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幼文:中國和平崛起與世界共贏

在中國謀求和平崛起的過程中,已經顯露出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某些制約,顯示出與世界經濟的一些磨擦。以和平的方式突破這些約束既是中國發展的需要,也是緩解中國與國際社會磨擦的需要。中國的選擇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通過發展戰略的調整來突破發展的約束,尋求可持續發展,從而尋求與世界各國,特別是亞太地區各國的和諧與共贏,並確保中國和平崛起道路的順利推進。

半個多世紀來,亞太經社會始終以全球性的經濟或社會問題作為會議的主題。此次上海會議的主題為“加強發展合作,迎接全球化時代的挑戰”,表明在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今天,國際合作日益為各國所關注。作為此次會議承辦國,中國始終致力於發展區域合作,實現各國共贏。在中國明確提出走“和平崛起”道路的今天,亞太經社會年會在上海召開具有特殊的意義。

“和平崛起”是中國在自身迅速崛起進程中尋求世界共贏的道路與目標,是中國處理自身發展與外部關係的長期戰略,也是中國在世界上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表現。

在中國謀求和平崛起的過程中,已經顯露出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某些制約,顯示出與世界經濟的一些磨擦。以和平的方式突破這些約束既是中國發展的需要,也是緩解中國與國際社會磨擦的需要。中國的選擇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通過發展戰略的調整來突破發展的約束,尋求可持續發展,從而尋求與世界各國,特別是亞太地區各國的和諧與共贏,並確保中國和平崛起道路的順利推進。

以科技進步與結構提升突破資源約束

在中國的和平崛起進程中,經濟上要突破的第一個約束是資源約束,其中包括各種原材料、能源與環境約束。13億人口並且在本世紀中將達到16億人口的中國,發展的巨大難題不僅在於擺脫貧困任務本身的艱巨,而且還在於完成這一任務所受約束條件之嚴峻。各種自然資源、石油等的嚴重不足已經成為中國發展的重大障礙。

中國並不是一個資源富裕的大國,其自身資源擁有的水準甚至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上都已經開始顯示出矛盾,更難以滿足未來長期發展的需要。不斷增加的石油進口也是不斷增長的對外依賴,從而使中國的國家經濟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在中國工業化的初期,難以避免發達國家當年的道路,特別是由於強烈的脫貧需求,加上跨國公司的傳統産業轉移,更加重了對中國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壓力。

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全球範圍內展開。世界經濟的發展史表明,産業革命、科技革命是一個新的強國崛起的歷史契機。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英國的崛起,第二次技術革命中德國和美國的崛起,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日本的崛起,都是因為利用了生産力革命性變革的機遇從根本上改變了産業結構與經濟增長方式。在這一輪新的科技革命中,知識經濟將取代製造經濟而佔主導地位,資訊化將超越工業化而佔主導地位,現代服務業將取代製造業而佔主體地位,高新技術産業將取代重化工業佔經濟的主導地位。中國只有認識産業結構的這種歷史性變革,並且能在這場變革中走到前列,才能獲得歷史機遇,真正實現歷史性的崛起。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過去這些年中,我們更多注重的是利用國際産業調整的機遇,並把接受這種轉移作為我國發展的一個戰略基點,今天應當進行戰略提升。如果我們始終把利用轉移作為發展的戰略,那麼我們就將永遠處於世界産業分工的底層,就不可能直接獲得這場新科技革命的最大利益,發展起現代高新技術産業,從而不可能實現在這場科技革命中的崛起。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如何抓住這場科技革命機遇,從而既實現真正更快的崛起,又緩解與世界的資源矛盾。

依靠國民素質的提高和科技進步來解決資源和環境問題,是中國和平崛起戰略的要義之一。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資訊化,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杜絕浪費,降低消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緩和傳統經濟結構的資源約束。要走出一條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的道路,改變傳統工業化道路的特點,以對傳統産業的資訊化改造改變其高消耗特點。要發展對經濟增長帶動作用大和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高新技術産業,提升經濟結構。

持續擴大內需突破市場約束

中國的發展與外部的另一個矛盾是市場競爭。由於中國出口迅速增長,特別是基本集中在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産品和傳統製造業中,與一些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體之間形成了顯著的競爭關係,中國勞動力的優質廉價對一些國家勞動力形成了一定壓力。中國的一系列産品已經位居世界産量第一,繼續現行的發展格局雖然不會馬上受到國際市場容量的約束,卻會增大與其他相似水準與結構國家之間的磨擦。中國無意在損害別國利益的基礎上發展自己,卻又不得不面對其他國家同樣的發展需求。

持續實行擴大內需的方針,依靠開發越來越大的國內市場支援經濟增長,是中國和平崛起戰略的又一要義。科學發展觀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戰略要點,對完善國內經濟結構提升內需具有重大意義。科學發展觀把發展的基點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礎之上,既緩和中國自身高速發展中的矛盾,也將緩和與世界市場的矛盾。

用好國內資金突破資本約束

在中國和平崛起中經濟上要突破的第三項約束是,能否為本國的長期持續發展解決巨大的資本供給問題。依靠把龐大的居民儲蓄轉化為投資以突破迅速崛起中的資本約束,是中國和平崛起的又一要義。

20多年來持續大量引進外資,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前一、二位的資本流入國,並且在今後的幾年中仍將維持這樣的高水準。“資本黑洞”成為世界的一個擔憂,特別是周邊發展中國家比較擔心對他們的影響。解決“超大規模發展”中的資本供給問題,既是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向世界闡明中國發展“共贏”可能與意義的需要。

充分發揮國內儲蓄的作用,以減少對外部資金的依賴,是突破資金約束的基本戰略。中國不會改變發展的開放政策,不會停止已承諾的外資市場準入,也不會從國際市場退回到國內來。但是,隨著發展階段的推進,隨著國內發展戰略的調整,中國對外資的需求會發生變化。這是因為,隨著國內市場體制的完善和投資機制的成熟,國內資金將日益成為支撐高速增長的重要力量。過去的25年裏中國國內的資金資源並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加快國內金融改革過程將使投資機制逐步完善,使龐大的居民儲蓄有效地轉化為投資。過去企業制度方面的原因也使國內資金進行投資沒有外資投入有利:外資可以享受各種優惠待遇,而國內資本卻沒有同等待遇,就阻礙了國內資本轉化為投資的渠道。對非法資本外逃的控制和繼續增長著的居民儲蓄的有效使用,將為中國的未來增長提供巨大支撐。中國將不斷擴大開放,但對外資的需求卻不會同增長速度一樣同比例增長。因此,對世界市場資本需求的壓力並不會與中國的整體經濟規模增長同步提高。

因此,中國強調利用龐大的居民儲蓄轉化為投資,既是自身發展模式的進步,也是對國際社會負責與尋求共贏的表現。

開發人力資源突破人口數量約束

中國正在承受著的各種壓力中,人口多是最大的壓力。由於人口眾多,雖然具有勞動力價格低的優勢,但同時形成了對世界市場勞動密集型産品的巨大競爭壓力,並使自己處於經濟結構的低水準分工地位。如果繼續目前的發展模式,佔世界22%人口的國家全面走上勞動密集型産業的出口導向型的發展道路自然會從根本上改變世界市場的供給格局,勞動力導致低成本形成對世界市場的競爭壓力也是必然的。依靠國民素質的提高和科技進步以提高産業結構,從而多層次地參與國際分工,是中國和平崛起的又一要義。

用發展經濟學的語言説,中國的勞動力屬於“無限供給”,大量的低技能的失業人口、新增勞動力和從農村中不斷流出的勞動力構成了這種供給狀態。在中國實現全面小康、基本現代化,完成城市化過程之前,這將是一個基本局面。廉價中國産品大量涌向世界市場的基礎就在於中國的這種勞動力供給。因此,中國的戰略在於提升中國勞動力的結構素質,使中國可能在多層次上參與國際的互補性分工,不但獲得分工的更大利益,而且獲得外部市場的更大空間。換言之,我們不應當把利用廉價勞動力優勢作為一個長期戰略。這樣的戰略長期推行不僅將增強國際市場磨擦,而且從發達國家的標準看,中國不可能實現真正的崛起,且在崛起過程中增大與一般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衝突,反過來影響和平崛起的進程。

人力資源開發是一個對中國具有多重意義的課題。既是如何解決龐大的人口壓力,從而在發展戰略上形成對世界強大競爭影響的問題,也是如何提升人口素質,從而實現自身發展中結構優化的問題。這兩個問題又在很大程度上聯繫在一起。

要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以此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要通過提高人的素質,把人口壓力轉變為人力資源優勢。現代服務業和軟體開發既可以吸收大量優質勞動力,又能創造更高的附加值,且有日益擴大的市場趨勢。要開發多樣性的人才,包括科技、經濟管理、市場戰略等方面的人才,因為知識經濟條件下産品的迅速進步和升級換代使市場經營性人才與科技開發性人才同樣重要。要開發創新型的人才,因為知識經濟是一種創新經濟,産品的快速更新是這种經濟的主要特徵。只有存在大量創新型的人才,我國才能在發展知識經濟中趕上發達國家。要開發具有戰略觀的人才,因為迅速增強國力的新發展道路需要進行大量的經濟技術方面的戰略探索。要以開放型的人才管理體制吸收各類人才,也要形成政府與市場在人才培育上的不同分工體制,從而以人才強國戰略支撐中國的和平崛起。(作者張幼文: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院院長、研究員)

解放日報 2004年4月22日


中國的和平崛起之路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