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經貿委印發《2002年經濟運作調控綱要》(全文)  

      關於印發《2002年經濟運作調控綱要》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經貿委(經委)、有關地方商委(行業辦),委管國家局,直管協會: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我們在全面分析2002年經濟運作環境和充分徵求地方經貿委與有關部門、行業協會意見的基礎上,編制了《2002年經濟運作調控綱要》。現印發你們,請參照執行。

    附件:主要行業調控目標及政策措施 (見相關新聞)

    二OO二年一月二十四日 

    2002年經濟運作調控綱要

    2001年,在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緩,世界貿易低速增長的情況下,我國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快結構調整步伐,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擴大開放,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進一步改善,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全年的主要調控目標基本實現。GDP比上年增長7.3%;工業增加值增長8.9%,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4657.2億元左右,增長8.1%;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1%;更新改造投資增長15.3%。但受全球經濟增長減緩特別是“9.11”事件的影響,我國經濟出現了出口增幅回落,生産增速減緩,經濟效益下滑的問題, 2002年還有繼續發展的趨勢,這些問題加大了經濟運作調控的難度。

    一、2002年經濟運作環境

    2002年我國經濟發展的國際環境更加嚴峻,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確定因素增多,將會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同時,目前國內經濟生活中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産業結構矛盾突出,經濟體制的深層次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制約著內需的持續擴大和經濟健康發展。

    (一)全球經濟處於衰退趨勢,出口面臨更大壓力。

    從2000年下半年以來,美國、日本和歐盟三大經濟體增長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這是自1975年以來的第一次。“9.11”事件及對阿富汗實施軍事打擊後,美國及世界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美國、德國相繼宣佈經濟進入衰退,儘管各國採取了不少措施,但政策效果的顯現尚需時日,世界經濟何時出現恢復性增長還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由於我國60%左右的出口産品銷往美國、日本和歐盟,2002年,我國的出口將面臨鞏固市場份額、打破貿易壁壘等多種壓力。在國內生産能力嚴重過剩的情況下,如果出口回落幅度過大,供過於求的矛盾將更加突出,對生産增長和效益提高都將産生較大影響。

    (二)入世後我國經濟面臨多種挑戰,制定和落實應對措施的任務更加緊迫。

    入世標誌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同時也使國內競爭國際化的趨勢進一步加劇。與國際競爭力有較大差距的行業,其産品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國外進口産品的衝擊。入世對政府管理方式的影響也是深刻而全面的,加快職能轉變,加強法制建設,提高宏觀調控能力,成為十分緊迫的任務。利弊得失,關鍵在於應對是否得當。準備充分,工作做得好,就能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工作做得不好,積極因素沒有充分發揮,優勢也會變成劣勢。

    (三)擴大內需面臨更高要求,增加有效供給任務十分艱巨。

    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方針,2002年我國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國際環境,更要堅持這一方針。但當前面臨不少制約因素。一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近年來,許多農産品供給出現了相對過剩,農産品價格持續低迷,糧食主産區和貧困地區農民增收困難,導致農民購買力不足。二是國債投資帶動民間投資作用減弱,選準投向、提高投資效益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少企業技術改造資金和資本金不足,擴大技改投資面臨資本金、市場和技術儲備等多種制約。三是供給結構不適應需求結構和消費升級的矛盾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重大技術裝備和高新技術産品遠遠滿足不了國內投資需求,適應多層次需求的有效供給格局還未形成,加快結構調整,增加有效供給的任務十分艱巨。

    (四)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對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我國已進入就業高峰,每年需新增1500多萬個就業崗位。隨著結構調整和企業改革步伐的加快,每年還將有一批下崗職工進入再就業行列。第三産業發展滯後和勞動力素質不高,也制約了就業規模的擴大,近兩年下崗職工再就業比例明顯下降。就業困難和失業人員的增加,使得城鎮低收入群體比重上升,對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提出了更高要求。

    2002年我國經濟發展也有許多有利條件。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形成了比較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和有利的體制環境,糧食、外匯儲備充足,匯率穩定,國內市場潛力巨大,經濟發展有比較大的空間。近年來,國家堅持擴大內需方針,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形成了促進經濟增長的正確方針和政策措施。國有企業三年改革脫困成果得到鞏固,多種所有制經濟協調發展的局面初步形成,經濟運作的微觀基礎進一步改善。全球經濟明顯放緩,而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投資環境不斷改善,利用外資出現了難得的機遇。入世,有利於我國更加公平地參與國際競爭。特別是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積累了豐富的應對各種風險和複雜局面的成熟經驗,這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搞好經濟運作調控的根本保證。

    二、2002年經濟運作調控的指導思想和主要調控目標

    根據對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分析,2002年經濟運作調控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五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以企業工作為中心,堅持“三改一加強”,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國有企業重組、改組和兼併破産,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著力搞好企業技術改造,積極發展現代流通方式,提高對外開放水準,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進一步轉變職能,扎紮實實做好各項工作,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積極貢獻,以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六大的勝利召開。

    2002年經濟運作調控的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産總值增長7%左右,工業增加值增長9%以上,更新改造投資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左右,進出口增長力爭不低於上年,企業經濟效益力爭有所增長。考慮到經濟形勢變數較多,必要時可做出適當調整。

    為做好2002年的經濟運作調控工作,實現調控目標,需要著重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努力培育和保護有效需求。

    我國經濟之所以能經受住亞洲金融危機的考驗,並在這次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的嚴峻形勢下保持穩定增長,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國內市場廣闊並實施了擴大內需的方針。我們一定要繼續堅持這一方針,並把擴大內需與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結合起來,與增加有效供給、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素質結合起來,與千方百計擴大出口結合起來,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快技術進步步伐,堅決淘汰落後生産能力,大力發展現代流通業,繼續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二)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

    當前,國有企業重組改組和深化改革的任務繁重。入世後,國有企業競爭力不強的問題將進一步凸現出來。為提高國有經濟的整體競爭力,增強國民經濟的活力,必須堅持把國有企業改革作為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紮實推進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在建設規範的現代企業制度上下功夫,著力推動國有企業的重組改造,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進一步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加大利用民間資本和外資參與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的力度,繼續推進企業兼併破産,加強企業管理。

    (三)堅持生産和流通並重,進一步增強流通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

    大生産需要大流通,大流通促進大生産。目前我國流通産業的發展不適應社會化大生産需要,尤其是商業對GDP貢獻率不足9%,不及發達國家的一半。流通業在拓寬市場、增加就業、引導生産和帶動需求等方面有著廣闊的空間。必須堅持生産與流通並重,繼續深化流通體制改革,以理順體制、創新機制、科學管理為重點,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加快改造傳統流通業,進一步增強流通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四)提高在更加開放條件下的經濟運作調控能力,確保國家經濟安全。

    2002年是我國入世後的第一年。我們要在認真履行承諾、遵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強風險防範意識,增強預測、預警能力,提高在更加開放條件下的宏觀調控水準。要加快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接軌,搞好國內生産要素的協調和進口總量調控。加強石油等重要戰略物資儲備,實現出口和重要物資進口的多元化,確保國家經濟安全和國民經濟的平穩健康運作。

    三、2002年經濟運作調控工作重點

    (一)著力抓好技術改造,充分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2002年,無論是增加出口還是擴大內需,都對增加有效供給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加快結構調整步伐,以提高産業競爭力為目標,以擴大內需為立足點,以技術創新為支撐,集中精力抓好一批對産業結構升級具有標誌性作用的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努力為“十五”期間我國産業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産業。要緊緊圍繞“品種、品質、效益”,集中精力抓好一批重大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項目。重點是:以提升産業競爭力為目標,扶持煉油及乙烯後續産品、新領域精細化工、新型材料、高濃度化肥及新品種農藥、新藥産業化和藥品生産GMP達標、新型幹法水泥和新型建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農副産品深加工重點企業的技術改造;以重大裝備基本滿足國內需求為目標,加快石油化工成套設備、大型發電及輸變電和潔凈煤燃燒的成套設備、數控機床和關鍵基礎件、儀器儀錶、大型施工機械、新型紡織機械、適用先進農業機械、包裝印刷技術設備和環保設備的技術改造;以提高社會效益為目標,增加企業預防事故和消除事故隱患的安全設施投入,支援煤礦綜採及安全設備更新,潔凈煤生産及應用,冶金、化工、有色、電力等行業的節能、節油和節水及環保,食品醫藥生産、流通關鍵環節及安全品質監測等領域的技術改造;以連鎖經營、集中配送為重點,加快傳統商業的技術改造。新開工項目,要選準投向,提高投資效益,防止重復建設。

    努力培育高技術産業和新興産業。以電子資訊、生物技術、新材料和環保等産業為重點,大力支援積體電路、新型元器件、軟體和數字技術等高附加值産品的發展,加快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和競爭優勢的高新技術産業群。

    加快西部地區工業結構調整。堅持開發和保護並重的方針,加大優勢資源開發力度,加強西部地區國有企業的聯合、重組,促進東部地區參與西部地區的結構調整,加快西部地區特色工業和優勢産業發展。中部地區要充分利用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加大投入力度,促進東中西部地區經濟協調發展。

    (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重組改組步伐

    國有企業改革仍處於攻堅階段,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重組改組步伐,不斷提高國有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發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的指導意見》,加強組織協調和工作指導,重點是搞好授權經營和重組上市、收入分配改革和分離企業辦社會負擔。建立和明確國有資産經營責任制,理順母子公司關係,使集團公司成為投融資、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的主體。鼓勵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經營管理能力強和規模經濟效益好的企業通過兼併、聯合、重組,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有效擴張。支援規模大、效益好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改制後在境內外上市,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實現集團公司與上市公司在資産、財務、人員、機構上“四分開”,加快經營機制轉換。積極穩妥地分流富餘人員和減輕辦社會負擔,加大企業分配製度改革步伐,選擇少量中央管理、基礎條件較好的大型企業和境外上市公司,進行企業內部分配製度改革試點,逐步建立起對企業經營者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在投融資、外匯管理、技術創新等方面,為他們創造能夠與跨國公司公平競爭的環境和條件。要大膽引入競爭機制,抓緊制定電力、鐵路體制改革方案,積極穩妥地推進電信、民航管理體制改革。推進企業重組改組,要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和企業意願,不搞“拉郎配”。

    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進一步推進政企分開,加快規範的公司制改革。除少數必須由國家壟斷經營的企業外,繼續推動效益較好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尤其是國家重點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革,重組上市。嚴格操作規程,穩步推進向外商等非國有投資主體轉讓國有股權的改革。引入獨立董事制度,逐步建立經理人員由董事會選聘、市場化配置的機制。建立健全企業法律顧問制度,防範企業經營的法律風險。加快配套改革,為建立規範的現代企業制度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積極穩妥地做好企業兼併破産工作。區別對待,分類搞活,下功夫加快軍工企業改革脫困步伐。2002年銀行核銷銀行呆壞賬規模初步安排800億元,重點用於軍工、有色金屬、煤炭等行業和資源枯竭礦山的關閉破産,同時要統籌考慮各地關閉破産條件和總量平衡等因素,推進各地結構調整和企業解困。鼓勵財政狀況較好的地區,由政府設立破産企業職工安置專項資金,推進依法破産。在企業兼併破産和改制中,要始終把握好兩點:一是確保社會穩定。2002年除破産企業新增的下崗職工外,還有600萬下崗職工要出再就業中心,社會穩定的壓力很大。要把穩定作為第一位的工作切實抓好,進一步落實破産穩定工作責任制,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千方百計做到“兩個確保”,加強再就業培訓,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二是防止國有資産流失。要從建立健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國有資産出資人體制和社會信用制度的高度,堅決依法破産,切實防止逃廢銀行債務和國有資産流失。

    進一步推進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管理人員競聘上崗、能上能下,職工擇優錄用、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有效激勵的機制。把加強企業管理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成本管理和財務管理為重點,努力降低各項成本和費用。高度重視決策管理,建立科學的決策程式、健全的決策機構和嚴格的決策責任制,減少決策失誤。加強品質管理,嚴格執行國家品質標準和規定。強化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堅持地方行政一把手作為安全生産第一責任人制度,加強安全生産監督管理隊伍建設,完善安全生産設施,特別要做好煤礦安全生産工作,減少重特大事故發生。要運用法律、經濟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逐步建立事故預防機制,把安全生産工作納入法制化、規範化管理軌道。積極利用現代資訊技術手段,推進企業管理資訊化。啟動“企業管理資訊化人才培訓工程”,大力推廣聯想、海爾、斯達等企業管理資訊化的成功經驗,扶持管理資訊化項目建設,加快財務、採購、倉儲、行銷、品質、訂單等領域管理的資訊化進程。

    (三)搞好經濟運作調控,提高經濟運作品質

    2002年經濟運作中的矛盾很多,一些突發事件和意外因素隨時可能發生,必須切實加強經濟運作監測、預測,建立和完善國民經濟和進出口預警體系,注意做好經濟運作調控,保持總量平衡,確保經濟安全,實現經濟的穩定增長和效益提高。

    千方百計擴大出口,規範出口秩序。根據國際市場的新變化,充分利用入世後的有利條件,引導企業調整和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提高産品品質,挖掘出口潛力,積極擴大機電輕紡産品、高附加值産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鞏固傳統出口市場,努力擴大對歐洲市場的出口,積極開拓俄羅斯、拉美等新興市場。充分利用外國在華大型商業企業的採購網路,擴大出口。力爭全年工業品出口增長5%以上。進一步實施走出去戰略,推動有條件的企業到海外投資辦廠。加強行業自律,及時發現和制止低價競銷,防止出口價格大戰,避免為國外反傾銷指控提供口實;注意發揮行業協會和商會的作用,積極做好反傾銷應訴工作。

    加強産業損害預警機制建設,實現産業損害調查的前置化。重點抓好鋼材、化肥、原油、化纖、汽車、數控機床及重大裝備等重要産品的預警和應對措施研究,注意搞好進口調控,防止過量進口的衝擊。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規則,適時啟動反傾銷、反補貼和貿易保障措施,維護正常的進口秩序;改善進口管理辦法,建立健全産品技術標準、環保標準,保護産業安全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積極做好生産要素供應的組織協調。繼續做好重點企業授信、銀企協議的組織協調工作,確保重點企業資金供應,繼續對部分困難企業中有市場、有效益産品實施封閉貸款,加強監控,提高貸款使用效果。搞好煤炭、石油、棉花、食糖等重要物資的産運銷協調,及時化解經濟運作中的突出矛盾。及時搞好煤炭調運,保障市場供應。加強國際市場油價的分析預測,把握好原油進口的時機和數量,合理安排原油加工進度,實行原油進口、成品油和化工産品出口的多元化,做好石油戰略物資儲備。加強對國庫棉出庫數量、品種和時機的協調,堅決打擊摻雜使假和炒買炒賣、囤積居奇投機行為,強化對棉花價格形成機制的研究,建立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價格聯動新機制。搞好食糖的進口調控,防止小榨廠死灰複燃。加強電力總量平衡和大區間電力資源優化配置。抓緊做好入世應對工作,加強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學習、研究,引導企業和地方經貿委儘快掌握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搞好人員培訓,分行業、分産品研究和落實應對措施。抓緊清理、修訂各種規章,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高在更加開放條件下的調控能力和管理水準。

    繼續抓好煤炭、紡織、冶金、石化、建材、電力等重點行業的總量調控、結構調整工作,壓縮過剩生産能力,保持市場供求基本平衡。鞏固關閉“五小” 成果,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企業關閉立法,堅決依法關閉浪費資源、産品品質低劣、污染環境、不具備安全生産條件的廠礦,進一步淘汰落後技術、設備和工藝。堅決防止已關閉的企業死灰複燃。煤炭行業要堅決關閉非法開採的小礦,符合條件的合法鄉鎮礦必須經驗收合格後才能恢復生産。

    (四)積極發展現代流通方式,努力培育和擴大消費

    培育和擴大國內需求要特別重視流通對生産和消費的促進作用。充分發揮政府在流通業改革發展中的規劃和指導作用,加強現代物流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行銷方式和組織形式,培育一批骨幹流通企業,力爭在幾年內發展兩三個超過千家店舖的連鎖集團,數個跨省區經營的大型零售集團、大型物流中心、大型餐飲和酒店集團。積極穩妥地發展電子商務,加快流通資訊化建設。加快傳統流通業改造步伐,整合存量資源,提升傳統流通企業的競爭力。選擇部分條件較好的地區積極穩妥地推進重組、兼併破産試點。以大中城市、沿海地區為重點,繼續推動工商聯手共同開拓市場。鼓勵有實力的大型流通企業到中西部投資辦店、發展聯營、輸出管理,促進中西部經濟發展。進一步消除影響城鄉居民消費的體制性障礙。

    (五)改善中小企業環境,加快中小企業發展

    中小企業在活躍經濟、增加就業和為生産、生活提供多種服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擴大內需,應對入世挑戰,需要加快中小企業的發展。採取有效措施,促進各種所有制中小企業公平競爭、健康發展。在市場準入等方面創造公平競爭條件,凡對外開放的領域,同時對國內非公有制企業開放。積極扶持科技型、創業型中小企業發展,支援中小企業與大企業搞好協調配套,促進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以建立和完善信用擔保體系為重點,進一步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培訓、資訊、融資等方面的服務。建立中小企業信用制度,提高中小企業信用水準。

    (六)加大治本力度,進一步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

    繼續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對於增強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有效應對入世挑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市場經濟秩序尚未根本好轉,有些問題還相當嚴重,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的任務仍十分艱巨。要進一步標本兼治,突出重點,邊整邊改,繼續抓好建築、稅收、文化、安全生産等領域專項整治,特別是繼續深入開展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等商品的打假專項鬥爭,加大打擊非法傳銷活動的力度,儘快使直接關係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的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同時,要適時開展整頓金融、財政、旅遊秩序的專項鬥爭。在“治本”上下大功夫,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加強法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充分運用資訊技術手段,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強化市場監管,發揮輿論監督、行業自律的作用。

    (七)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工作作風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十五屆六中全會精神,按照“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切實轉變職能,改進作風,反腐倡廉。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加強行政執法和執法監督,重視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抓緊做好與世界貿易組織有關法規的立、改、廢工作。按照政企分開和提高效率的要求,抓緊對行政審批事項進行清理,能精簡的精簡,可改為備案的改為備案,需要保留的要簡化程式,規定時限,改進服務。要按照審、監分離的原則,加強對審批項目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整頓、規範和發展各種仲介組織,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仲介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提高行業自律意識。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下決心精簡會議和文件。切實深入基層,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對改革、發展和穩定中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的問題,要認真研究,及時解決。

    國家經貿委網站 2002年2月26日

    

    


國家經貿委:2002年主要行業調控目標及政策措施(全文)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