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期待“鳥巢”事件的權威聲音

新聞主體:據本報報道,本著節儉辦奧運的原則,國家體育場“鳥巢”近日停工,其他奧運場館也將調整建設計劃。

“鳥巢”停工以及其他奧運場館調整建設計劃是最近媒體報道的一個重點,也是奧運籌辦過程中的一件大事。但時至今日,沒有任何權威部門就此做任何正式的説明。這真是一大遺憾。

奧運場館調整建設計劃既是出於節儉的考慮,也是為了保證場館更具安全性,這反映了北京市對奧運建設工作的嚴謹與慎重。在新的規劃方案未明確之前,將“鳥巢”等大工程暫停施工,也體現了決策者的果斷與務實。

但筆者注意到,已見諸媒體的相關報道使用了很多含糊的詞語,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介紹”、“該項目的一位負責人説”等。這説明在這一問題上,資訊渠道存在嚴重的阻滯。在眾多職能部門不願做出權威解釋的情況下,一些媒體記者只能通過自己的專家庫及“內線”獲知一些細枝末節的資訊。

這樣的資訊渠道是容易産生問題的。如個別媒體稱“多名院士曾就‘鳥巢’問題聯名上書國務院”,但《京華時報》的記者在採訪中國工程院院士沈世釗時得知,當時只是一些院士在有關會議上就此事發表了一些看法而已,根本不存在“上書”一説。這種帶有偏差的資訊在傳播過程中會導致“扭曲效應”,致使個別受眾産生了“‘鳥巢’出事了”、“奧運場館建設出現很大問題”等不正確的認識。

根據英國傳播學者霍爾的“編碼—譯碼”資訊理論,傳播與接收資訊的過程可以理解為編碼與譯碼的過程。這一過程中産生的“歪曲”或“誤解”現象是由於交流雙方之間缺乏對等性造成的。

在“鳥巢”停工這件事上就存在著高度的資訊不對稱問題。部分職能部門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一清二楚,他們掌握著足夠的資訊源,但是,出於對所謂的“慎重”、“敏感”等因素的考慮,這些部門在媒體面前都選擇了閉口不言。這種資訊不對稱造成的可能後果便是更多不實猜測的流傳,這些猜測也必將使原本簡單的事情更“敏感”、更複雜。

就現實操作而言,發佈奧運場館調整的有關資訊並不複雜,一個簡單的新聞發佈會足以搞定。所有“小道消息”都會因發佈會傳達出的權威聲音而不攻自破。

期待早日聽到這樣的權威聲音。 (鄭毅)

《京華時報》 2004年8月9日


國際奧會:鳥巢暫停工不妨礙北京奧運籌備
“鳥巢”等奧運主場館方案要調整
10院士上書總理呼籲務實辦奧運 避“崇洋奢華”傾向
“鳥巢”工程暫停施工
初始方案難度大 奧運"鳥巢"要減肥
奧運“鳥巢”定標簽約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