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緊緊把握深化改革的戰略機遇期

正在北京舉行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把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一項重要議題討論研究。這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總攬全局、審時度勢,緊緊把握當前深化改革的戰略機遇,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

縱觀改革開放25年來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每當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歷史階段,不失時機、堅決果斷地推出一系列事關全局的改革舉措,不斷為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推動現代化建設事業登上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地,是我們黨安邦治國一條極為寶貴的經驗,是黨中央總攬全局能力和高超領導藝術的集中體現,是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豐碩成果的關鍵所在。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從推行農村聯産承包責任制到國有企業經營體制改革,從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到初步建立和邁向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一個個歷史階段,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第次推進,日漸深化。隨著改革這個有著特殊分量的詞語一次次響徹神州大地,是一次次思想觀念的大轉變,社會生産力的大解放,經濟社會的大發展,人民生活水準的大提高。

我們收穫著改革的成果,也積累著改革的豐富經驗。“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條穩步前行的漸進式改革之路,已經證明是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成功之路。繼往開來,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深化經濟改革中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設和體制創新;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改革;堅持統籌兼顧,協調好改革進程中的各種利益關係。而一以貫之的,是一條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黨的思想路線。

在新時期新的發展階段,隨著新一輪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而來的,是對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切呼喚。當前,儘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但是改革的任務並未完成,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需要儘快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同時,國有企業改革、壟斷行業的改革,及投融資體制、金融體制改革等項改革進程均與改革開放新階段的要求有較大差距。經濟與社會之間、城鄉之間和不同地區之間發展的失衡現象,也是改革亟待破解的難題。在此背景下召開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把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一項重要議題討論研究,正是要不失時機地推進改革,實現經濟體制改革新的突破和不斷完善,消除束縛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問題,為中國在新世紀經濟社會新一輪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十六屆三中全會將成為中國改革進程中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

當前,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發展有著諸多有利條件。連續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為改革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廣泛利益為深化改革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改革提供了一個更加有利的國際條件;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有著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未來20年是我們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也是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戰略機遇期。我們必須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以深化改革和不斷創新,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記者 趙鵬)

為經濟社會發展繼續提供強大動力——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評述

從黨的十六大到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按照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的要求,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又邁出新的步伐。“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各項改革措施的推動下,生産力得到進一步解放,中國經濟社會呈現出更加生動活潑的面貌。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改革工作。今年1月,胡錦濤總書記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時強調,要高度重視並切實推進制度建設和創新,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不斷邁出制度建設和創新的新步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證,創造良好的環境。新一屆國務院召開的第一次常務會議確定,在抓緊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實施的同時,要著力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金融改革等多項改革。

於是,在確保實現宏觀調控四大目標的同時,黨的十六大以來,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也在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

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邁出重要步伐。國務院成立了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頒布了《企業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管資産與管人、管事相統一的國有資産出資人制度基本確立。這標誌著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説。“隨著出資人到位,‘婆婆’加‘老闆’的問題將迎刃而解。”

農村稅費改革在全國範圍展開,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進一步打破。全國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試點工作全面推開。目前,試點省份已擴大到20個,試點地區的農業人口約6.2億,佔全國農業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戶籍制度改革加快推進的步伐。在河南省,從下半年開始,全面取消城鎮入戶限制條件,實行以實際居住地登記戶口。

金融體制改革穩步推進。金融分業監管體制繼續完善,國有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利率市場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等多項金融改革試點取得突破。電力、民航等壟斷行業改革邁出新的步伐。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11家電力新公司掛牌成立,電力企業廠網分開開始資産劃轉。繼聯合重組六大集團後,民航總局又決定在年底前撤銷23個民航省(區、市)局,把93個機場移交地方政府管理。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有了新的進展。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以及銀監會掛牌,不但合併了交叉的職能,而且按照“決策、執行、監督”對各部門進行重新排序,使機構在制定平等遊戲規則的同時,真正扮演一個權威而公正的裁判。目前,新設立、組建部門和單位的各項工作已步入正常有序軌道。國務院決定第二批取消406項行政審批項目,另將82項行政審批項目作改變管理處理,移交行業組織或社會仲介機構管理。

改革賦予中國經濟更多的活力,增加了中國經濟的抗風險能力。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增長9.9%,創造了近幾年的歷史新高。二季度,受到非典疫情的影響,增長速度下滑到6.7%。三季度經濟增長迅速恢復,預計仍將超過8%。經濟發展呈現出工業增長快、投資增長快、進出口增長快、吸引外資增長快的“四快”態勢。

改革讓廣大人民更多地享受到經濟增長的成果。截至7月末,城鄉居民儲蓄達到10.6萬億元,比年初增加了11697億元。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地區農民減負率一般都在30%左右。

目前,新一輪改革大潮在中華大地涌動。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的改革顯示出新的特點: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建立到完善,更加強調協調發展、整體推進;二是開放倒逼改革,改革的緊迫性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強烈;三是以利益的全面調整為重點,改革的難度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大。

正在召開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將總結改革的經驗,按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措施,推動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步入新的階段。(記者  趙承、齊中熙、劉錚)

新華網 2003年10月14日


十六屆三中全會聚焦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