壽上海地區企業年金代理第一單。

業務拓展初見成效

在上海企業年金第一單浮出水面前不到一個月,太平養老與北京飛機維修工程公司簽定企業年金受託合同,成為北京市企業年金第一單。據太平養老總經理楊帆介紹,除北京和上海外,太平養老在遼寧、黑龍江、河北、青島、江蘇、浙江等省市均簽訂了當地的第一單標準企業年金合同。目前和太平養老簽訂企業年金受託合同的企業已經超過100家,累計年金規模突破4000萬,其中僅遼寧地區就有60多家。

去年8月,與太平養老同時獲得企業年金受託人和投資管理人資格的還有平安養老保險。9月,平安養老就與中聯重科簽訂了合作意向書,此後在廣東、山東等地簽下當地企業年金第一單。

據了解,目前簽定企業年金計劃的企業為數不少,涉及的行業有製造業、電力、通訊、交通運輸、金融、航空、煙草等,但都以中小企業為主,受託資金量相對較小,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對此,楊帆認為,企業年金的操作技術含量和政策要求都比較高,大型企業人數龐大,構成複雜,各類行政審批報備也較中小企業繁瑣,而且很多領導人的理念尚未到位,必須慢慢來。太平養老在上海和北京的取得的企業年金,每個環節都花了不少時間去梳理,經過一年多接洽商議後才確定下的。

據悉,為了進一步拓展業務,平安養老和太平養老都和其他獲得企業年金管理資格的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在上海市場,平安養老和一部分擁有管理人資格的基金公司也已先後與相關單位簽署企業年金託管意向。

保費收入仍然為零

雖然兩家養老險公司在企業年金上都有所斬獲,然而截至今年5月,在保監會的統計數據中,平安養老和太平養老的保費收入仍然顯示為零。

業內人士透露,財政部企業年金會計準則討論稿雖然已經完成,但在最終規定出臺前,各機構對具體操作似乎都無所適從。企業年金資金在銀行的賬戶究竟是在託管人賬戶下另設企業帳戶,還是直接設立企業帳戶操作?這一關鍵問題遲遲未解決,相關資金也無法正常運用。

此外,企業年金會計核算辦法和開戶辦法尚未明確,企業年金資金只能存在銀行的過渡賬戶中,不能按原規定順利流轉運用。所以出現了有業務無保費收入的怪現象。知情人士透露,開戶辦法有可能在近期出臺,屆時企業年金的資金將可以進入託管帳戶,按照相關規定運轉。

不過,資金滯留對各個管理機構都有很大壓力。在簽企業年金受託計劃時,不少企業提出保本收益的要求,並且在合同中對收益進行了一定規定。而且,平安養老和太平養老作為託管人暫時無法收取託管費用,銀行的託管人費用也都暫不收取。據悉,等最終的會計準則和賬戶設置方案出臺後,才能補收相關的管理費用。

政策框架尚待細化

談到企業年金,稅收政策是繞不過的話題。雖然目前全國已有十多個省市建立了稅收優惠政策,江蘇等地區的優惠比例甚至超過了8%,但落實到各個地區稅務局時,統計口徑不同,落實程度也不一樣,這些優惠還未能真正落到實處。

此外,業內人士指出,對受託人職責定位、企業建立年金計劃等還缺乏規範。養老險公司企業年金運作渠道的界限比較含糊,各項報批程式、各個管理機構之間的溝通和銜接都缺乏具體的參照標準。同時,企業年金試行辦法雖對各服務機構的職責提出了明確要求,但對企業在企業年金管理的約束較少,容易造成有的企業不按規定上報年金計劃,不選擇投資管理人自行投資,投資範圍突破法規限制比例等問題。 (馬莉娜)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