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華南新聞》:要重視精神“小康”

“小康社會”寄託了普通百姓對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美好生活的樸素嚮往,是一個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概念。

“小康”一詞源於《禮記·禮運》,古人將它與“大同”並列為兩種不同的社會狀態,認為“大同”是天下為公、路不拾遺、井然有序的理想社會,“小康”是天下為家、溫馨和睦、講究禮儀的親情社會。經過幾千年發展,今天“小康”有了更深刻的內涵,並成為判斷社會整體發展水準的一項具體標準。

然而,在實現“小康”的進程中,一些地方卻出現了認識偏差,把“小康”看成一個僅與物質生活掛鉤的概念,認為小康就是“要使國內生産總值在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每人平均GDP達到3000美元的水準”;一些百姓在憧憬未來時,也常常只關注物質上的充裕,似乎只要“有樓有車”,“王先生”或者“李太太”的家庭就算過上了“小康”生活,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其要害在於忽視了“人”生存的道德意義,很容易導致産生出一個“無情”的社會,那肯定是不“理想”的。

誠然,GDP的多少極其重要,但如果僅僅只注重經濟指標,忽視了打造從貧困到溫飽再到小康的精神生活空間,就會在物質生活上實現跨越的同時,出現精神上的空虛。如果忽視了“精神食糧”供給,經濟上再富足,也還是一個短缺的社會,滿足不了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需求,稱不上“小康”。因此,我們的“小康”生活,既要盯GDP的增長,還要注重各個關乎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既開放、又安全的社會,讓中國進一步成為吸引資本投資、加速經濟發展的熱土。

在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每一個公民都要樹立天下為家的“小康”之念,多加強自身的修養,講求溫馨和睦、禮儀助人。只有讓個體的幸福融入社會,共同提高了全民素質,我們每一個人才能舒心地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真正都過上安居樂業的小康生活。(賈環新)

人民日報·華南新聞 2003年10月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