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工商時報》:GDP增長還帶來什麼

新華社記者關於長三角區域間招商引資演變成低水準“讓利競賽的報道再次告訴人們,一味追求GDP的增長或許會引發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

GDP是個好東西,作為一個經濟發展的測量指標,它能準確標注一個國家或地區産品和服務的總量。不過,它的增長除了表明經濟蛋糕在變大之外,並不能反映這個蛋糕的品質會有什麼變化。

所以,長三角地區——當然不獨長三角地區,所出現的問題或許就是這樣:你有優惠的引資政策,我就出臺更優惠的,哪怕賠本也要幹。總之,不惜

代價把資本引進來就算是大功一件。接下來,人家蓋了廠房、招了工人、産生了交易,這些東西就自然而然地會被計入當地的GDP,進而地方官員就自豪地宣佈當地“經濟在增長。

然而,新華社記者在長三角了解到,即使在蘇州這樣外資密集地區,直接引進國際資本帶來的高增長也是通過耗費大量的土地資源和勞動力的低成本為代價的。工業用地是不可替代的短缺資源。而一份關於蘇州引資情況的調研通報指出,按照蘇州目前經濟的增長要求,每年仍需要新增項目用地6萬畝左右。於是,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就消耗4000畝土地,以目前14%的增長率發展速度來看,到2020年蘇州工業用地就沒有餘地了。

就是這麼簡單:GDP數字在增長,但它是以“透支未來”為支撐的。

長期以來,很多人一直追求GDP增速,並把它看作硬指標來完成,而社會發展卻被放在次要地位。

一些國家的經驗告訴我們,那些曾在“經濟增長第一”的思想指導下片面推進工業化的國家最終都因此嘗到了惡果:生態遭到破壞、社會風氣惡化、民族産業萎縮、貧富差距擴大等等。

的確,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經濟總量小、發展水準低,只有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才能逐步趕超世界先進水準。所以,以往注重追求增長速度有它的道理。但是,在連續多年高增長之後,這樣的思路就很有必要做出一些調整。

中央政府1998年底就明確提出:速度指標應當是預測性、指導性的,應當隨著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而隨時進行調整,並公開宣佈放棄片面追求增長速度的做法,轉向既注重增長速度又注重提高增長品質和結構優化升級上來。可是,從地方傳來的消息卻總是那麼令人憂慮。

必須承認,增長和發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經濟增長並不一定引致社會同步發展,而只有綜合協調進步才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意。(立棟)

中華工商時報 2003年11月1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