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能不能就此罷吃果子狸?

去年非典鬧得最倡狂時,果子狸曾經在媒體上熱鬧了一陣,因為有科學家説它們可能是非典傳播的媒介。但很快這猜測又被否定了,於是一度被懼怕和厭棄的果子狸又重受青睞,香噴噴地回到人們的餐桌。

但這回果子狸是再也脫不開與非典之間的干系了———目前最新的檢測結果顯示,廣州新發現的非典疑似病例樣本的S基因序列,與果子狸攜帶的SARS冠狀病毒的S基因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我們可以不知道什麼叫S基因序列,但我們知道什麼叫“高度同源性”,於是我們再度緊張起來,果子狸不但不能吃了,而且不能活了,於是成千上萬地被滅殺,就像去年我們曾經幹過的那樣。

去年果子狸被懷疑“疑似”的時候,就有動物同情主義者歡呼説,果子狸不能吃了,所以有望逃生了。結果當然就是我們都看到的這樣,不管果子狸與非典有無瓜葛,它們都難逃一死,區別僅在於這麼死或者那麼死。

所以再借果子狸與非典之間的“同源性”而討論果子狸的命運已經沒什麼意義。站在人的立場上,有意義的問題是:果子狸就真的那麼美味,以至於就那麼懷念、那麼眷戀、那麼捨不得?以至於上一波非典的直接威脅剛過,對果子狸的所有警惕就全部忘記,讓那些以為果子狸的命運將從此有所改變的動物保護者的願望都落了空。

其實還不僅僅是果子狸。去年非典肆虐時期,我們的身邊充滿了新氣象,多少年都難以克服改變的陋習,似乎都在一夜之間有了改變的希望,分餐制、公筷制、勤洗手、多消毒,人們的衛生習慣突然間有了空前的改善。以至於媒體議論中大有“壞事變好事”的歡呼,似乎我們的社會有希望從此進入一個新的嶄新階段。

但是和果子狸迅速回歸餐桌一樣,我們在那個特殊時期培養起來的好習慣、好風氣,又隨著非典直接威脅的消失而消散。分餐制的瓦解自不消説,就連洗手的次數,也減少到和非典之前沒有了什麼區別。

非典雖然還沒有大面積襲來,但畢竟已經露頭了;果子狸雖然還沒有被正式確認為非典的禍首,但畢竟再次讓人們不得不提高警惕。那麼我們有必要重新回想一下去年非典初次襲來時,帶給我們的慌亂和失措,把那些曾經克服的陋習提前重新克服,把那些在非典期間建立起的好風氣、好習慣再次溫習。

如果吃果子狸確實是一種陋習,能不能就此罷吃呢?(張天蔚)

北京青年報 2004年1月6日


果子狸為SARS冠狀病毒的主要載體 廣東開始滅狸
非典型肺炎防與治
每日“非典”疫情發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