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郭樹清216天再造建行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10 月27 日 |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中國國有銀行首個“公司良治”標本,價值幾何

低調,但一定有板有眼,是郭樹清本人也是他賦予建行的氣質。其間,郭樹清用了整整216天。這段時間裏,無論公開場合還是兩次單獨接觸的機會,在記者接觸到的中、建、工三家國有股改銀行的幾乎所有高層中,郭樹清對上市所言最少。

10月27日,當郭樹清率領他的董事會同事們敲響香港聯交所鐘聲的那一刻,他應該為這個經過整整七個月再造的班底感到自豪。此前,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的中國建設銀行(下稱“建行”)環球路演中,建行一直在把自己作為一個經過大幅重組的機構來推銷,尤其推銷“擁有一個活躍的董事會”。

建行一位董事會成員曾兩次對記者説過同樣的評語:“郭樹清來後,董事會氣象大為改觀。”當記者向郭樹清詢問如何回應這句評語時,他平靜地以一句“大概吧”回應。

然而,在郭樹清履任建行董事長時,市場依然存有擔憂。他雖然有豐富的宏觀經濟管理經驗,卻沒有在金融機構第一線工作的經驗,“最大的任務和最大的困難都是如何帶領建行走出目前的人事變動危機,並最終成功實現上市。”

此次國有銀行改革被國務院領導稱為“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戰役”。

“臨危受命”

開會的時候,除非一定要坐在主席臺的位置,郭樹清總是喜歡坐在最後一排。“習慣於坐在背後一排的”他卻總是被推到市場和輿論的前沿,從早期作為學者參與提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整體設計”,到擔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再到擔任匯金公司董事長,直至親自主政建行的改革。

在匯金公司的力薦之下,今年3月17日,郭樹清被中組部任命為建行黨委書記,很多人用“臨危受命”形容他的此次履新。

郭樹清身邊的一位工作人員曾告訴記者,建行領導們的壓力都很大,“上上下下都在關注,不到上市那一天,就不敢言及成功。”

真正實質的壓力來自於建行的“標本價值”。即中國的國有銀行能否通過真正的董事會再造、大範圍重組,進而實現公司結構的“良治”,而非僅僅財務重組。

在建行前行長張恩照主導建行財務重組的時期,郭樹清還是中央匯金公司的董事長。匯金副董事長汪建熙曾向記者講過一個故事,匯金派去建行的非執行董事抱怨説參加不了決策會議,匯金前去協調,他們滿口答應,但董事會會議還是幾乎不開。匯金公司總經理謝平當著建行高管的面公開提出:“我們要求建行對董事不能有資訊屏障。”

從股份公司成立到張恩照辭職的半年時間,建行的董事會只開過三次。

25日,在成為建行董事長的那天,郭樹清有備而來。他拿出了加強董事會建設的五點建議,包括建立董事會專門辦公室、根據高管盡職情況審議獎金髮放方案、行內部門要定期向董事、監事們提供能反映經營狀況的統計資料和文件,董事、監事可列席行內討論經營決策的各類會議,建立董事會對高管人員的問責制等。

建行一位董事告訴記者,他和他的同事們現在工作“非常緊張”,他們要對簽署的每一個文件負責。“董事們都在拼命學習。”

匯金的一位高層對《第一財經日報》説,郭樹清還逐漸理順了建行黨委與董事會在股改中發揮的作用。他曾説,根據《黨章》和《公司法》,公司黨委和董事會等公司的管理機構在分工上本不矛盾,黨委會主要是發揮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支援保障作用,通過法定程式把黨委會的主張變為董事會的決策。

快刀斬亂麻

履新建行整整一個月後,建行的“地方大員”們也開始親睹“郭氏風格”,也領略到了他的強硬。

當時有人説,股份制改革如成立董事會、監事會,引進戰略投資者等,是總行的事,分支行在股份制改革中沒有多少事情可幹。

於是,在4月29日召開的分行長春季座談會上,許多分行長第一次親眼目睹了“郭氏風格”。郭樹清告誡他們:“股份制改造不僅是總行的事情,也是每一個分行、支行的事情。”因此,每位員工都有責任、有義務為股份制改革作出貢獻。

話雖如此,郭樹清也坦言,分行行長仍然過於獨立於總行,“就像在美國和英國,如果你想關閉企業,地方政府就會反對,”他説,“(各省)一些較年長的分行總經理,如果想選舉進入(當地)人民代表大會,他們會與當地政府有比較密切的聯繫。”

郭樹清開始動用撒手锏。

會議結束後的第十天,建行出臺了領導人員責任追究制度,即《關於追究案件發生機構及其上級機構領導人員責任的規定》。謹慎的郭樹清親自審閱《規定》的新聞通稿。

該規定出臺僅半月有餘,湖南、山西兩省分行行長即因所轄基層行近兩年案件多發等原因而“引咎辭職”。記者曾問是否還會推行下去,郭樹清笑著説:“你是不是希望我們的行長都下臺。”顯然,此舉已起到了警示作用。

以退為進

“快刀斬亂麻”,同樣體現在與潛在海外投資者的談判上。

進入6月,當郭樹清發現已經沒有時間與花旗集團就購買價格、外資入股後的管理許可權、風險管理等諸多問題達成共識時,果斷中止談判,尋找新買家,並乾脆取消了花旗的承銷商資格。

6月17日上午,建設銀行與美國銀行簽署了關於戰略投資與合作的最終協議,美國銀行首期投資25億美元購買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9%建設銀行股份,第二階段將在建行計劃的海外IPO時認購5億美元的股份,未來數年內美國銀行還可增持建設銀行股份,最終持股可達19.9%。

按照匯金公司的態度,海外戰略投資者持股達到10%以上,就必須派兩人進入董事會,派一名副行長級的高管,而持股比率不到10%,就只能在建設銀行董事會中擁有一名席位。

難道郭樹清來到建行後,改變了態度,不再希望戰略投資者插手建行的管理?事情並非如此簡單,汪建熙向記者解釋,10%不是一個絕對量化的標準,美國銀行還會派副行長。

也許是出於某些原因,郭樹清作了暫時的妥協,並沒有引進這批人,但未來數年內美國銀行還可增持建設銀行股份達19.9%。他在建行總行大樓為美國銀行50人團隊專設西餐廳的小插曲,也可證明他對外資介入管理的長遠誠意。

最艱難時刻或許過去

郭樹清在許多記者眼中待人接物“特耐心、特有風度”。曾有記者問他這位金融專家關於“三農”問題,他一如既往溫和地説:“這個問題我不是很了解。”

進入10月,也就是建行IPO期間,郭樹清團隊迎來了一個更為艱巨的考驗。郭樹清也更為謹慎。

有一次,《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與郭樹清在電梯裏偶遇,認出記者的他隨即擺手,“我現在什麼都不能説,律師已經多次告誡我。”

在14日公開招股前日,正在倫敦的郭樹清團隊決定再次加價,指導價區間由初定的每股1.65~2.1港元上調至1.8~2.25港元再漲至1.90~2.40港元。區間寬度變化不大,顯示了郭樹清在果斷加價的同時也留出了足夠的談判迴旋餘地。

截至20日上午最終定價,郭樹清及其董事會成員、承銷團對機構投資者的談判幾乎天天進行。郭樹清堅持以上限定價,大多數投資者希望的最高價為2.25港元。愈接近最後定價日,爭執愈激烈。18日,幾個配售大戶突然將認購訂單限在每股2.10港元之內。一旦建行今日定價高於2.10港元,大戶將全面不作認購。郭樹清並未因此妥協,反而將香港公開發售的比例從5%提高至12%。

這是一個考驗雙方抗壓力的角逐,到了20日上午的最後談判時刻,幾個配售大戶大幅作出了妥協,否則將無法分享建行股改“蛋糕”,2.35港元的定價顯然使天平傾向了郭樹清。

10月27日,極具中國國有銀行“公司良治”標本價值的建行上市鐘聲敲響後,天平會傾向誰?將取決於多少投資者繼續用金錢投票還是用腳投票。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