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科學發展觀是黨執政理念的重要昇華

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黨的執政理念的一次重要昇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發展觀是關於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和要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是黨的執政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標誌著黨的執政理念發展和進步的水準。它是在實踐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總結發展的經驗教訓,總結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而逐步形成的。有什麼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麼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也就會引導和推動著發展的實踐朝著一定的方向前進。因此,發展觀對於整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

我們黨關於發展問題的一系列理論和觀念,是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深化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認真研究和解決中國發展的許多重大問題,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特別是抗擊非典鬥爭的重要啟示,明確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改革和發展。胡錦濤總書記在2003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牢固確立和認真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對於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水準和駕馭全局的能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至關重要。這既是我國經濟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是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諸多矛盾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科學發展觀是在堅持毛澤東、鄧小平和江澤民同志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時期特別是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國重大發展成就的基礎上,從新的實際出發,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著眼于把握髮展規律、豐富發展內涵、創新發展觀念、開拓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而提出來的。

科學發展觀站在時代的高度,深刻總結國內外在發展問題上的經驗教訓,科學分析我國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回答了為何發展、怎樣發展、發展什麼等重大問題,豐富和完善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

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堅持城鄉協調發展,堅持區域協調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強調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更加注重宏觀調控,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改革創新,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解決關係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標誌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也標誌著我們黨的執政理唸有了新的昇華。

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根本指導方針。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歷史性成就,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準。但是實際生活中也面臨著不少困難和矛盾,很多方面不平衡的現象比較突出,如果不認真加以解決,勢必影響經濟社會更加全面、協調和健康地發展。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準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樹立科學發展觀,就是要更加嚴格地遵循執政規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真正建立在求真務實的基礎上,真正做到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促進社會全面進步,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準,保證人民共用發展成果,從而更好地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實現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目的。

因此,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是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準的要求,關係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關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長遠發展。我們一定要從執政興國的高度,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真正把思想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來,自覺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各項工作,推進治國理政各項事業的發展。(新華社特約評論員)

新華網 2004年3月2日


溫家寶: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
科學發展觀指導宏觀調控 我國今年GDP目標約7%
今年兩會新亮點:科學發展觀、修憲、以人為本
解讀:中央為何提出科學發展觀?
《央視論壇》:發展觀的新發展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