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報》:廢墟上的思考

11月5日,距離“119”消防安全日僅剩4天,湖南省衡陽市衡州大廈一場大火讓這個日子深深地刻在了人們的心裏。突然坍塌的大廈把20名年輕而英勇的消防戰士埋在了瓦礫堆下,電視臺的記者真實地記錄下了那一瞬間的場景,現場之慘烈令目睹了此鏡頭的觀眾無不為之動容、落淚,20名烈士用他們的生命鑄就了和平時期消防戰士的光輝形象。然而隨著事故調查工作的開始,站在大廈的廢墟上,人們想到的不僅僅是勇敢與悲壯,還有更多的為什麼。

一座竣工才5年的大廈,何以能被短短3個小時的大火夷為平地,人們自然疑慮叢生。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記者的調查結果讓人吃驚——衡州大廈很可能是一個“沒有經過施工許可的建築”。大廈的開發商也承認,大廈在交付使用前根本沒有經過驗收。衡州大廈坍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還有待進一步的事故調查結論,但是衡州大廈“出生”手續不全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了。

撇開這次事故不談,我們來看一看建築市場的運作和管理狀況。國家的法律法規對一座建築從施工到投入使用都規定了一套完整的程式,必須要經過一系列的合法手續。事前要經過審批,事後要經過驗收,審批包括對土地使用、開發商的資質、施工許可等方面的審批,驗收主要是對工程安全品質的監督,這些不僅是房地産開發商的基本常識,也是每一個在現代社會生活的人的常識。這些必經的程式,是經過科學的論證,並在實踐中被證明是有效的,它們不但明確了各方的責任,更重要的是保障著建築的安全,保障著人民生命財産的安全。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會給建築工程品質埋下隱患,甚至釀成意想不到的慘禍。

然而,在現實中確實存在著個別開發商為眼前的利益,置國家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建築安全品質于不顧,想盡辦法繞開各種審批與監督程式,讓手續不全、很可能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建築投入使用,使這些有“先天缺陷”的建築成為埋藏在公共空間的一個個“定時炸彈”。而同樣不容忽視的是,某些政府部門監管不力,放棄自己的職責,為違章建築堂而皇之地進入市場大開方便之門,也會導致各種問題發生。因此,對於建築市場來説,政府部門嚴把監管關,對每一道必須經過的程式都認真負責,對規範建築市場至關重要。

“11·3”特大火災坍塌事故的斷垣殘礫,催促著我們去查清事情的真相,並警示我們在事關人民生命財産的公共安全問題上,必須小心小心再小心! (秦平)

法制日報 2003年11月11日


衡陽大火被定為特大火災坍塌事故 家屬獲賠逾50萬
《北京青年報》:二十名烈士的鮮血不能白流
胡錦濤溫家寶等對衡陽特大火災事故作重要批示
公安部追認20名消防官兵為革命烈士 追悼會上午舉行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