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銀行改革 “面上”還是“內裏”

隨著民營銀行試點方案的公佈,銀行業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改革階段。

然而,這一次與前幾次一樣,似乎都有“書齋裏的革命”之嫌,目標遠大,方案複雜,恐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銀行業經營狀況令人憂心,一些改革舉措又像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所以需要提出的是,銀行業最大的問題並非在“面上”,而是在“內裏”。

金融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它決定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方向。然而,在20多年的改革中,人們抱怨最多的恰恰是為經濟發展提供血液的金融業。從個體私營企業一再抱怨的貸款難問題,到國有企業的呆賬壞賬問題,無不直指我國金融業的命門,中國的銀行業到底怎麼了?

謎一樣的銀行業

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柱立天下,十大國有股份制銀行圍繞四週,但由城市信用社改組而成的111家城市商業銀行始終找不到自己的角色定位,而遍佈廣大農村的4萬多家農村信用社更是不甘心務農,他們將眼光盯住了農村少數大型的鄉鎮企業,對農民的小額信貸的態度基本上就是“沒有興趣”。此外,一邊是嗷嗷待哺的高科技成長企業,一邊是營利低下的傳統産業,商業銀行面對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回報,自然地作出了自己的選擇。少數急需資金的企業告貸無門;而業績良好的企業被銀行踏破了門檻。

而銀行業內部,其管理仍讓人費解。

這幾年,一邊剝離不良貸款,一邊新增不良貸款;一邊壓縮基層的儲蓄網點,一邊又在城市扎堆經營;一邊鼓勵銀行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一邊卻不斷地頒布規則,限制銀行業的自主經營;一邊把商業銀行看作是商業企業,一邊卻不斷地以行政的方式進行人財物的管理;一邊鼓勵外資進入金融領域,一邊民營銀行的設立總是步履蹣跚。作為投資人,人們每年只能從央行的工作報告中看到一些國有銀行的籠統數字。作為債權人,我們將資金存入商業銀行,對其負債率卻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不能否認,現在有關部門和學術界正在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揭開銀行業的面紗。但只要國有商業銀行和國家控股的股份制銀行不改變目前的這種官商作風,銀行業仍然會是迷霧重重。我國的銀行業目前最需要的不是王婆賣瓜,也不是政府的一個部門監督審計另一個部門,而是在全國範圍內,公佈自己的基本家底。這不僅是制度上的要求,也是道德上的要求。

花樣繁多的監管

與令人憂心的經營狀況相比,銀行業監管體制改革格外搶眼。然而,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些所謂的改革不少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從銀行業的各種關係來看,這些改革剪斷了銀行業與外部的聯繫,粉飾了銀行企業的業績。

首先,中國銀監會的成立,實現了銀行業監管的專門化。但與銀監會對應的還有證監會和保監會。三個平行的金融監管機構再加上負責監管信託業的中國人民銀行形成了“井水不犯河水”的監管體制。從一方面看,這樣做是專業化分工需要,但另一方面,它存在簡單化、割裂化解決問題的傾向。三個專門管理金融企業的機構雖然職責單純,但從客觀上抑制了金融業的創新。因為任何一家金融機構要想實行多元化的經營都必須與其他的金融監管部門進行協調。而且,條塊上的分割雖然抑制了金融企業的惡性競爭,但卻分割了市場,強化了壟斷,增加了金融企業的運營成本。從世界各國的發展情況來看,金融的混業經營是一個趨勢,因為只有混業經營才能為客戶提供更為週到的服務,也只有混業經營才能降低金融業的經營成本。

從“自廢武功”的分業監管,到剪斷商業關係的一個個信貸指南,再到不斷推出我國銀行業內部經營的利好消息,銀行監管時常扮演“斧子”、“剪子”和“刷子”的角色。至於銀行業的根本問題能否得到解決,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答案。

我國銀行業最大的問題不是“面子”問題,而是“裏子”問題。如果不解決銀行業的各种老大難問題,不增加銀行業經營的透明度,一切改革都是隔靴搔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

經濟日報 2003年9月3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