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還要進一步提高居民消費率

無庸置疑,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立足點在於擴大內需,但擴大內需的著力點則在於擴大消費需求。啟動內需要啟動消費需求,刺激經濟增長首先要刺激消費增長。因此,在中國擴大內需的過程中,只有成功地擴大消費需求,才能擴大投資需求和提高投資效率。也就是説,中國的經濟增長要靠鼓勵消費,培育消費,引導消費,保護消費,提高最終消費率才能得到根本持久地支撐。

從經濟增長要求看增加消費

在1997年後,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日益顯著。2003年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近50%,消費的貢獻率最低。在2003年投資的貢獻率過大,投資增長速度過快的情況下,人們對這樣的經濟增長狀況不禁表示了不少擔憂:幾輪關於經濟是否過熱的爭論。宏觀經濟運作中,有出現投資過熱和局部過熱的苗頭。

按照宏觀經濟理論來説,投資需求的快速增長是要有強勁的消費需求做支撐的。2003年,我國在消費增長率不到10%的情況下,有高達30%的投資增長率。沒有充足消費做支撐的投資的效益是難以得到保障的。這種情況下的投資,能否擔當持續推動經濟健康增長大任是值得探討的。增加消費由此顯得更為必要了。

同時巨大的投資資金又多依賴於居民的高儲蓄。高儲蓄必然導致低消費,這就嚴重約束了國內的市場需求,導致了中國經濟增長的乏力。因此,中國只有走內需主導型增長的道路,鼓勵消費,才能促進經濟合理增長。

從發展經濟學的意義看增加消費

發展經濟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一國的儲蓄較高而消費率較低對於經濟發展往往是有利的。日本、南韓和東南亞國家在過去幾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中,高儲蓄確實起到過積極作用。然而,通過出口主導增長型發展起來的日本、南韓和一批東南亞國家,在達到一定的發展階段後,由於本國消費率過低,國外需求增加放慢,在不能依靠國外市場需求來彌補消費內需不足的時候,社會再生産也就難以實現正常的迴圈了。過去高儲蓄支援的良性迴圈變成現在的惡性迴圈:高儲蓄率-消費不振-市場疲軟-企業設備投資減速-生産下降-失業增加-收入預期不好-高儲蓄。著名發展經濟學家H·錢納裏等人的研究表明,在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1000美元左右時,世界各國居民消費佔GDP的份額一般為61%,但在中國每人平均GDP接近1000美元時,居民的消費率僅為47.5%,比國際平均水準低14個百分點。由此可見,中國最終消費率偏低主要是由居民消費率偏低造成的。居民儲蓄率過高和消費率偏低,嚴重制約了居民消費需求的擴大和消費結構的升級,也嚴重阻礙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

幾條對策措施

居民消費率偏低是中國消費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擴大內需亟待提高居民消費率。

首先,調整消費政策,鼓勵消費。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要調整消費政策,鼓勵消費,明確提出把適當提高消費率作為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要在保持投資適當增長的同時,促使消費需求增長快於投資需求的增長;要調控投資與消費的關係,逐步改變中國高投資、低消費的經濟發展格局;要採取擴大居民消費的各項政策措施,促進居民消費的快速增長。

其次,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調整分配格局。收入水準和消費傾向是決定消費需求的兩個決定因素,而消費傾向又在很大程度上與收入分配的狀況有關。因此,要在不斷增加各類人員的收入水準的同時,注意調節他們之間的收入差距。不僅要考慮公平與效率的問題,還要著眼于促進消費需求,提高消費傾向。一是要增加城鄉低收入者的收入;二是要提高中等收入群體的收入,同時擴大中等收入層的人口群體;三是要保護高收入群體的合法收入,鼓勵他們把剩餘購買力儘快地轉化為消費需求或投資需求;四是要整頓依靠壟斷地位等手段獲取的不合理收入,加大個人所得稅等稅收手段對過高收入的調節力度,取締非法收入;五是要千方百計提高廣大農民的收入水準。

第三,穩定收支預期,提高消費者信心。一是要儘量廣開就業門路;二是要加快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使之規範化,以降低人們對未來收入和支出預期的不確定性,增加即期消費。

第四,破除陳舊消費觀念,積極發展消費信貸,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利用消費信貸拓展消費,要從購車、買房和教育消費起步,進一步擴大消費信貸規模,拓寬消費信貸領域,確定合理的消費信貸利率,延長貸款年限,簡化貸款手續,使更多的消費者利用信貸消費方式,實現消費升級。 (作者曹新:中央黨校)

經濟參考報 2004-2-11


曹新:注重精神消費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