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安:宏觀調控的效應分析及完善建議

我國經濟自2002年下半年開始進入新一輪快速增長週期,途中雖遭非典的衝擊,但固定資産投資的過快增長仍將國民經濟推到了“過熱”的邊緣。對此,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適時適度地採取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目前經濟整體上正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但由於經濟運作的慣性作用和體制不健全的影響,加上一些調

控措施還沒有到位,致使經濟生活的一些矛盾和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因此,在繼續落實好已出臺的各項宏觀調控措施的同時,有必要針對經濟形勢的新變化,進一步完善宏觀調控方式。

從當前經濟形勢看,這些宏觀調控措施已初見成效:一是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加強,糧食生産形勢趨好。夏糧豐收,扭轉了連續四年下降的狀況,全年糧食産量也有望扭轉連年下降的局面。二是固定資産投資增勢趨緩,部分過熱行業投資增速放慢,投資增長在下半年可能繼續回落。三是財政收入增長較快,外貿外資形勢較好。四是貸幣信貸擴張得到初步控制,基礎産品價格上漲勢頭得到控制。這方面,近一個時期以來,媒體已發表了許多文章進行分析,相關的統計數據也提供了有力支援,在此,不再贅述。

但我們也應看到,當前經濟運作中的突出問題依然存在,深層次矛盾並沒有根本解決,宏觀調控方式與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還存在一些不適應的方面,主要表現在:一經濟偏熱跡象依然存在,宏觀調控任務仍然很重。一是固定資産投資增幅仍然偏高,投資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還比較明顯。二是資源瓶頸約束仍較突出,能源、交通和重要原材料的供求形勢依然緊張。三是貸款結構性矛盾逐步凸現出來,中長期貸款增速依然偏快。四是國內外相關因素綜合作用,物價上漲壓力依然較大。二生産要素市場不完善,宏觀調控難度加大。目前,在要素市場領域,市場化程度仍然偏低,土地、資金、自然資源的價格機制存在扭曲。一是土地市場不完善,價格機制過多地受到行政干預,大量土地作為地方政府的廉價資源進行招商引資,低地價或零地價供應土地成為誘發投資過熱的重要因素。二是資本市場不健全,銀行受行政干預仍然較多,加上利率市場化程度低,企業在資金使用上成本較低,導致銀行在資金運用上風險和收益不對稱。三是自然資源缺乏有償使用機制和價格機制,其使用的社會成本和私人成本存在嚴重背離,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由於生産要素市場不完善,導致我國經濟粗放型增長,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發展的持續性受到嚴重威脅。

根據當前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及宏觀調控面臨的問題,筆者認為,下一階段,要進一步完善宏觀調控方式,把加強宏觀調控作為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和深化體制改革的動力和契機,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大力推進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和深化體制改革上,建立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的長效機制。

一向比較中性的財政政策過渡。實現財政政策向中性過渡,在宏觀層面上要求財政赤字規模保持穩定,減少對總需求特別是投資需求的擴張效應;在微觀層面上要求優化稅制和支出結構,使稅收和財政支出對微觀經濟主體選擇行為效應為中性,減少稅收的額外負擔和財政支出對民營投資的擠出效應。在當前的情況下,我國實現財政政策向中性化過渡應做到:不擴大“赤字”、不“與民爭利”、不搞“性別”歧視。不擴大“赤字”,主要是考慮到我國今後一個時期各個方面改革的任務還很重,社會事業的發展還相對滯後,需要財政大力支援,財政有必要繼續保持一定的赤字規模,保持一定的政策力度。另一方面,我國連續六年多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大大改善了經濟發展環境,經濟自主增長能力明顯增強,經濟發展進入新一輪快速增長週期,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機制基本形成,財政實力明顯增強。因此,財政赤字也不宜擴大。另外,當前固定資産投資增長過快,財政赤字客觀上有刺激投資需求增長的效應,因此,不宜再擴大。不“與民爭利”,主要是考慮到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一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並存的混合經濟格局基本形成。為了充分發揮各種所有制經濟的積極性,財政投入應逐步退出競爭性領域,為非公有制經濟騰出更大的發展空間,緩解當前民間資本大量涌入幾個過熱行業的局面。同時,財政投資應逐步轉向非競爭性領域,治理當前經濟運作中存在的“冷”的和發展滯後的領域,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為此,要進一步完善公共財政制度,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充分發揮財政在結構調整中的功能作用。近期內,要特別注重調整長期建設國債項目資金的使用結構,從2004年發行的1100億元長期建設國債資金中劃撥一部分用於支援降低農業稅率等方面的改革。不搞“性別”歧視,就是要通過大力推進稅制改革為各種所有制經濟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一是要統籌考慮增值稅轉型改革,避免對經濟發展産生負面影響。二是加快內外資金所得稅制並軌步伐,貫徹“國民待遇”原則,公平企業稅負和競爭環境,以緩解因稅制不平等對企業發展造成的負面效應。三是嚴禁地方越權擅自出臺各種變相減免稅政策,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競爭、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場體系。

二穩健的貸幣政策適度從緊。貸幣政策要側重於總量調控,當前應努力保持幣值穩定,減輕通貨膨脹壓力。貨幣政策要認真貫徹公開、公正和平等的市場經濟原則,對各種所有制經濟一視同仁。要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完善利率作為資金價格的調節功能,充分發揮利率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要根據金融體系流動性的狀況,靈活調節公開市場對衝操作,保證商業銀行的支付清算和合理的貸款資金需求。貸幣政策要注意調控貸款的期限結構,避免貸款投放結構過於長期化;同時加強産業與産業政策的協調配合,既要堅持抑制低水準重復建設,又要保證有效益、有市場的企業正常運轉的資金需要。要加快推進國有銀行改制、農村信用社改革,完善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讓銀行成為真正自主經營、自主承擔經營風險、以市場為導向的經營主體,加大市場對銀行經營行為的約束,提高銀行經營的風險控制,從而疏通貸幣政策傳導機制。此外,還要進一步完善匯率形成機制,以減少外匯佔款對通貨膨脹的壓力。

三建立經濟調控的長效機制。為了儘量減少宏觀調控中過多地依賴行政手段,必須通過推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進一步完善宏觀調控方式。一是要建立比較完善的市場準入制度。目前我國的環保標準、安全生産標準等都處於一種不健全的狀態,導致了企業低成本擴張。因此,應儘快完善市場準入標準體系,建立科學的行業準入制度,規範重點行業的環保標準、安全標準、能耗水耗標準和産品技術品質標準,並且用法律手段給違規者強有力的處罰來保障這些標準的實施,防止低水準重復建設。這是建立起調控長效機制的一個重要內容,政府市場監管職能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監督檢查這些標準體系的落實情況。二是加快生産要素市場化改革進程。大力發展資本、土地、勞動力市場,規範市場秩序。同時注重完善自然資源有償使用機制和價格形成機制,建立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的經濟補償機制,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三是深化改革並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加快推進投資、金融、財政體制改革,積極探索發展規劃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相互協調、緊密配合的機制,做到既分工明確,又總體配套、綜合協調,從體制上形成治本之策,增強國家宏觀調控的能力和有效性。(作者王保安: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後)

光明日報 2004年10月19日


宏觀調控 抑制經濟過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