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的使命

馬頌德

    ●新經濟力量是無法估計的,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説,忽視新經濟的存在及其影響,都將有可能被這個時代所遺棄

    ●然而,隨著新經濟的發展,知識和資訊“鴻溝”成為新的突出問題,一些發展中國家正面臨貧困化、邊緣化危機。同時,人類文化多樣性也正經受前所未有的威脅

    ●問題的責任不在於新經濟本身,而在於人類自身理性形成與發展的滯後。我們應賦予新經濟新的內涵和使命,不論人類的膚色、財富差別,共同去感受現代文明恩澤

    今天,我們在這裡談論新經濟問題,也許沒有人能夠想像得出,明天的世界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10年甚至5年之後人類將會面對怎樣一幅全新的景象。我認為,這就是新經濟的力量,也是新經濟的內在的科學技術進步的力量。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説,忽視新經濟的存在及其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都將有可能被這個時代所遺棄。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所獲得的長足發展是前所未有的。這種發展不僅表現在物質形態上,更表現在社會和文化形態上。但是,以規模擴張為基本特徵的工業化進程,也使人們有理由對未來充滿種種憂慮和不安。資源的無限耗竭,環境的不斷污染,人口的急劇膨脹,曾給我們賴以生息的地球家園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在過去的數百年間,圍繞保護與發展的討論從來都沒有停息過。這是一種理性的討論,它有助於引發人類對於自然與自身關係的深入探究和認識。

    近十年來,新經濟的蓬勃興起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這不僅因為我們有可能在全球範圍內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與有效利用,更在於人類的發展將由主要對資源的依賴轉變為主要對自身能力的依賴。據估計,農業經濟對自然資源和能源的依賴程度約為90%多,工業經濟為60%多,而新經濟可將這種依賴程度降低到不足20%。沒有人能夠否認,今天的社會進步和文明程度,正在越來越多、越來越顯著地取決於知識的發現與利用程度。

    新經濟也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跨越發展、後來居上的機遇。這是因為,新經濟與舊經濟之間相互傳承、相互依存的內在關聯,使得發展中國家沒有必要完全秉承經濟技術梯度轉移的固有發展模式,而是可以合理利用新經濟的發展平臺,加速自身傳統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全面提高國民經濟運作的品質和效率。我國在面向未來五至十年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確立了實現技術和社會生産力跨越發展的戰略,這無疑就是尊重當代經濟和科技發展規律的重大抉擇。

    然而,伴隨著新經濟的發展,知識和資訊“鴻溝”已經成為新的突出問題,一些發展中國家正在面臨著貧困化、邊緣化的危機。我們可以看到,目前世界上約有1/3的人口無法進行技術創新和採用先進技術,僅佔全球15%的富國人口卻擁有幾乎所有的技術革新成果。我們最近參加了世界能源大會,據世界能源組織統計,至今地球上仍有1/3的人口不能得到商業化電力供應。涉及到資訊技術等新經濟差距則更為巨大。美國紐約州的電腦主機數量超過了非洲大陸的總和,芬蘭的電腦主機數量超過了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總和。新經濟倡導的全球化規則一味地強調融合全球市場,卻忽視市場所無法滿足的人類需求;技術創新開闢了以知識為基礎的快速發展之路,但受益者主要是那些相對富裕和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們。

    更大的挑戰來自於新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文化傾斜。在今天的發達國家,先進的電腦用於生産數字虛擬道具和虛擬演員,複雜的數字設備用於生産電視節目或歌星的個人光碟。文化産業正在與資訊産業形成互動,文化為網路充實了內容,網路為文化穿越國際疆界提供了載體。從新德里到華沙,從北京到裏約熱內盧,耐克、新力、麥當勞和電影《泰坦尼克號》的旋律樹立了新的社會標準。我們並不排斥文化間的交流,但人類文化的多樣性的確正在經受前所未有的威脅。

    導致國家間差距不斷擴大的責任並不在於新經濟本身,而在於人類自身理性形成與發展的嚴重滯後。全球的政治家和科學家都應認識到,這個世界不可能在極端富裕和極端貧困並存的條件下得到持續發展,也不可能在單一文化價值取向下實現文明的繁榮。我們應當賦予新經濟新的內涵和使命,這就是無論我們的膚色差別,也無論我們的財富多少,都有權利感受知識的光輝,感受現代文明的恩澤。

    如同人類正在走出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陰霾一樣,新經濟的未來也註定是美好的。儘管這一過程可能比人們的預期更加漫長而曲折,但人類的理性最終必將戰勝各種短視與蒙昧。對此我始終充滿信心。

    (作者為國家科學技術部副部長)

    

    《文匯報》 2002年1月04日

    


誰在打理美國經濟(中)
──全景透視美國新經濟理論與WTO本質
誰在打理美國經濟(上)
——全景透視美國新經濟理論與WTO本質
新經濟還在哭泣
新時代 新經濟 新經濟學
俞曉松:新經濟和全球化條件下更應加強合作
“新經濟”的冬天來臨
新經濟依然讓人期盼
新經濟的本來面目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