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定富:加快發展 做大做強保險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保險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年均增長速度達34%,是國民經濟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更好地發揮保險在社會管理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就這個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定富。

記者: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人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保險在經濟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人們也越來越關注保險,請您就目前我國保險業發展的基本情況作個簡單介紹。

吳定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保險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年均增長速度達34%,是國民經濟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2003年,全國保費收入3880億元,預計今年將達到4500億元。截至目前,保險業總資産1.1萬億元,保險從業人員150多萬人。全國共有保險集團公司6家,保險公司85家,保險資産管理公司2家。其中,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保險公司3家。按業務類型分,財産保險公司34家,人身保險公司46家,再保險公司5家;按資本來源分,中資保險公司46家,中外合資保險公司21家,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18家。

近年來,保險業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和優勢,努力為促進改革、保障經濟、穩定社會、造福人民服務,在以下幾個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是保障經濟發展。去年,保險業為全社會提供了保額達66萬億元的風險保障。1999年至2003年5年間,共為1500萬個企業和家庭提供了財産保險,支付賠款1686億元。

二是支援國民經濟建設。截至今年 6月底,保險資金運用餘額達9732億元。其中,1805億元購買國債;473億元購買企業債券,佔企業債券總量的三分之一;5194億元存入銀行,成為穩定銀行體系的資金來源之一;692億元購買證券投資基金,佔證券投資基金總量的四分之一,保險公司已成為資本市場主要的機構投資者,為資本市場的發展和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目前我國壽險業總資産達8917億元,相當於全國各類社會保障基金積累總額的1.8倍。越來越多的個人、家庭和企業開始把商業保險作為解決養老、醫療等問題的有效手段,保險業日益成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保險業提供的就業崗位佔金融業的40%以上,為緩解就業壓力作出了一定貢獻。

四是輔助社會管理。近5年來,保險業共為10億多人次提供意外傷害保險,支付賠款140多億元。在2003年湖南衡陽“11.3”特大火災坍塌事故中,為因公殉職的20位消防官兵賠付600多萬元;在抗擊非典鬥爭中,保險業共賠付和捐贈1500多萬元,增強了全社會戰勝非典的信心。

五是支援對外貿易。近年來,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為138億美元的出口和投資提供收匯保障,為70多項大型中長期外貿及投資項目提供保險支援,向企業支付賠款近2億美元,較好地發揮了支援對外貿易的作用。預計今年出口信用保險支援的出口額將佔我國一般貿易出口總額的5%。

總體來看,儘管我國保險業在上述幾個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還很不夠,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國保險業起步晚、基礎差、底子薄,整體發展水準低,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規模小。在國際上,一般通過兩個指標來衡量一個國家保險業的總體發展水準。一個是保險深度,就是保費收入佔GDP的比重。2003年,世界平均為8.1%,我國為3.3%,世界排名第44位。另一個是保險密度,就是每人平均保費。世界平均為470美元,我國為36美元,排名第71位。從國內看,保險業與銀行業相比差距也比較大。目前,我國銀行業總資産已達27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産為1.1萬億元,僅相當於銀行業總資産的4%。

二是覆蓋面低。從財産險看,目前我國家庭財産保險投保率僅為 5%左右, 公眾責任保險的投保率不到 10%,即使作為産險業務主要險種的機動車輛保險,投保率也只有 30%。而在發達國家,這些險種的投保率一般在80%以上。從人身險看,每人平均保單持有量僅為0.1件,遠低於發達國家1.5件以上的水準 。同時,我國由商業醫療保險提供保障的人群僅佔總人口的 3%左右,而在發達國家,這一比例一般達60%。

三是保險的功能和作用發揮不充分。在歐美發達國家,保險賠款佔災害損失的比例一般超過 20%。去年,全球災害總損失近700億美元,保險賠償達185億美元,佔四分之一以上。而在我國,保險賠償佔災害損失的比例僅為1%。如去年以來發生的重慶開縣“12.23”井噴事故、北京密雲“2.5”重大遊園事故和吉林中百商廈“2.15”火災等幾起重大人員傷亡事件中,保險賠付都很少。特別是重慶開縣發生的井噴事故,社會影響非常大,保險賠付只有二十多萬元。

記者:您剛才談到,保險在現代經濟社會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但我國保險業的發展與世界水準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您認為影響我國保險業發展的原因主要是什麼?

吳定富: 影響我國保險業發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是觀念問題。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人們的生老病死都由國家和單位負責,居民、企業、政府的風險和保險意識都不強,對保險的功能和作用認識不夠,不能自覺地應用保險這種市場經濟的手段進行風險管理。

二是體制和機制問題。長期以來,保險公司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競爭力不強,不能按市場經濟運作規則辦事。

三是結構問題。從市場主體結構來看,最大的三家保險公司市場份額超過 85%,市場集中度過高,競爭不充分。從區域結構來看,保險機構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區域發展不平衡。從業務結構來看,産品種類單一,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保險需求。如車險佔全部産險業務的60%以上,投資分紅等新型壽險産品佔全部壽險業務的70%以上。

四是增長方式問題。一些保險公司習慣於粗放經營模式,相當程度上存在片面追求增長速度和規模擴張,不注重品質提高和結構優化等問題。

記者:保監會作為保險業的行政管理和監管部門,在推動保險業發展和防範風險等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吳定富:十六大以來,保監會以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根據保險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把加快發展作為保險工作的第一要務,以改革促發展,以開放求發展,以監管保證健康發展,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把全行業的思想統一到加快發展上來。在全行業興起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對保險業的現狀、差距和任務有了更加明確、更加統一的認識,增強了保險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做大做強保險業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激發了幹事創業的工作熱情,全行業形成了抓改革、促發展的良好氛圍。

在改革方面, 把保險體制改革作為保險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對改革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監督指導,主要抓了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再保險三家國有公司和平安集團公司的改制上市工作。這四家公司是我國保險市場最具代表性的保險公司,中國人保、中國人壽和平安三家公司總資産佔保險業總資産的 77%。解決了這幾家公司的問題,就抓住了主要矛盾。目前,三家國有公司股份制改革工作順利完成,率先在國有金融企業體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中國人保于去年11月6日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國有金融企業,隨後, 中國人壽和平安集團也相繼在境外成功上市,標誌著我國保險業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在對外開放方面,堅持“為我所用”的指導思想,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按照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對外承諾,保險業在金融服務業中開放力度最大,國際社會十分關注。保險業認真履行入世承諾,重點引進在農業保險、養老保險等方面有專長的外國保險公司進入我國保險市場,為保險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監管方面,把防範化解風險和保護被保險人利益作為監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償付能力監管是保險監管的核心,管住償付能力,確保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有足夠的支付能力,就抓住了監管工作的“牛鼻子”。我們在借鑒國際保險監管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一套符合我國保險業發展實際的償付能力監管指標體系和監管辦法。目前來看,我國保險業整體償付能力充足,沒有大的風險。同時,堅持整頓和規範保險市場秩序,依法嚴厲查處欺詐誤導等違法違規行為,市場秩序明顯好轉。此外,堅持市場取向改革,不斷簡化行政審批,取消了108項審批事項,切實把監管職能轉到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 。

記者: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要堅持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保監會作為保險業的行政管理和監管部門,在這方面有什麼思考和打算?

吳定富: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是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是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的必然要求。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堅持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在這方面,保險業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具體來説,主要在四個領域下功夫:

一是在養老保險領域。目前,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佔總人口的7%左右,人口老齡化超前于經濟發展水準。在目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還很不完善,國家也沒有更多資金投入的情況下,通過大力發展商業性養老保險,可以有效緩解政府壓力,提高社會保障水準,增進人民福利。前一階段,保險業積極參與遼寧省的養老保障改革試點,原來由社會保障部門經辦的企業年金業務逐步交給保險公司管理。目前,這項改革已經擴大到東北三省。

二是在健康保險領域。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可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保障需求,有效提高全民健康素質和生活品質。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全國 50個城市的保險需求調查,居民對健康保險的預期需求高達77%。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推動健康保險的産品和服務創新,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保障需求。

三是在農村保險領域。目前,農民和農村的社會保障幾乎是空白。從制度上解決八億農民的養老和醫療問題,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方面,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保險業配合農村醫療制度改革,按照“低保費、低保障、廣覆蓋、保大病”的原則,積極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在一些地方取得初步進展。如江蘇省保險業在17個市區縣參與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到今年5月底,參保人數達到558萬人,佔全省農村居民的14%。太平洋保險公司參與江陰市醫療保險改革,市、鎮兩級財政每年僅補貼500多萬元,就解決了80多萬農民的大病醫療保障問題。

中國人壽新鄉分公司全面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試點,採取“政府組織引導,保險公司承辦業務,定點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衛生及相關部門監督”的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得到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廣大農民的普遍歡迎。

同時,農村的災害事故頻繁發生,也需要農業保險提供保障支援。 我們按照“政策支援、商業運作、抓好試點、逐步推開”的工作原則,結合各地農村經濟和農業發展的實際,批設了兩家專業性農業保險公司,並在黑龍江、上海等6個地區開展農業保險試點,逐步使農業保險成為農業支援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是在責任保險領域。近年來,一些地方相繼發生重大責任事故,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造成了很大威脅,發展責任保險更加迫切。

目前,我國責任保險發展還比較薄弱,責任保險僅佔財産保險業務的4%左右。而在歐洲一些國家,這一比例達到30%,美國更高達45%以上。前一階段,保監會與國家安全生産管理局、公安部、衛生部等就開展煤炭僱主責任保險、火災公眾責任保險、醫療責任保險等進行了多次溝通和聯合調研,形成了開展責任保險的指導性意見,並積極開展試點工作。目前,共有9個省市開展了各類責任保險的試點工作。

十六屆四中全會指出,要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要整合社會管理資源,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要更新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方式,發揮社團、行業組織和社會仲介組織的作用,形成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的合力。如何更好地發揮保險在社會管理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重點研究的重大課題。

下一步,保險業將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堅持加快發展這個主題,抓住以人為本這個本質,儘快把我國保險業做大做強,為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做出貢獻。

學習時報 2004年10月11日


吳定富在國際保險監督年會上演講
吳定富:建立長效機制防範保險資金運用風險
吳定富:保險監管要服從於發展
吳定富:將新批保險公司增加競爭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